[实用新型]轮鞋安全扣无效
申请号: | 00201446.7 | 申请日: | 2000-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4108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20 |
发明(设计)人: | 蔡岱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岱原 |
主分类号: | A43B11/00 | 分类号: | A43B11/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鞋,特别是一种轮鞋安全扣。
时下现有的轮鞋设计,如图7所示,其结构主要在鞋体3底端纵长方向设有一具有多数滑轮的轮座31,鞋体3顶端形成可供人们脚部穿置入内部的开口,并于开口一侧设置数条一端连设于鞋上且具多数单斜向卡掣齿的鞋带30,另侧则设置相对鞋带30的扣座。而使用者在穿着轮鞋时,可将鞋带30自由端跨置鞋体3开口而穿入相对位置所设的扣座内扣合固定,若要脱下轮鞋时,可按压扣座并取出鞋带30后,再令开口处扩大而完成脱鞋动作。
请参看图7及图8所示,由于轮鞋的鞋带30需系紧于鞋体3上,因此现有轮鞋于其鞋带30与鞋体3连接端处通常会设置有一安全扣32,该安全扣32包含一固设于鞋体上的基座以及一枢设于鞋带30端部的带扣34,其基座上设有一勾体33,带扣34一端枢设于基座上,另端则装设有一压板35,压板35是穿设一定位杆36活动组设于带扣34中,另于压板35内侧端部与带扣32间设有二弹簧37,使压板35于带扣34端部具有可按压回复的效果。
前述轮鞋于鞋带30固定时,除以鞋带30自由端穿置于扣座中拉平固定后,另藉鞋带30带扣34朝向基座旋合动作而紧拉鞋带30,而压板35因弹簧37推顶下,使贯设压板35中的定位杆36为基座的勾体33所勾掣固定,即令使用者的脚部与轮鞋紧贴结合;反之,若要解除鞋带30带扣34的扣固作用时,首先必须按压带扣32端部的压板35推动定位杆36与基座的勾体33脱离勾掣状态后,即可扳开带扣34放松鞋带。
前述现有轮鞋的安全扣构造设计中,为令压板与带扣间可以形成一定的推顶力,故在二者间必须设有二个弹簧,故该安全扣的构件数量显然偏多,而成本较高的问题,且二弹簧安装于带扣的狭小空间中也极为不便;另于解除安全扣的扣固状态时,使用者需以大于二弹簧顶推力的按压力按压压板,方能使带扣的定位杆与基座的勾体脱离勾掣状态,因此,在使用上较为费力。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鞋安全扣,该安全扣减少了构件数量使结构简单,且在使用上更为省力和简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轮鞋安全扣,其特征在于:装设于鞋带与鞋体连接端处,包含一固设于鞋体上的基座以及一枢设于鞋带端部的带扣,该基座一端延设一勾体,另端两侧分别延伸有侧翼片,该基座以其侧翼片配合枢接元件枢设于带扣一端,该带扣另端装设有一活动扣件,该活动扣件底端具有一与基座勾体相对勾合的扣勾,且活动扣件结合一套设有扭力弹簧的枢接元件枢设于带扣端部,该扭力弹簧两端分别固定于活动扣件及带扣上。
所述的轮鞋安全扣,其特征在于:该活动扣件上端部形成较大的按压端面,枢接元件贯设于活动扣件中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轮鞋安全扣,其活动扣件是采取单侧设置扭力弹簧结合带扣,构件数量较少而能降低成本,同时活动扣件与带扣间仅使用一扭力弹簧,故在组装上亦较为简便;另于解除安全扣的扣固状态时,使用者仅需以大于一扭力弹簧的旋转推力施于活动扣件外侧,即可轻易的令活动扣件与基座的勾体脱离勾掣状态,因此,在使用上具有省力的效果,是一种更具实用价值的轮鞋鞋带安全扣。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轮鞋安全扣应用于轮鞋上的立体参考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轮鞋安全扣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轮鞋安全扣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轮鞋安全扣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轮鞋安全扣于拆解时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轮鞋安全扣另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7为现有轮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8为现有轮鞋安全扣的平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岱原,未经蔡岱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14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T端电池
- 下一篇:婴儿车的骨架收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