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棒球练习球无效
申请号: | 00200944.7 | 申请日: | 2000-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4137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10 |
发明(设计)人: | 黄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耀明 |
主分类号: | A63B37/06 | 分类号: | A63B37/0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棒球 练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棒球的练习球。
棒球也称垒球,棒球运动是一种着重于打击和防守技巧的运动,而球员在打击时如何正确地判断投手所投出球的方向及速度并适时挥棒,以及防守时如何准确目测打击者所击出球的落点及弹跳方向而适当的跑位接球、传球,皆有赖于球员平时勤于练习,始可精进。
因此,为辅助球员自行反覆练习打击及防守的技巧,目前普遍使用一种棒球(垒球)投球机供球员们平时练习使用,另亦见有供一般民众娱乐、健身使用的投球机,然,不论前述既有的投球机为何种机型或用途,其皆以机械化结构来操控投球,若使用球皮为牛皮缝制的正式比赛用球时,因易于磨损而不符经济效益,故目前投球机所使用的练习球,如图5所示皆以PU材质(聚胺基甲酸酯)一体成型制造而成球体(40),并以具耐磨特性的练习球取代正式比赛球,以减轻练习球的损耗,进而降低使用成本。
但上述练习球系以PU材质制成单一层级的球体,相较于复合结构的比赛用球无论硬度、重量或弹性上均存在有明显的差异,以致球的飞行速度、弧线、弹跳性、击球时所产生的声响或球触击回震等球感,皆与比赛用球大不相同,故而欠缺击球的乐趣及真实感,也会因此而影响球员练习的成效。
因此,为解决前述练习球与比赛用球间的差别,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棒球练习球,使该练习球除具备一般练习球应有的耐用特性外,更可使该练习球具有比赛用球球感,以提高击球时的乐趣及真实感,并确保练习的成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棒球练习球,包含球心及球皮,其特征在于:该球心具有一弹性的球核,球核外侧裹覆一由线体圈绕而成的卷线层,防水耐磨的球皮则包覆于球心外层的卷线层外侧。
所述的棒球练习球,其特征在于:该球核为一软木材质的圆球状核心,核心外侧套设二分离的半圆球状的橡胶套,二橡胶套相对面间留有缝隙,橡胶套外侧再包覆一橡胶层,该橡胶层内缘延伸入二橡胶套间的缝隙内。
所述的棒球练习球,其特征在于:裹覆于球核外侧的卷线层为双层,第一卷线层是以粗线材紧密圈绕裹覆于球核外侧,第二卷线层则是以细线材紧密绕设裹覆于第一卷线层外侧。
所述的棒球练习球,其特征在于:包覆于球心卷线层外侧的球皮可为聚胺基甲酸脂材料的外表层。
所述的棒球练习球,其特征在于:包覆于球心卷线层外侧的球皮也可为橡胶的外表层。
所述的棒球练习球,其特征在于:包覆于球心卷线层外侧的球皮外表面可以呈光滑面。
所述的棒球练习球,其特征在于:包覆于球心卷线层外侧的球皮外表面具有车缝线纹路。
所述的棒球练习球,其特征在于:包覆于球心卷线层外侧的球皮外表面均布多数弧凹缘。
所述的棒球练习球,其特征在于:包覆于球心卷线层外侧的球皮外表面形成车缝线纹路及密布多数弧凹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棒球练习球是呈多层式复合结构的球体,其球心具备缓冲弹性,球心外侧的卷线层提供球体适当的硬度,再加以外表层具防水耐磨的球皮,使该练习球除具备一般练习球应有的耐用特性外,更可使该练习球较接近于比赛用球,使练习球球在飞行速度、弧线及弹跳性,乃至于击球时所产生的声响球及触击回震等球感皆能趋近比赛用球,进而有效提升击球时的乐趣及真实感,并能确保打击练习时的成效,而能提供一种更具实用价值的练习球。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切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5为现有练习球剖切后的立体示意图。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棒球(垒球)练习球剖切后立体示意图,该练习球包含球心1及球皮30两部份,其中球心1是于一球核10外侧裹覆卷线层20所构成,其球核10具有一可为软木材质制成的圆球状核心11,核心11外侧套设有二分离半圆球状的橡胶套12,二橡胶套12相对面间且留有可伸缩的缝隙13,橡胶套12外侧再包覆一橡胶层14,橡胶层14内缘且延伸入二橡胶套12间的伸缩缝隙13内,藉此形成具有缓冲弹性的球核10,以赋予球体被打击后一适当的回复弹性,以防止球体变形,又球核10亦可为单层橡胶或为软木与橡胶的混合物制成的球状型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耀明,未经黄耀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09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热风炉
- 下一篇:集中悬挂较大数量雨伞的折叠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