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磨平机减速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00200919.6 | 申请日: | 2000-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4035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01 |
| 发明(设计)人: | 钟李杏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李杏枝 |
| 主分类号: | B24B47/12 | 分类号: | B24B47/12 |
| 代理公司: | 清华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廖元秋 |
| 地址: | 台湾省桃园县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磨平 减速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研磨元件在旋转时减速的效果更加稳定、减轻整体重量及减少组装过程的磨平机减速机构。
常规的磨平机减速机构包括有一机体、一平板、一研磨元件与数个摩擦元件;其中,该机体的内部设有一马达,该马达的驱动轴结合有一输出轴,并使该输出轴伸出机体外部,使该输出轴可以被马达的驱动轴驱动旋转;该输出轴环周的机体固设有一环状的平板,该研磨元件的背面藉由螺丝锁固方式固设有一固定座,正面则结合有切削刀具;该固定座的环周边设有数个槽孔,该槽孔内的底面设有一贯穿的洞孔;该摩擦元件32是以低摩擦系数的材料制成(例如铁氟龙、塑胶、.......等),且该摩擦元件为条片形态并为弯曲形状,其宽度恰可容入上述的槽孔,该摩擦元件的一端设有一贯穿的洞孔;该摩擦元件与固定座的组合方式,是将该摩擦元件的一端容入该槽孔,并使二洞孔相对应后,再以螺丝同时穿过该二洞孔,并以螺帽锁于该螺丝而将摩擦元件固定于槽孔中。当该研磨元件组装结合于伸出机体外部的输出轴时,该摩擦元件的弯曲突起部分仍是适当地压迫接触于该平板;此时,当研摩元件被驱动旋转时,该摩擦元件也将随着旋转,而该摩擦元件是与平板之间产生摩擦力而减低研磨元件的转速。
然而,该摩擦元件的弯曲突起部分为弹性构造,若弹性减弱时,该摩擦元件容易产生偏摆,且其突起部分的高度不能被控制,因此与平板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有限,并不能有效的减低研磨元件的转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由一机体、研磨元件、摩擦元件、环状平板和固定座所组成的磨平机减速机构,由于改良原有的摩擦元件,使其结构更为稳固且与平板的接触面更为广泛,使得研磨元件在旋转时,该摩擦元件能提供更好的结构与平板产生更佳的摩擦力,因此可达到研磨元件的减速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包括有一机体与一研磨元件,该研磨元件是结合于延伸出机体外部的输出轴,该输出轴可被马达驱动旋转,该输出轴环周的机体固设有一环状平板,其特征在于:该研磨元件的背面固设有一固定座,该固定座环周设有摩擦元件,使该摩擦元件接触于该平板。所说的摩擦元件形成为环周的圆弧形突起形状,由其圆弧的突起部接触于所述的平板。所说的研磨元件的背面固设有数个螺丝,且该固定座的环周边设有数个洞孔,该螺丝穿过该洞孔后,再以螺帽锁于该螺丝而将固定座固定于该研磨元件的背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改良原有的摩擦元件,使其结构更为稳固且与平板接触面更为广泛,使得研磨元件在旋转时,该摩擦元件能提供更好的结构与平板产生更佳的摩擦力而达到研磨元件的减速效果;其次是该摩擦元件不使用弹片设计,而改由弧状的突起材料,使其制造成本可以降低,此外,该摩擦元件改由弧状的突起材料与固定座一体成型,它可较原有的磨平机减速机构在组装过程更为简单。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减速机构组织关系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研磨元件及固定座组合后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减速机构的组合平面剖视图。
现在结合上述各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一机体1、一平板2、一研磨元件3与复数摩擦元件32,其中,该机体1的内部设有一马达,该马达的驱动轴结合有一输出轴11,并使该输出轴11伸出机体1外部,使该输出轴11得以被马达的驱动轴驱动旋转;该输出轴11环周的机体1固设有一环状的平板2,且该平板2是形成为光滑的平面,该研磨元件3的背面藉由螺丝锁固方式固设有一固定座31,正而则结合有切削刀具34,该切削刀具34的较佳实施例为砂布之类的刀具;该固定座31的环周边设有数个洞孔312,该摩擦元件32的较佳实施例是以低摩擦系数的材料(例如铁氟龙、塑胶、......等)制成,该摩擦元件32为一于环周的圆弧形突起形状,与围绕在于固定座31的外侧,并与固定座31相连成一体;研磨元件3的背面固设有数个螺丝311,且该固定座31的环周边设有数个洞孔312,该螺丝311穿过该洞孔312后,再以螺帽33锁于该螺丝而将固定座31固定于该研磨元件3的背面。
藉由上述的结构,当该研磨元件3组装结合于伸出机体1外部的输出轴11时,该摩擦元件32的弧状突起部分乃广范围地压迫接触于该平板,此时,当研磨元件3被驱动旋转时,该摩擦元件32也将随着旋转,而该摩擦元件32是与平板2之间产生摩擦力而减低研磨元件3的转速。同时,藉由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元件的改良结构,其结构更为坚固耐用,摩擦效果更佳且减少组装过程,整体而言,诚为颇具实用性与进步性。
以上所述的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修饰或变更,均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李杏枝,未经钟李杏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09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