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框与铰链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0200219.1 | 申请日: | 2000-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4450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29 |
发明(设计)人: | 陈于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于恭 |
主分类号: | E05F3/20 | 分类号: | E05F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框 铰链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框与铰链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利用铰链上的定位凸条与定位凹沟的设立,使门可呈多段式的开启定位状态。
如图8所示,为一传统的铰链10的结构,其是由二片体101、102相互铰接而成,且分别组装在门框20及门30上,以使门30铰接设在门框20上进行开启、关闭动作;然而,此一铰链10结构因不具有定位功能,所以,为了能够有开启定位的功效,必须再在墙壁及门30上分别设立一定位座及一嵌入座,以藉由嵌入座嵌入于定位座内,将门30固定;同时,因该门框20是呈固定式设计,所以其无法适应墙壁偏斜不平整的情形,造成组装时的困扰。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门框与铰链结构,其是利用定位座容置筒端面上的定位凹槽,及锁固座嵌入端上的定位凸条的相互嵌卡配合,而使该铰链具有定位效果,即当门开启至预设处后,由于定位凸条嵌于定位凹槽处,使该门被固定于预设角度的开启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门框与铰链结构,其是利用门框的内、外框的套设,以及定位于外框上的螺合件螺锁于内框的螺孔,使其在调整螺合件的松紧度时,可一并改变内、外框的距离,以适应墙壁呈偏斜不平整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门框与铰链结构是这样实现的:该门框3结构是由内框31、外框32及面板33组成,而铰链结构是由定位座1及锁固座2构成,且该铰链是作为门框3与门4的结合元件,以将门4组装在门框3上;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内框31,在其一侧端面上设有螺孔311,并在其另一侧的端面上设有通孔312;该外框32,其一侧端面上设有呈下凹状的嵌槽321,在该嵌槽321上则具有通孔322及贯穿孔323,并在外框32内设有一隔板325,以使外框32的另一侧形成一开槽326,还在该隔板325上分别设有与贯穿孔323及通孔322相对应的贯穿孔327与通孔328;该面板33,则设立在外框32的嵌槽321处;该定位座1,在其一侧设有具有螺孔柱111的定位端11,另一侧则具有一容置筒12,容置筒12内的端面中央处设有一通孔121,并在该端面上凹设有以通孔121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定位凹槽122;该锁固座2,在其上端一侧处凸设一凸部21,凸部21上具有一螺孔211,再在锁固座2的下端延设一嵌入端22,嵌入端22的中央处设有一铰接轴211,并在其端面上设有以铰接轴211为中心且向外辐射凸出的定位凸条212;
藉此,即可将锁固座2的嵌入端22置入定位座1的容置筒12内,且使锁固座2的铰接轴211穿入于定位座1的容置筒12的通孔121中,此时,嵌入端22的定位凸条212恰好对应嵌在容置筒12内的定位凹槽122;接着,以螺合件324从外框32的隔板325上的贯穿孔327处由贯穿孔323穿出,以与铰链定位端11上的螺孔柱111相互螺合锁固,再以螺锁元件313穿过内框31的通孔312并锁固于墙上,接着,将另一螺合件314在通过外框32的通孔322后,穿设于外框32的通孔328处,并以一C形扣环315将之扣设,使该螺合件314固定于外框32上;还将内框31嵌入外框32的开槽326内,且将该螺合件314螺入内框31的螺孔311中,以将内、外框31、32组装在一起,最后,将面板33插入外框32的嵌槽321处,以遮蔽螺合件314,同时,将铰链的缩固座2的凸部21与门4组装;藉此结构设计,即可形成一可适当旋紧或旋松螺合件314,使内、外框31、32之间的距离能够因此而改变,以适应当墙壁倾斜时,该外框32仍可保持垂直竖立状态,而有利于与门4组装。且利用铰链的定位凸条212及定位凹槽122的相互对应嵌合,而使门4被开启至适当的角度时能够被固定于该开启状态。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功能,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铰链结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框、铰链及门在组装后的俯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框、铰链及门在组装后的另一俯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框、铰链及门在组装后的前视剖面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框、铰链及门在组装后的实施状态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框、铰链及门在组装后的实施状态前视图;
图8为传统的门框、铰链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于恭,未经陈于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02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药拔罐
- 下一篇:侧向流框架波形斜板组沉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