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筒式一次性使用真空负压采血器无效
申请号: | 00200092.X | 申请日: | 2000-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4066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22 |
发明(设计)人: | 高炳源;崔观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炳源;崔观涛 |
主分类号: | A61B5/15 | 分类号: | A61B5/15 |
代理公司: | 三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崇玉 |
地址: | 214112 江苏省锡山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筒 一次性 使用 真空 采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筒式一次性使用真空负压采血器,属于医疗器械中的取血装置技术领域。
目前,真空负压采血,已是国际流行的最新采血技术,在我国全面推广,势在必行。在涉及具体操作,至今尚未有一种能适应传统习惯,符合国情的理想办法,有些地方,用头皮针采血,采血速度慢,操作麻烦,输血管道长,浪费大,操作尤不适于门诊,采用国内套筒针采血,见不到回血,很难作到静脉一次穿刺成功,并且在采血时要将真空试管抵压上去,很容易移动针位,造成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实用,造价低廉,易于为传统习惯所接收的一次性使用真空负压采血器,此产品易于全面普及推广,能推动真空负压采血技术在我国全面推广,使我国医疗检测手段能跟上时代发展与国际接轨。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如说明书附图1-4所示。
其构造由针头(1)、套盖(2),胶塞(3),试管(4)及针头护套(5)构成,透明试管(4)上口塞胶塞(3),胶塞(3)顶面有半圆弧形的限位槽(3b),胶塞中心有锥形中心孔(3c),中心孔(3c)有通往透明试管(4)的L形管(3d),套盖(2)以其中心导柱(2c)插进胶塞(3)的中心孔(3c),套盖(2)内侧的限位环(2e)籍胶塞(3)的弹性嵌进于胶塞突缘(3a)和透明试管(4)上沿之间,套盖(2)上的限位柱(2d)进入胶塞(3)的限位槽(3b)中,套盖(2)上部为针头座(2a),贯穿套盖(2)的轴心有L形导管(2b),当套盖(2)的限位柱(2d)在胶塞(3)的限位槽(3b)中旋转180°,套盖(2)中的L形导管(2b)可和胶塞(3)中的L形导管(3d)接通,套盖(2)外周有防滑突筋(2f),针头(1)的针头咀(1a)套在针头座(2a)上,并套有护套(5),针头孔与套盖(2)中心导柱(2c)的L形管连通。
使用本产品时,1、插上针头,针刺静脉,可见回血,2、一手握住套盖(2),一手握试管(4),顺时针旋转180°,血液沿L形导管喷向试管,3、采血完毕,试管内负压消失,拔去针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
1)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既采用了国际流行的真空负压采血技术,又沿用了传统的针筒式采血习惯,其各方面都优于目前国内使用的头皮针。
2)与国外普遍使用的负压采血器比,针刺能见到回血,可一针完成采血,操作由向试管的抵压改为将试管轻轻的旋转,这就能保证操作的简便,可靠与安全。
3)采血管即为密闭盛装血液的检验管,试管内壁经硅化处理,一定的真空度保证了采血量,根据检验需要管底并有定量的抗凝、促凝剂配合,均可提高检测的精度和质量。
4)采血样不需转载,可避免污染,其优越性是目前用注射器(针筒)采血所无法比拟的,因为密闭性好,可确保真空保存期两年。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 套盖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 胶塞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 图1的A-A剖示图,表明胶塞相对套盖转180°时,限位柱沿弧形限位槽滑移达到L形管开闭的功能。
实施方式:
1)套盖采用无毒透明的软塑料制成,以便采血时能在其顶部清楚地见到回血。
2)透明试管先在真空柱内作定量真空处理(采血量由真空度决定),又根据检验项目的不同需要,试管内壁作硅化处理,加入一定量的抗凝剂或促凝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炳源;崔观涛,未经高炳源;崔观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00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心机模拟波浪发生装置
- 下一篇:内、外绝缘阻燃金属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