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复合肥料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132246.X | 申请日: | 2000-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288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健伦 |
主分类号: | C05F11/08 | 分类号: | C05F11/08;C05F11/00;C12P39/00;C12S3/02 |
代理公司: | 农业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永娟 |
地址: | 7121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复合肥料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一种有机复合肥料的制造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粮食的高产而使用无机肥料的数量越来越大,致使过多的耕地土壤团粒结构的营养结构遭到破坏,土壤板结、沙化、无机盐浓度过高、微生物数量大大减少,土壤的理化性状越来越坏,农作物品质也不断降低。如果在使用化肥的同时,配合使用有机肥料,不但能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又可增加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改善生态环境。传统的沤肥方法费时、费事、肥效慢,已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西安绿菌公司张林申请的发明专利“全要素有机复合肥料”(专利申请号:97116556),采用膨化工艺分解纤维素,再经微生物发酵法制成的有机复合肥料,克服了沤肥法的不足。但膨化工艺及单一的微生物菌种发酵耗能大,且伴随有噪音及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研制一种将农作物废弃物通过能够共生的组合菌经二次发酵技术而制成有机复合肥料的方法,从而降低耗能,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污染。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采用能够共生的组合菌将农作物废弃物经二次发酵后的所得产品,再与无机肥料混配而制成有机复合肥料,其具体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粉碎的农作物废弃物、水、红糖混合均匀,作为一次发酵母料,各组份的重量百分比是:
农作物废弃物 50%
水 49%
红糖 1%
B、将8种菌种按重量百分比混配制成纤维素组合菌:
康宁木霉 20% 旋丝毛壳 20% 薄壁红螺菌 10%
粉红单端孢 10% 露丝漆斑菌 10% 灰色链霉菌 10%
地衣芽孢杆菌 10% 基生棱孢壳 10%
C、将步骤B所得的纤维素组合菌1份加水10份,稀释后接种到100份步骤A的一次发酵母料中,进行一次发酵,控制温度30℃∽34℃,湿度80%,保持72小时,得一次发酵产品;
D、将步骤C所得一次发酵产品和麦麸、啤酒糟、尿素混合均匀,作为二次发酵母料,各组份的重量百分比是:
一次发酵产品 70% 麦麸 15%
啤酒糟 14% 尿素 1%
E、将4种菌种按重量百分比混配制成蛋白组合菌:
热带假丝酵母 20% 产朊假丝酵母 20%
乳酸球菌 20% 白地霉 40%
F、将步骤E所得的蛋白组合菌1份加水10份,稀释后接种到100份步骤D所得的二次发酵母料中,进行二次发酵,控制温度28℃∽32℃,湿度80%,每2小时上下双向通风20分钟,保持24小时即得二次发酵产品;
G、在步骤F中所得的二次发酵产品中加入有效成份大于25%的无机肥料,其组份的重量百分比是:
二次发酵产品 50-55%
无机肥料 45-50%
经65℃-70℃的温度造粒干燥至水份小于10%即得有机复合肥料。
在无机肥料中所含氮、磷、钾的重量百分比是:
氮40% 磷40% 钾40%
本发明的农作物废弃物是指农作物秸秆、藤蔓、果皮、果渣。
上述所述微生物为公知公用微生物,大部分可在中国普通微生物保藏管理中心编的的《菌种目录》(1997年出版)中查到并且可从中国普通微生物保藏管理中心得到,这些微生物在《菌种目录》中的位置为:
康宁木霉 第161页, 旋丝毛壳 第108页,
粉红单端孢 第163页, 露丝漆斑菌 第139页,
灰色链霉菌 第19页, 地衣芽孢杆菌 第7页,
基生棱孢壳 第161页, 热带假丝酵母 第63页,
产朊假丝酵母 第63页, 乳酸球菌 第44页,
白地霉 第66页。
薄壁红螺菌记载在俞大绂编的《微生物学》第170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健伦,未经张健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322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有机花卉液肥及生产工艺
- 下一篇:耐储藏水稻的筛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