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带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0117883.0 | 申请日: | 200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272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08 |
发明(设计)人: | 三田村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5/00 | 分类号: | A44C5/00;G04C10/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长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便携式 电子设备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带结构,该电子设备为需要使用蓄电池的电子设备,本发明还涉及便携式电子设备带结构端头的充电方法和排列方式,并且还涉及一种提高配戴部分的舒适程度的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带结构,其中通过以可分离的方式安装蓄电池和带,从而改善功能造价和安装所需的花费,同时还可将蓄电池产生的气体释放到外部。
现在已公开有各种延长电子设备和其它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供电寿命的方法。例如,日本专利延迟公开申请Sho.52-84435公开了一种技术,将蓄电池放入到表体中,通过在表带中设置热电耦发生器,从而延长其供电寿命,但电池的充电次数却减少了。另外,日本专利延迟公开申请Hei.1-73916还公开了一种放在表带中的蓄电池,它与表体的端片连接。
另外,近年来随着多功能电子设备的发展,需要大供电量的电池。但是,鉴于表体尺寸的关系,大电池不能放入表体,因此提出将电池放入电池带的侧边。例如日本实用新型延迟公开申请Sho.56-94982公开了一种技术,即将大容量电池放入表带的末端。
但是在日本实用新型延迟公开申请Sho.56-94982公开的技术中,将大容量电池放入表带的末端的方式抑制了生产表体的范围,即只能生产大体积的表体。
但是,对于电子设备存在下列问题,即为了在表体中放入蓄电池而扩大表体的尺寸,但很难增加蓄电池的容量。因为蓄电池是放在表体内部的,从外部充电同样存在问题。另一方面,当将大容量电池放收入表带中时,就不能向除表体以外的设备提供电源,因为表带与表体是在末端部分连接的。近年来,除了表之外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如移动电话,袖珍游戏机和手提个人电脑等已经广泛使用,向这些设备提供电源的装置将很实用。
并且,随着所需供电量的增加,蓄电池也在变大,如果将这种电池放在表带中,表体将很难适于配戴者的手腕,配戴时会感到不舒服。当配戴者的手腕很细时,这个问题会很突出。在日本实用新型延迟公开申请Sho.58-88185中,公开了将一种纸电池放入表带中,但这种电池不能作为蓄电池,而且其供电量也不足以用做充电池。由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为提供一种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带结构,它可以得到充足的供电量,同时适于配戴。
对于上述相关的电子设备,当将电池或蓄电池放入在表带中时,应考虑替换电池的问题。另外,当将大电池放在表带中时,表带的一部分会增大,配戴者会感觉不舒服。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带结构,不仅可以方便地替换电池,配戴时还会感觉非常舒适。
另外,用于电子设备的蓄电池以密封的方式放在腔室中,以防止灰尘和汗水渗入。但是,用蓄电池,如镍电池等中的电极端充电时会生产少量的气体。气体积聚在容纳蓄电池的部分,表带会因此而变形。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带结构,当积聚有气体时它能够有效地防止变形。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将蓄电池存储在部分表带中,在表带中还设有连接蓄电池的充电端。通过设置充电端和输出端,使向其它电子设备提供电源成为可能。也可采用双功能的输入/输出端作为充电端和输出端。当从外部进行充电时,为了防止过量充电,还设有防止过量充电元件。
采用电压变换开关可以改变从输出端输出的电压,从而扩大兼容电子设备的范围。也可以使用多个输出端,每个输出端输出不同的电压,但每个端头的直径最好不同,以防止错误地连接到不同的电压输出端。另外,当充电端和输出端暴露在外时,最好加设盖子以防止灰尘和汗水的渗入。除了一般的电子设备,本发明还适用于其它使用带子携带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和笔记本电脑,下面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带结构便适用于上述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将多个蓄电池放置在一部分携带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带子中,该腔室是弧形的,容纳在腔室中的蓄电池也呈弧形排列。整条带子由此也是弧形的。在另一种方式中,腔室为弧形的,弧形的蓄电池容纳在腔室中。在这种情况下,整条带子也形成为如上所述的弧形。除了一般的电子设备,本发明还适用于其它使用带子携带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和笔记本电脑。当电子设备采用本发明的带子时,带子的结构与下列实施例所公开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精工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78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