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穴位电疗针无效
申请号: | 00117211.5 | 申请日: | 2000-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330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16 |
发明(设计)人: | 郭子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子皓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N1/00;A61H39/04;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37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穴位 电疗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穴位电疗针。
现今医保家用电疗仪市场上,电疗仪与患者皮肤穴位处的接触(各种波形的电脉冲导入)均通过导线采用形状各异(多为方或圆形)的导电橡胶粘贴患者皮肤表面来实施。该粘贴型导电橡胶经过一定次数使用后需要更换,寿命有限,增加了患者的负担。该方法由于不能准确地通过穴位点将电能(各种电脉冲)导入——刺激至穴位深处而起不到针灸中“针感”的作用,从而限制了电疗仪的治疗范围和功效。穴位的药物导入方面,现各家用电疗仪则多采用在形状各异的金属片上用棉花蘸上药液后再将金属片状物体捆绑在患者皮肤上进行电疗。这种形式的治疗使患者感到极不方便和落后,达不到刺激穴位点深处的目的,同时也限制了电疗仪的治疗范围,影响了疗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具有电针和药针治疗功能的穴位电疗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穴位电疗针由气囊、负压杯、针体组成;气囊套接在负压杯上面,针体的一端装在负压杯的内顶端上,针体通过导电体与设在负压杯上的插座相连接;针体内设有空腔,针体的另一端设至少1个以上与空腔相通的小孔,其端点平齐或略伸出负压杯的端面。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为:针体由针身和针头组成,针身与针头之间为螺纹连接,针身内的空腔与针头上的小孔相连通。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就可在针体内的空腔上注入药物,由插座上输入脉冲电信号,并通过气囊使负压杯固定在穴位上,电脉冲一方面直接通过针体对人体穴位刺激,另一方面通过药物作离子导入人体穴位,使穴位电疗针具有电针和药针的治疗功能。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方案的结构分解图。
如图1、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穴位电疗针由气囊1、负压杯2、针体3组成,针体3又由针身11、针头6组成,针身11与针头6通过螺纹连接,气囊1套接在负压杯2上面,针体3的一端通过螺母13固定在负压杯2的内顶端上,针体3的针身11通过导电体10与设在负压杯2上的插座9相连接;针身11内设有空腔5,针头6上设有四个与空腔5相通的小孔7,其端点平齐或略伸出负压杯2的端面。使用时,在针身11的空腔5上注入药物,装上针头6,由插座9接上脉冲电信号,通过气囊1使负压杯2固定在人体穴位上,电脉冲一方面直接通过针体对人体穴位刺激,另一方面通过药物作离子导入穴位,这方式刺激穴位点深处使电疗针充分发挥针炙中“针感”的治疗和药疗的功效,从而达到使用方便,具有电针和药针的治疗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子皓,未经郭子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72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