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预热机立窑工艺无效
申请号: | 00114551.7 | 申请日: | 200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320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07 |
发明(设计)人: | 潘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光华 |
主分类号: | C04B7/43 | 分类号: | C04B7/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10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热 机立窑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泥熟料生产预热工艺。
目前,为了解决立窑因产品质量不稳定、单机产量低、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人们想了很多办法,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到目前为止都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未分析生产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本人认为目前立窑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热工制度不稳定,而引起热工制度不稳定的最重要原因是让不适应由立窑来完成的湿料球干燥任务让立窑来完成。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从根本上解决立窑热工制度不稳定所带来的产品质量不稳定、单机产量低、能耗高、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的带预热机立窑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工艺是将湿料球干燥和部分预热移到立窑外的预热机中完成。
该工艺也可将生料球的干燥和预热移到预热机中完成。
在现有的立窑工艺中增加预热机部分并采用闭门操作,将原工艺中不适应由立窑完成的湿料球干燥和部分预热移到更适合的预热机中完成。让湿料球先在预热机中与立窑来的热烟气进行热交换完成湿料球的干燥和部分预热后入窑煅烧。立窑部分采用闭门操作是为了避免降低热烟气的温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因它将不适合立窑完成的功能分离出来,即将湿料球的干燥及部分预热移到窑外专用的设备中完成。解决了立窑内因湿料层的存在造成热工制度不稳定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使立窑通风阻力大幅度减小;同时由于干料球与熟料的通风阻力基本相同,使窑的热工制度也不回因通风不均造成恶性循环,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立窑热工制度不稳定的问题,使熟料质量得以提高,单机产量成倍提高,能耗大幅度下降,也解决了对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使得立窑在燃烧、传热、固液相反映,设备利用率等方面的优势更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因立窑采用闭门操作也使立窑的操作更为安全,劳动生产率更高。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中1供料管,2供水管,3成球盘,4布料斗,5预热机,6布料器,7立窑,8鼓风机,9卸料管,10烟囱,11排风机,12←物料运动方向,13 ←气体运动方向。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该工艺是将湿料球干燥和部分预热过程移到立窑外的预热机中完成。附图中,生料从供料管1喂入成球盘3,加水管2加水成球,湿料球出成球盘后被预热机5的布料斗4均匀地布在预热机5的箅床上并随箅床缓慢地向前运动,在运动中与立窑7来的热烟气垂直上下相交,即热烟气进预热机后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垂直穿过箅床,进行热交换,热烟气的热量传递给湿料球后,湿料球被干燥和预热,变成干料球出预热机5,而后被立窑7的布料机6均匀加入立窑7内,在窑内继续进行预热、烧成、冷却后变成熟料出窑。鼓风机8将空气从立窑7底部鼓入窑内后,空气与熟料进行热交换,熟料被冷却,空气被加热后帮助生料中的煤燃烧,燃烧产生热烟气对物料进行加热后出立窑7进预热机5,热烟气垂直穿过预热机箅床上的湿料层与之进行热交换,把热量传给料球后出预热机5,经排风机11进烟囱10排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光华,未经潘光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45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