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丝织图书的装订方法及其专用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00111641.X | 申请日: | 2000-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28C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04 |
| 发明(设计)人: | 宋金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金木 |
| 主分类号: | B42C19/00 | 分类号: | B42C1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民华 |
| 地址: | 3100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丝织 图书 装订 方法 及其 专用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丝织图书的装订方法及实施该方法所用的专用设备。
我国古代就能在丝织物上织出多彩的图案及笔画简单的文字。随着社会的发展,为适应人们的高档次消费及收藏等的需求,人们已在探索制作各类丝织的报刊,例如我国第一张真丝报《证券时报》及后来的真丝报《文汇报》、《中国图片报》等。然而,由于报刊上载有由大量文字组成的文章及图案,用真丝织造出其上的全部内容的难度较大,只能将真丝织物用作底板,在底板上印刷文章或图案。此外,至今没有装订成册的丝织图书问世,其原因在于面临装订成册丝织图书的三大难题:其一,丝织书页太软,不易装订;其二,丝织书页靠经、纬交织起花来表现图书中的文字和插图。这种表现随着图书字画不规律而出现高低不平,特别是平纹组织很难保持丝织图书的平整度;
其三,织造中的纬密及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影响织造尺寸,致使待装订成册的每一丝织书页的尺寸不一致,不符合诸书页的尺寸需要一致的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诸丝织书页装订成册用的丝织图书装订方法及实施该方法所用的专用设备,用该方法装订的丝织图书既有丝织柔软的特性,又有好的平整度和整齐的周边。
为实现该目的,本发明丝织图书的装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提供的待装订丝织图书的所有书页中尺寸短于该书要求尺寸的每一书页的相邻的两侧边相对固定,并在平行于该书的一平面内沿其纵向和横向从另外相邻的两侧边分别拉伸到所需的纵向和横向尺寸,接着,对于化纤丝织书页在130℃-160℃温度下,对于真丝人造丝交织书页在150℃-190℃温度下,而对于真丝丝织书页则在190℃温度下,持续1-2分钟对其加热;或者,将所提供的待装订丝织图书的所有书页中尺寸长于该书要求尺寸的每一书页的相邻的两侧边相对固定,并使所有书页不受外力而松弛,接着,对于化纤丝织书页在130℃-160℃温度下,对于真丝人造丝交织书页在150℃-190℃温度下,而对于真丝丝织书页则在190℃温度下,持续1-2分钟对其加热,以缩短至所需的纵向和横向尺寸;
2.将通过步骤1定型的待装订的丝织图书的所有化纤丝织或真丝人造丝交织或真丝丝织书页,在200-500℃高温下按所需尺寸逐页以10-15厘米/秒的速度进行锁边和周边规格切割;
3.将通过步骤2切割整齐后的待装订的丝织图书的所有化纤丝织或真丝人造丝交织或真丝丝织书页,用虚织填平法根据每页所需填平厚度选用T100D或T150D或T200D材料填平每书页的素边低凹处;
4.将通过步骤3修剪和虚织填平后的待装订的丝织图书的所有化纤丝织或真丝人造丝交织或真丝丝织书页按页码顺序编排,并在所有书页的书口侧边对齐的前提下将诸书页集合整齐化,最后在被整齐了的丝织书页上压上一不大于3公斤、长宽略小于丝织书页相应的长宽的重物;以及
5.首先,在通过步骤4整齐了的待装订的丝织图书的所有化纤丝织或真丝人造丝交织书页上施加一不大于3公斤的力。然后,对化纤丝织书的书背可作高温无线粘联式装订;对真丝丝织或化纤丝织或真丝人造丝交织的丝织书的书背,可借助于一块其宽度小于书背2毫米、长度大于书页纵向尺寸6毫米的硬纸板作支撑进行线装装订,或进行精装装订。
在上述方法的步骤1中,化纤丝织书页的最佳加热温度为140℃-155℃,真丝人造丝交织书页的最佳加热温度为170℃-180℃。
在上述方法的步骤2中,化纤丝织书页的周边切割温度为300℃±10%;真丝和人造丝交织的书页需进行两次切割,第一次为熔性过热切割,切割温度为200℃±10%,第二次切割温度为400℃-500℃。
在上述方法的步骤5中,对化纤丝织书的书背可用400℃外热式电热器材作高温无线粘联式装订;对真丝丝织或化纤丝织或真丝人造丝交织的丝织书的书背,根据丝织书自然状态先刷一层化学胶水,如木工白胶固定,略干后剪一块其宽度小于书背2毫米、长度大于书页纵向尺寸6毫米的3毫米厚的硬纸板作支撑板进行线装装订或精装装订。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组实施上述方法用的专用设备,这些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易于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金木,未经宋金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16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联合型支原体检测试剂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牛奶木根快速繁殖高产栽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