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污水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109672.9 | 申请日: | 2000-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330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09 |
发明(设计)人: | 范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志刚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3/10;C02F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亚军,曹诗健 |
地址: | 331724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污水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有机污水处理方法。
水质污染造成的公害,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也提出许多防治对策和处理技术,其中活性污泥法是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其基本流程见图1,由图1可知,有两次沉淀,两次沉淀污泥含水率在98%左右,需通过庞大的浓缩池浓缩,污泥停流时间达20~30天,污泥浓缩后送到消化槽,仅30~50%的污泥得到分解、减量,而污泥停流时间长达30天,最后污泥须经焚烧装置烧掉。该方法成本高,维护费用高,效果差,还会造成二次污染如焚烧污泥要产生废气,而且需要大量的能源。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缺点,提出一种成本低、不产生污泥的有机污水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将污水通过一个装满一种称为“克污球”的集合槽(也可称“克污球”曝气槽),同时进行水处理(固液分离)和污泥降解。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三棱形、四棱形或多棱形的石头块用包括环氧树脂在内的粘接剂将棱形石块粘接成直径为5~15厘米的球状碎石集合体,称为“克污球”,克污球空隙率为35~45%;
2.将“克污球”装入深度为2~4米的集合槽中,集合槽的总空隙率为50~68%;
3.污水流入集合槽,同时通过集合槽底部小孔供风,供风量为每立方米集合槽0.036~1.0米3/分,工作温度5~40℃,污水在集合槽停流时间18~34小时,直线流动距离18~34米,然后将符合排放标准的水排出,90~95%含有机物的污泥在集合槽内应用“克污球”自行分解。
本发明所述的有机污水包括含有脂肪如动、植物脂肪或脂肪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和含有微生物污泥的生活污水、工厂污水如肉联厂、淀粉厂、河流污水。
所述的集合槽一般为长方形,其体积可根据处理污水量来确定,其底部应设有通风孔。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方法由于污水在生物承担体“克污球”内部“动静”作用而发生固液分离,它既是积蓄固态物(污泥)的场所,又是把积蓄到的有机物(包括污泥和其它固态物)进行生物降解的场所,所谓“动静”作用,是在“克污球”内部流动的空间存在着流速快和流速慢的地方,污水中的悬浮物包括有机物、固体物、污泥总是向着流速慢的地方聚集,因此,“克污球”的“动静”作用,使污水中的悬浮物一部分进入“克污球”的内部,这种现象反复发生就使水得到净化,另一方面所设计的含“克污球”的集合槽,可促进聚集的有机物进行移动,并改变供氧条件,使好氧、厌氧和还原过程多次重复,从而改变污水中的环境,在此多样化、多变性的生物相的作用下和有机物在集合槽内较长时间即以天为单位停流,使其有足够时间得到降解,而水则以小时为单位短时间停留。由于上述的原理,致使本发明的方法不产生污泥,也就不需要进行污泥处理,流出的固态物(SS)仅占流入量的5~10%,其余均在“克污球”集合槽内分解,而且本发明的装置成本和维护成本仅分别为活性污泥法的15~25%和5~10%。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点。
实施例
本实例为日处理4000立方米生活污水处理结果,并与活性污泥法进行比较。
生活污水水质:BOD=200mg/l、COD=230mg/l、SS=250mg/l
曝气送风量:180立方米/分,工作温度20℃
处理后的水质:BOD<20mg/l、COD<20mg/l、SS<20mg/l
克污球为铺铁轨用的多棱形石头粘接而成,其直径:10cm
克污球空隙率:40%
集合槽规格:长×宽×深=50×20×3米
集合槽的总空隙率:60%
污水流动距离:20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志刚,未经范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96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