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高效环保节能金属焊割气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109614.1 | 申请日: | 200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330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钢铸;陈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钢铸;陈学龙 |
主分类号: | C10L3/00 | 分类号: | C10L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9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高效 环保 节能 金属 焊割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高效环保节能金属焊割气及其生产方法,它是对传统溶解乙炔气主导工业焊割领域的又一次革新,属于碳氢化合物技术领域。
世界上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早在七十年代开始使用专利技术氟莱玛克斯气、凯腾气、特利气和霞普等新型焊割气。国外产品和技术进入本国已多年,但由于这些专利技术中的主要原料国内大多数地方不容易购买或根本没有,以及配套技术跟不上,焊接上也存在问题,暂时没有推广开。目前,本国在金属加工行业通常使用工业乙炔气,使用时间长达八十多年。但生产乙炔气耗能大、污染高、投资大(一般中型乙炔气厂投入450万元以上)、生产工艺比较落后、安全系数低、体积大重量高、不易长途运输、使用中容易回火、单瓶成本高、灌装时间长,为此原国家机械工业部于1995年作出“不再审批新建扩建电石、乙炔气厂”的决定。
针对上述乙炔气生产使用中存在诸多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效环保节能金属焊割气及其生产方法,在我国逐步取代已有105年历史的乙炔金属焊割气,本焊割气及其生产方法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安全系数大、产品质量好,没有环境污染,对保护生态起到促进作用。
本发明的新型高效环保节能金属焊割气是由石油液化气作为母液与改性添加剂组成,其中添加剂按顺序配好,加入5公斤石油液化气钢瓶中关好角阀,再加入一定量的石油液化气,摇匀即可替代普通市面不同容量的乙炔气使用。
使用本发明的新型高效环保节能金属焊割气及生产方法,投入几千元即可办厂,见效快,产品质量大幅提高,火焰温度可达2750℃—3150℃,切割钢板起步仅需4—5秒钟,在同等条件下切割速度优于乙炔气,工件切割口平整,表面光洁度高,棱角整齐无挂渣,切割薄板变型小,焊接普通3mm以下钢板时,仅需根据化学反应分子式的反应原理把原焊嘴孔用1.4钻花通一下,或使用丙烷专用焊嘴即可正常焊接,焊件表面光洁度高,机械强度达到国家要求,每瓶气由原来灌装时间6-7小时,成本55—65元,重量60公斤,瓶内气压高,环境污染较大,到现在的新型环保节能金属焊割气调灌一瓶仅需几分钟,成本每瓶约11—12元,重量毛重10—11公斤,并与乙炔气等功率使用,不回火、在空气中的爆炸范围缩小到2.4—9.6%(乙炔气2.5—80.0%),安全系数大,氮氧化物及一氧化碳的含量远远低于国家环保指标,被湖北省环保局授于环保证书。
本发明可广泛用于汽车制造及维修、船舶、机械加工、农机修配、及其它金属加工业如热喷涂、淬火等热处理。国家每年在金属焊割气上的消耗高达二十亿元之多,使用本发明的新型高效环保节能金属焊割气,可使金属加工业的从业人员抛开几十年一贯制的高成本、环境污染大的乙炔气,用上安全可靠物美价廉的新型焊割气,既提高工作效率,又降低生产成本,完全可以代替能耗高、污染大、投资大、安全系数低的乙炔气,对环境的综合治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国内在焊割气领域早日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水平。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新型高效环保节能金属焊割气,其组成由母液石油液化气加改性添加剂,比例为:石油液化气3000—4000g,甲苯10ml、二甲苯10ml,石油醚(沸程30—60℃)20ml,高锰酸钾0.4g,柠檬酸0.4g,水溶液30ml,香精(油溶性)4滴,过氧化氢(含量30%)2ml九种组合而成。配制及生产方法:把5公斤钢瓶角阀打开、倾斜50°,用针管加入2ml过氧化氢、把甲苯、二甲苯各10ml与石油20ml混合后用小漏斗或手用注射器加入钢瓶,然后把高锰酸钾0.4g、柠檬酸0.4g、香精4滴加入水溶液30ml中,搅匀后取1—2ml加入钢瓶中,关钢瓶角阀,加注3000—4000g石油液化气,用手轻轻摆匀生产配制完毕,用上述气体即可替代常用瓶装约60公斤重的溶解乙炔气,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钢铸;陈学龙,未经刘钢铸;陈学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96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线镀膜的方法
- 下一篇:驱动力传递单元和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