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纫机摆梭的传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108241.8 | 申请日: | 200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18C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8 |
发明(设计)人: | C·安德雷格;A·斯图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弗里茨·格高夫股份公司伯尔尼纳-缝纫机厂 |
主分类号: | D05B57/30 | 分类号: | D05B57/3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辛 |
地址: | 瑞士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传动 装置 | ||
本发明的主题是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缝纫机中的一种摆梭传动装置。
从现有技术中可知有摆梭传动装置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案。其任务是使摆梭处于振荡的旋转运动中,以便用摆梭尖端来抓住面线线圈,并对梭壳进行引导。在大多情况下摆梭是采用一个曲柄来驱动的,曲柄由一旋转的或摆动的驱动元件所带动,并通过一齿条来驱动一个位于摆梭传动轴上的齿轮。
在瑞士专利文献241880中,齿条在纵向引导上是以与齿轮或切线方向来实行的,并由一固定在曲柄上的连杆来驱动的。在英国专利文献1,035,881中,齿条的齿是直接设置在连杆的延长部分上,而后者由一摆动拉杆来使之实行摆动运动。这两种传动装置既能用于水平摆动的摆梭,也能用于垂直摆动的摆梭。
前面所述的两种传动装置具有一缺点,即在通过摆梭尖端来接受线圈的时刻,摆梭所能达到的转速较低,但摆梭的转速用已知的传动装置也不能任意改变,因为双连锁针迹缝纫机的针杆与摆梭的驱动运动必须是同步运行的。只要缝纫针移动到中间也就是零位,就不会向侧面偏移而形成锯齿形锁缝,而摆梭的运动与缝纫针的位置完全一致。面线线圈能被可靠地抓住并均匀地予以引导。在缝制锯齿形锁缝时,针眼与摆梭尖端之间的相位就改变了,在通过摆梭来接受线圈的时刻,它与缝纫针瞬时的侧面位置,也就是从中间位置向侧面偏移的位置有关,当摆梭尖端为了抓住由缝纫针所提供的面线线圈而移经缝纫针时,缝纫针已向上运行。缝纫针在锯齿形锁缝时的这种侧面偏移必然要改变针眼与摆梭尖端之间的距离。如果此距离小于或大于额定距离,便会发生跳针,因为线圈的形状和尺寸随着偏移而同样地改变,并在最不利的情况下,摆梭尖端将无法抓住线圈。可能达到的最大锯齿宽度也就是缝纫针的偏移将受针眼与摆梭之间的相位偏差程度的影响而使上限受到限制。此相位偏差的作用在Renters氏所撰写的“缝纫机专家”一书1957年版本的第三册中有所论述和说明,因此有关在锯齿形锁缝时接受线圈的关系的进一步说明在这里就予以省略了。总之很明显,通过很小的或者在理想情况下像在缝制一道直缝时一样,几乎不存在接受线圈关系上的偏差时,才能达到较大的锯齿宽度。
上述的实施情况说明了缝纫针与摆梭之间的相对运动的速度对针迹的可靠性和可能达到的锯齿形锁缝的最大针迹宽度具有强烈的影响。不仅是针杆和针的移动,而且是摆梭的摆动将取决于曲柄驱动的运动特性(加速/减速)而产生不均匀的运动。为了在通过摆梭尖端来接受纱线线圈区域内改善这种运动关系或消除在针眼与摆梭尖端之间的相位偏差起见,要么必须减慢缝纫针的运动,要么必须提高摆梭的运动速度。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这样来改进前面所述的这种传动装置,使能获得一较大的针迹可靠度和/或在锯齿形锁缝时能达到较大的针迹宽度。
此任务是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摆梭传动装置来解决的。
这是通过在摆梭传动轴上偏心设置的驱动齿轮来明显提高摆梭尖端在抓取由缝纫针所提供的面线线圈时的速度而取得成功的。齿轮相对于摆梭尖端的最大偏心度的角度位置是这样来选择的,即摆梭尖端在抓取线圈范围或时点内以最大的速度移经缝纫针。在摆梭传动轴上偏心设置的小齿轮可以用较低的成本来制造。为了在齿轮上引导齿条,可设置一与偏心齿轮同轴的定向垫盘,它通过一紧靠在其上的引导机构来防止齿条从齿轮上抬起。在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最好是设置在连杆一端上的齿条通过弹簧力来保持与齿条的齿相啮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结构中,通过将齿条的齿布置在一曲线上可以使摆梭尖端在抓取线圈时的速度曲线进一步最佳化。对于噪音问题使用一齿形皮带作为传动机构,证明是有利的。
下面根据所图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一自由臂缝纫机的侧视图,具有以纵向剖面来表示的自由臂(齿条的后部极限位置),
图2-自由臂的透视图(外壳除去后),齿条位于前面极限位置,
图3-另一种摆梭传动装置的透视图,有一开启的曲柄和在一偏心设置的圆盘上具有齿条的导向装置;
图4-在刺入时具有三个针位的摆梭的示意侧视图,
图5-自由臂缝纫机另一种结构的侧视图,具有以纵向剖面表示的自由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弗里茨·格高夫股份公司伯尔尼纳-缝纫机厂,未经弗里茨·格高夫股份公司伯尔尼纳-缝纫机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82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