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由双膜头淋膜背胶加工方式将苯乙烯-丁二烯挤出成膜,并与纺织品接著的加工工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0105612.3 申请日: 2000-04-11
公开(公告)号: CN1272569A 公开(公告)日: 2000-11-08
发明(设计)人: 林俊伟 申请(专利权)人: 毅宸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06N3/10 分类号: D06N3/10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汤保平,朱黎光
地址: 台湾省台中县*** 国省代码: 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双膜头淋膜背胶 加工 方式 苯乙烯 丁二烯 挤出 纺织品 工艺
【说明书】:

发明是关于一种由双膜头淋膜背胶加工方式将苯乙烯-丁二烯挤出成膜,并与纺织品接著的加工工艺。

一般纺织品因其纤维均以编织而成,故其上将布满细小的孔洞,如欲用于防水物品上如雨伞、背包、行李箱等将受到排斥,故业者均于纺织品上施以背胶处理达到防水、固定纤维的功效,并藉由背胶层的厚薄调整纺织品的强度,为达此背胶目的,传统上可用PVC作为背胶材料,然由于其经燃烧后会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故将被逐渐禁绝。

另一常用PE,EVA或二者混炼的作为背胶材料,但由于其为塑胶性质,故其难脱硬度、钢性上的缺点,使得背胶后的纺织品在质感,用途上尚无法满足品质上的要求,如柔软度、回覆性等,因上述的背胶纺织品用于背包等产品上时易使得产品硬帮帮,如经折压将有不雅观的线条产生不易回覆,再者纺织品若为尼龙材质时接著上仍不见耐水性,石油树脂(增粘剂)若使用太多会导致品质脆化,故在品质上的要求特别在质感上仍是一大缺憾。

今有鉴于前述的纺织品背胶后存有若干的问题,本发明人乃凭借从事背胶技术研发多年的经验,盼能开发新的背胶方式,以造福社会大众,遂潜心研发,终于发明出一种由双膜头淋膜背胶加工方式将苯乙烯-丁二烯挤出成膜,并与纺织品接著的加工工艺,以嘉惠所有大众。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由双膜头淋膜背胶加工方式将苯乙烯-丁二烯挤出成膜,并与纺织品接著的加工工艺,利用该工艺可使背胶纺织品具有绝佳的手感,并具橡胶的柔软度及弹性,使得产品具有回覆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以苯乙烯-丁二烯为主成份,将背胶结构分为二层,一为背胶表层,一为背胶糊层,使该二层背胶原料于热熔融状态下在高温、密闭空间中于双膜头T型模中先行接著,然后挤出T型模成膜,再与纺织品结合经加压、冷却再加温冷却成型,使产品可用于各种纺织品上,达到固定布匹纤维,调整手感(质感),防水及补强的功能。

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由双膜头淋膜背胶加工方式将苯乙烯-丁二烯挤出成膜,并与纺织品接著的加工工艺,其特征是对以石腊油含量介于25%-60%的苯乙烯-丁二烯为主的背胶表层,经温度设定在180℃-200℃的背胶表层挤出机,挤出使其挤出量维持在1500-4500g/min,流动指数为5-15g/10min,配合石腊油含量约为5%的苯乙烯-丁二烯加入石油树脂、碳酸钙及二氧化硅其比例以重量计为60%、25%、10%、5%作为背胶糊层的组成物,经温度为150℃-180℃的背胶糊层挤出机挤出,使其挤出量维持在700-2000g/min,流动指数为7-20g/10min,于温度设于150℃-200℃的高温密闭空间双膜头T型模中,背胶表层与背胶糊层于熔融状态下,于T型模中的出口交接处先行接著,然后挤出T型模成膜状,使其厚度设于0.05mm-0.6mm,再与纺织品接著经加压、冷却后成型,再施以稍微加温至80℃-100℃后冷却,调整胀缩现象避免卷曲,使产品可用于箱、袋、鞋、雨衣、雨伞等的布匹达到固定布匹纤维,调整手感(质感)、防水及补强的功能,上述T型模出口交接处的长度(行程)约为1-8mm,加压时的硅胶轮硬度约为40A-60A。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表层背胶掺入少许的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著色剂。

糊层背胶掺入少许的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

纺织品可为尼龙、特多隆、长纤及短纤产品。

本发明的特点是:为使背胶主成份苯乙烯-丁二烯能与纺织品达到接著完全的目的,特于其中施以背胶糊层,其是由苯乙烯-丁二烯、石油树脂、碳酸钙及二氧化硅所组成。

为使背胶表层与背胶糊层避免二物性的差异相互挤压,而导致出料量不稳定的现象,特于T型模内二原料接触至挤出T型模的距离(即出口交接处)设于1-8mm。

综上所述,利用本发明可生产出手感极佳、防水及具补强功能的纺织品,适合应用于箱、袋、鞋、雨衣、雨伞等。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阐述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加工工艺的设备剖面流程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毅宸兴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毅宸兴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56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