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机器零件上形成薄膜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104329.3 | 申请日: | 200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267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27 |
发明(设计)人: | 杉浦学;岩间和明;平山精蔵;须崎诚次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23K20/227 | 分类号: | B23K20/227;B23K2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备麟,黄力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 零件 形成 薄膜 方法 | ||
1.一种在机器零件上形成薄膜的方法,含有如下步骤:制备一种至少比上述机器零件的加工面软的金属材料的料筒;在上述机器零件与上述料筒相对转动的同时,使上述料筒与上述机器零件的加工面相压焊,从而使制造上述料筒的金属材料的一部分转移到上述机器零件的加工面上而形成金属材料的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在机器零件上形成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机器零件是一种可绕单一轴线转动的转动件,该转动件的加工面是一个以上述单一轴线为中心并与该单一轴线直角相交的圆环形面或圆形面。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在机器零件上形成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上述机器零件相接触的料筒端部的形状与该机器零件的圆环形或圆形的加工面相应。
4.一种在机器零件上形成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机器零件的环境单一轴线并同时与该轴线直角相交的加工面上形成薄膜,所述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A)用至少比机器零件的加工面软的金属材料制成并具有与环形加工
面相应的环形端部的料筒;
B)使机器零件与静态的料筒相对转动,其中,机器零件的轴线与料
筒的轴线彼此重合,而机器零件的加工面与料筒的端部隔开相
对;
C)在保持步骤B中的相对转动的同时使机器零件的加工面与料筒的
端部相接触,并在接触时施加预定的压力;
D)在步骤C中机器零件与料筒互相接触经历一段预定的时间后,使
二者脱开,并恢复到步骤B中的伺机准备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在机器零件上形成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4中的步骤B、C和D的顺序规定为一个循环,并且要重复多次这种循环。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在机器零件上形成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造料筒的金属材料的熔点低于制造机器零件的材料的熔点。
7.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的在机器零件上形成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造机器零件的材料是铁系材料,而制造料筒的材料是铝系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在机器零件上形成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机器零件是用于旋转斜盘式压缩机中的旋转斜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432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