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沿海城市河道黑臭最快速、经济的清除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0102801.4 申请日: 2000-03-03
公开(公告)号: CN1311375A 公开(公告)日: 2001-09-05
发明(设计)人: 卞希俊 申请(专利权)人: 卞希俊
主分类号: E02B15/00 分类号: E02B15/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29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沿海 城市 河道 黑臭最 快速 经济 清除 方法
【说明书】:

一种沿海城市河道黑臭最快速、经济的清除方法。是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发明目的:用最经济,快速办法清除城市河道黑臭。本发明经检索未见相同相以者。发明内容:

经济条件:沿海城市是各国经济发展的中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因经济实力不足,未建二级污水处理厂,大量生活污水排入内河,致使城市河道黑臭,严重危害城市居民生活。

水系水质条件:沿海城市河道有相同相似的水系和污染环境,例如上海市有长江入海(为外河),黄浦江为其支流是内河,苏州河为次一级内河,污染最重。沿海城市有一条外河是入海口,也是明确的感潮河段,因潮水每日两次大流量更替,水质良好,其含盐度介于海水和淡水之间。外河两侧有支流分布,有些是网状水系,以温州市为例,外河是瓯江,内河是勤奋河、灰桥河,上陡门浦河与温瑞塘河形成四纵三横的网状水系。

城市为防洪防潮水需要,必须构建堤闸,为此内外河因断续开闸已不畅通。城市污水大量积聚于河内,造成严重黑臭。

原理:充分利用外河巨失的自净功能,冲洗内河污染水体,实现最经济、快捷除黑臭。以温州为例瓯江感潮河段流量7800立方米/秒,可消纳20个温州市116万人口的排污量。

将外河洁净微咸水,用QW700-160D型潜水泵6台,提升1米至2米水头,在城市河道上游泵入内河,利用网状水系冲洗,在城市下游排回外河。一个中等城市以温州为例(116万人口)每日排污水15万立方米,每日用80万立方米的外河冲洗内河,两周内即可保证内河水质达国际水质相应标准。

发明与现有技术的比较

投资省:以温州为,需筹建日处理15万吨污水的二级污水处理厂,至少要投资2.7亿元。用本发明冲洗,投资只需2000万元。投资节省92.6%。

运行费低:冲洗内河每立方米电费低于0.004元,提升80万吨,电费3200元,用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15万立方米污水,运行费5万元,节省94%。

承建时间短:用本发明清除黑臭三个月内完成工作承建,运行两周内清除黑臭,用二级污水处理厂清除黑臭,配套污水截流工程,承建期需3年,时间节省95%。

本发明不利方面对策

工程首要不利因素,是外河冲洗水含盐度大,引入内河会影响内河农灌功能。对策:将内河划分不同的功能河段,在与农灌河段交接处,设橡皮坝,机动快速的实现水体分隔。冲洗的河段只限于纳污泄洪河段。

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温州城市内河河口水质,在城市化前本属于感潮河段是微咸水的生态水环境,城市发展后筹建堤坝,拦截潮水,使内河变为淡水生态环境,本发明只是将冲洗河段的淡水生态环境,恢复到原来的微咸水生态体系。

对陆生生态的影响,也就是对城市绿化植株的影响。对策:

限定冲洗水头不高于0.6m,防止微咸水补给地下淡水。对植株根系采用淡水复压措施,借助海岛淡水漏斗静电保存理论,使植株根系层保持在淡水层内。保障绿化不受微咸水影响。

居民小区污水处理与冲洗配合应用

小区生活污水采用就地地下实施,厌氧+好氧+消毒处理,达相应排放标准后排入内河,15万吨污水在小区处理投资不大于6千万元,因排放标准浓度大于地面水体标准,再采用冲洗法净化内河,两工程配合实现城市污水100%处理,代替二级污水处理厂,节省78.22%。    

附图说明:图示瓯江是外河,水质清洁。勤奋河、灰桥河、上陡门浦河,温瑞塘河是内河,皆黑臭味大,严重污染。在勤奋河河口闸外设扬水泵站,进入勤奋河冲洗,经多条河网在灰桥河和上陡门浦河排出,达到清洁内河水质的目的。另一个问题是温瑞塘河有灌溉功能,瓯江感潮段的水是咸水,冲洗必然将咸水带入农灌水体,对农作物造成危害,本发明创造用橡皮坝快速将冲洗水与淡水体分隔开,既保障冲洗又不影响农灌水质。

名词解释:

外河:直流入海洋的河道,例如长江、瓯江。内河:汇入外河的河道,例如:黄浦江、瓯江的南溪江。河网:暖温带、亚热带雨量充沛,在沿海平原多形成纵横交汇的

网状河道,称河网,例如温州市的勤奋河、灰桥河、上陡

门浦河与温瑞塘河、护城河等河道交汇的网状水系。城市河道:指城市内的排污泄洪水道,例如温州市内网状水系。水环境容量:水体纳入污染物而不降低水体环境规划标准级的最

大纳污量。水体自净功能:水体靠流动复氧的净化功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卞希俊,未经卞希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28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