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缝纫机上的飞轮有效
申请号: | 00102203.2 | 申请日: | 2000-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68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19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一郎;伊藤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5B69/30 | 分类号: | D05B69/3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缝纫机 飞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在缝纫机主轴上的飞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用缝纫机中使用两种形式的主轴驱动系统,间接驱动系统和直接驱动系统;在间接驱动系统中,主轴由设置在机头外侧的电机转动,在直接驱动系统中,主轴由安装在机头中的电机转动。
首先,参照图7和8,对间接驱动系统进行解释。
主轴54通过轴承53可旋转地支撑在机头51的机架52上,机头51安装在工作台50上,主轴54沿着机架52的纵向延伸。主轴54在图8中的右端固定在飞轮58上。飞轮58的轮毂部分56在其圆周上形成了V形带槽55,手动轮57的直径大于轮毂56的直径。带轮60固定在电机59的驱动轴59a上,所述电机59安装在工作台50之下。V形带61环绕着带轮60和飞轮58上的带槽55。电机59的转动通过V形带61使飞轮58转动。
接着,参照图9和10对直接驱动系统进行解释。在这种驱动系统中,电机59安装在机架52中。电机59固定在飞轮58上,所述飞轮58如图10右端所示具有轮毂部分56和手动轮57;电机59的左端通过电机轴63直接与主轴耦合。电机59的转动使飞轮58和主轴54转动。
上述两种驱动系统都在机架52的外侧具有飞轮58,以及带覆盖件62或者机架延伸出的端部52a用于覆盖轮毂部分56,其目的是保护操作者的手防止受伤。在暴露的手动轮57和覆盖件62或机架端部52a之间有间隙S。
通过这种结构,被电机59驱动的飞轮58的旋转在飞轮58和覆盖件62之间的狭窄空间中产生了负压,这使得空气从手动轮57侧向所述空间流动。这种空气流牵引着从线轴(未示出)上拉下的线T通过间隙S进入所述空间,因为圆柱形的轮毂部分56具有平坦的表面,从而使线可能绕着轮毂部分56、V形带61、主轴54或电机轴63缠结。
在不知道缠结发生的情况下继续进行缝纫操作会产生大量的废线T,清除缠结的线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从而降低了缝纫效率。
当缠结的线进入飞轮58端面和轴承端面53之间的间隙,或者主轴54和轴承53空腔之间的间隙中时,就会增加所述表面之间的摩擦,导致更大的扭矩,这可能会导致主轴54锁死或烧毁电机59。
日本实用新型申请No.Hei 8-76公开了如下所述的改进。
参照图11,从电机带轮60的一侧表面突出的环形部分60a具有切口60b。切口60b作成这种形状,其相对于箭头Y所示的旋转方向的后边缘基本垂直于环形部分60a一端,而另一边缘向着旋转方向的前方倾斜。
挂到环形部分60a的外表面的线T在倾斜边缘上滑动,到达切口60b的后边缘并与其接合(图12),随着带轮60的旋转,缠绕在环形部分60a的周围。这种运动防止了线与电机轴(未图示)的缠结。
图13示出了另一种形式。在带轮60的侧面、沿着环形部分60a设置了突起60c,而不是上述的切口60b。
如图14所示,突起60c的作用与切口60b相同,也是为了防止线T与电机轴缠结。
尽管如此,日本申请No.Hei 8-76的改进仍然会使悬挂的线T与轮毂部分56或V形带61缠结,虽然它防止了线与主轴的缠结。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不知道缠结的情况下继续缝纫会产生大量的废线T,必须花费大量时间清除缠结的线,从而降低了缝纫效率。
发明概述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缝纫机上用的飞轮,其防止了线的缠结。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缝纫机上的飞轮,所述飞轮固定在旋转轴上,并且具有被一覆盖件覆盖的轮毂部分和一暴露的手动轮,其中,在手动轮和轮毂部分之间的圆周上形成了至少一个槽,所述槽具有光滑表面。
优选的是,所述槽在一环形线上形成。
在一特定的结构中,所述槽形成螺旋形状。
在另一更加优选的结构中,与覆盖件端部和手动轮之间的间隙相对、在飞轮的圆周上形成槽。
根据本发明,即使当线向下悬挂在轮毂部分上、进入所述槽中在槽表面滑动时,以及线被飞轮旋转产生的气流拉向轮毂侧时,也能通过槽的侧边缘表面防止线向轮毂侧移动,因此,可以防止线缠结在轮毂部分的周围。结果,本发明节省了废线损耗,以及清除缠结线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缝纫操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对附图进行简要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机株式会社,未经重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22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通信系统中确定速率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电梯门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