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707802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光生伏打装置-CN200510105632.5有效
  • 寺川朗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2005-09-28 - 2006-04-05 - H01L31/04
  • 本发明是一种在n型单晶硅基板和含有氢的p型硅层之间,设置了含有氢的实质本征硅层的光生伏打装置,在该装置中,在所述p型硅层和所述本征硅层之间,设有氢浓度比所述本征硅层的氢浓度低的捕获层利用该捕获层抑制氢从本征硅层向p型硅层扩散。
  • 光生伏打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大块合金纳米化方法-CN03133630.2无效
  • 张甲;董盼;王建强;全明秀;胡壮麒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2003-08-01 - 2005-02-16 - C22F1/00
  •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组织纳米化技术,具体为一种通过压力化法使大块合金纳米化方法。通过压力化法大块合金纳米化,具体步骤如下:1)用电弧炉将母合金反复熔炼;2)采用铜模铸造法制成mm级大块;3)首先对该合金加压,压力为3-5GPa,然后对大块加热,加热温度为450~550℃,然后保温,保温时间为10-60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卸掉压力,得到完全纳米级结构晶体或纳米/复合结构。本发明通过压力化法得到的完全纳米级结构晶体或纳米/复合结构晶体致密、无界面污染。
  • 一种大块合金纳米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电机铁芯的制造方法、电机铁芯和电机-CN201911229905.5在审
  • 张涛;乔战毅;于昊龙 - 北京航晶科技有限公司
  • 2019-12-04 - 2020-03-27 - H02K15/02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铁芯的制造方法、电机铁芯和电机。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带材,并对所述带材进行剪切处理,以获得预定长宽尺寸的晶片;步骤S2,对所述晶片进行预处理,以释放所述晶片的应力;步骤S3,获取硅钢片,其中所述硅钢片与所述晶片具有相同的长宽尺寸,将所述硅钢片与所述晶片制成叠片;步骤S4,对所述叠片进行成型处理,以形成铁芯。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通过将带材与硅钢片结合制成铁芯,提升了铁芯的机械强度;同时,在将带材与硅钢片形成叠片之前对带材进行预处理,以释放带材的应力,提升了形成的叠片的质量和机械加工性能,进而提供了电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 一种电机制造方法
  • [实用新型]硅异质结太阳电池-CN201720707435.9有效
  • 田宏波;王伟;赵晓霞;王恩宇;宗军;李洋;杨瑞鹏;周永谋 -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17-06-16 - 2018-05-22 - H01L31/0224
  • 该太阳电池包括:n型硅衬底层;轻掺杂n型氢化硅缓冲层,氢化硅缓冲层形成在衬底层的上、下两侧表面上;重掺杂p型氢化硅发射极层,氢化硅发射极层形成在一侧氢化硅缓冲层的表面上;重掺杂n型氢化硅背场层,氢化硅背场层形成在另一侧氢化硅缓冲层的表面上;透明导电氧化物层,透明导电氧化物层形成在氢化硅发射极层和氢化硅背场层的表面上;金属栅线电极层,金属栅线电极层包括:合金过渡层,合金过渡层形成在透明导电氧化物层、氢化硅背场层和氢化硅发射极层至少一层表面上;含铜导电合金层,含铜导电合金层形成在合金过渡层的表面上。
  • 硅异质结太阳电池
  • [实用新型]硅异质结太阳电池-CN201720708353.6有效
  • 赵晓霞;王恩宇;王伟;田宏波;周永谋;杨瑞鹏;宗军;李洋 -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17-06-16 - 2018-05-22 - H01L31/0224
  • 该太阳电池包括:n型硅衬底层;轻掺杂n型氢化硅缓冲层,氢化硅缓冲层形成在衬底层的上、下两侧表面上;重掺杂p型氢化硅发射极层,氢化硅发射极层形成在一侧轻掺杂n型氢化硅缓冲层的表面上;重掺杂n型氢化硅背场层,氢化硅背场层形成在另一侧氢化硅缓冲层的表面上;透明导电氧化物层,透明导电氧化物层分别形成在氢化硅发射极层和氢化硅背场层的表面上;合金栅线电极层,合金栅线电极层形成在透明导电氧化物层、氢化硅背场层和氢化硅发射极层的至少一层的表面上;以及电极保护层,电极保护层形成在合金栅线电极层的表面上。
  • 硅异质结太阳电池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