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147156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铜复合过渡板-CN201621479289.0有效
  • 范国栋;王项;符会文;符利强 - 洛阳铜一金属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 2016-12-30 - 2017-09-01 - H01R11/1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复合过渡板。该铜复合过渡板包括用于与铝材相连接的端以及用于与铜材相连接的铜复合端,所述铜复合端包括层及分别复合层上、下两侧的上铜复层、下铜复层,上铜复层、下铜复层的靠近所述端的端部沿铜复合过渡板的长度方向错开设置现有的铜复合过渡排,上铜复层、下铜复层在层两侧对称设置,容易导致铜复合工艺产生的缺陷在层两侧对称集中,从而导致产品非常容易断裂,影响铜复合过渡排的正常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铜复合过渡板,铜复合工艺产生的缺陷在层两侧离散分布,减小缺陷对层的影响,提高铜复合过渡板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断裂的发生。
  • 一种复合过渡
  • [发明专利]一种复合镍铜散热底板的性能预测方法及系统-CN202311051506.0在审
  • 王影 - 深圳市鑫冠亚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8-21 - 2023-09-19 - G06F30/2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镍铜散热底板的性能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对复合镍铜散热底板进行图像识别和超声波探伤,得到复合镍铜散热底板的表面特征参数和内部参数,结合复合镍铜散热底板生产图纸,构建复合镍铜散热底板动态仿真模型,基于所述复合镍铜散热底板动态仿真模型获取复合镍铜散热底板性能预测参数,将所述复合镍铜散热底板性能预测参数和标准复合镍铜散热底板性能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复合镍铜散热底板的异常部位及异常性能参数,基于所述复合镍铜散热底板的异常部位及异常性能参数对复合镍铜散热底板进行调控,并分析修正调控后的复合镍铜散热底板,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二次调控。
  • 一种复合镍铜铝散热底板性能预测方法系统
  • [实用新型]一种四腔体复合-CN201420713231.2有效
  • 李锴 - 李锴
  • 2014-11-24 - 2015-04-15 - E06B3/263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腔体复合窗,其包括第一复合框、与第一复合框卡接的第二复合框、第一复合扇、与第一复合扇卡接的第二复合扇;所述第一复合框与第一复合扇配合处设置有第一压式胶条,所述第二复合框与第二复合扇的中间和下端配合处分别设置有第二压式胶条和第三压式胶条。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主要适用于建筑平开门窗,结构设计合理,保温节能、气密性、水密性、隔音性、抗风压性、装饰性良好的四腔体节能新型复合型材制成的四腔体复合窗。
  • 一种四腔体铝塑复合
  • [发明专利]一种铜铜双面超薄复合带材的两步复合轧制方法-CN201110265212.9有效
  • 王平;刘静 - 东北大学
  • 2011-09-08 - 2012-02-22 - B21B1/38
  • 一种铜铜双面复合带的复合轧制方法,属于材料加工技术领域,该复合带为三层结构,上下层为铜层,中间层为层。本发明的方法是在制备铜铜双面复合带时,先进行铜单面复合带的轧制复合,铜带和铝带的厚度比为1∶1,铜带和铝带依次完成开卷、矫直、打磨、对中、轧制复合;再进行铜单面复合带的面二次轧制复合,将铜单面复合带的面相对,进行第二次步轧制,实现铜//铜双面复合带的轧制复合,得到铜铜双面复合带,各层厚度比为铜∶∶铜=1∶2∶1。本发明能够在保证节约50%铜材的情况下,得到尺寸小、精度高、复合界面结合牢固、表面质量好的超薄复合带,复合带厚度尺寸在0.1-0.15mm。
  • 一种铜铝铜双面超薄复合轧制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铜复合材料的分离方法-CN202111499311.3在审
  • 王项;范国栋;符利强;符会文;张涛 - 洛阳铜一金属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 2016-11-02 - 2022-03-15 - C22B7/00
  •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复合材料的分离方法,包括:将铜复合材料加热至430~540℃,保温至铜复合材料的剥离强度为3N/mm以下,冷却,剥离;所述铜复合材料为以冶金复合方式结合的铜复合材料;所述铜复合材料包括铜复合板、铜复合板带、铜包铝排或铜单面复合板;所述保温的时间先为2~10h;将剥离后的铜复合层放入碱溶液中,浸泡至铜复合层的复合面呈现出铜单质的颜色。通过对铜复合材料的进行热处理,使得铜和之间的结合强度急剧下降,使得基体更易于从复合材料上剥离,提高了分离效率;同时减少了铜复合层上残留的量,提高了回收率。
  • 一种复合材料分离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铜复合极柱的加工方法-CN202111106046.8在审
  • 励建炬;邱宜升;吴林峰 - 深圳市科达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2021-09-22 - 2022-01-04 - H01M50/564
  • 本发明涉及铜复合极柱的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铜复合极柱的加工方法,包括:S1、分别加工出铜块和块,其中,铜块的厚度小于块的厚度;S2、将铜块和块采用热压工艺、钎焊及电阻焊中的一种装配为复合块;S3、将复合块采用冷镦工艺加工成铜复合极柱。本发明公开的铜复合极柱的加工方法采用铜块和块加工而成,由于块的价格远低于铜块的价格,使得铜块和块的总价格低于现有的复合板材的价格,从而使铜复合极柱的加工成本得到降低,加工时,首先将铜块和块装配为复合块,然后将复合块加工成铜复合极柱,这种加工工艺使得铜块和块牢固地连接在一起,提升了铜复合极柱的可靠性。
  • 一种复合加工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包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CN200910244268.9无效
  • 马自力;樊建中;左涛;魏少华;刘彦强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2009-12-30 - 2011-07-06 - B32B15/01
  • 本发明属于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包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其表面层为纯,芯部夹层为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所述包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是在粉末冶金法真空热压或热等静压同时实现包覆的。本发明的方法通过真空热压或热等静压使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粉末致密化的同时在高温高压下使铝制模套与复合材料坯料形成冶金结合,获得包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所述包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可以再次进行挤压、锻造、轧制和热处理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后续加工,以获得各种规格不同和性能各异的包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可用于有防腐或电磁屏蔽要求的场合。
  • 一种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阳角柱与基础柱的连接结构-CN202011231257.X在审
  • 钱俊毅;钱重草;尧光华 - 杭州野盟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2020-11-06 - 2021-01-12 - E04B1/58
  • 本发明公开了阳角柱与基础柱的连接结构,包括基础柱、复合圈梁和复合角柱,所述复合圈梁设有两组,两组复合圈梁通过螺栓连接在基础柱上,所述基础柱与复合圈梁垂直连接,所述基础柱与复合圈梁之间通过榫和卯连接,所述复合角柱安装在基础柱的顶端,且基础柱与复合角柱之间设置有钢材垫板,所述钢材垫板上开设有高强度螺栓安装孔,所述高强度螺栓安装孔设有多组。本发明通过在复合圈梁的安装槽内利用长螺钉固定高强度的榫,在基础柱的相对应位置利用螺栓连接高强度的卯,在将基础柱和复合圈梁安装时,使得基础柱和复合圈梁采用榫卯连接,连接方式简单,且连接效果稳固不易脱落
  • 角柱基础连接结构
  • [实用新型]阳角柱与基础柱的连接结构-CN202022548321.9有效
  • 钱俊毅;钱重草;尧光华 - 杭州野盟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2020-11-06 - 2021-08-06 - E04B1/5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阳角柱与基础柱的连接结构,包括基础柱、复合圈梁和复合角柱,所述复合圈梁设有两组,两组复合圈梁通过螺栓连接在基础柱上,所述基础柱与复合圈梁垂直连接,所述基础柱与复合圈梁之间通过榫和卯连接,所述复合角柱安装在基础柱的顶端,且基础柱与复合角柱之间设置有钢材垫板,所述钢材垫板上开设有高强度螺栓安装孔,所述高强度螺栓安装孔设有多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复合圈梁的安装槽内利用长螺钉固定高强度的榫,在基础柱的相对应位置利用螺栓连接高强度的卯,在将基础柱和复合圈梁安装时,使得基础柱和复合圈梁采用榫卯连接,连接方式简单,且连接效果稳固不易脱落
  • 角柱基础连接结构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