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6686801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用于判定进气道直喷氢内燃机是否发生回火的方法及装置-CN202211117102.2在审
  • 孙柏刚;罗庆贺;段永回 - 北京氢燃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9-14 - 2022-12-13 - G06F30/20
  • 本申请提供用于判定进气道直喷氢内燃机是否发生回火的方法,包括:建立进气道氢内燃机三维数据模型;进行循环三维仿真计算,获取前一循环进气门关闭后到下一循环进气门开启期间进气道残余氢气质量、进气道中混合气的密度、进气道中氢气扩散范围所占体积;根据进气道中混合气的密度和进气道中氢气扩散范围所占体积,获得进气道中氢气扩散范围混合气的质量,根据进气道残余氢气质量和进气道中氢气扩散范围混合气的质量,获得进气道中氢气扩散范围氢气质量分数;当进气道中氢气扩散范围氢气质量分数低于指定阈值时,判定进气道直喷氢内燃机不会发生回火。本申请有利于实现在设计过程判定进气道氢内燃机是否发生回火。
  • 用于判定进气道直喷内燃机是否发生回火方法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变结构进气道-CN201710179157.9在审
  • 秦飞;石磊;魏祥庚;张正泽;刘佩进;何国强;陈剑 - 西北工业大学
  • 2017-03-23 - 2017-08-18 - F02C7/04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变结构进气道,包括变结构进气道压缩段,该进气道压缩段底板由前到后包括通过第二转动装置相连接的收缩段底板和喉道段底板;进气道压缩段前端连通有进气道前体段,该进气道前体段的底板为进气道前体底板,进气道前体底板的后端与收缩段底板的前端通过第一转动装置相连接;在自由射流马赫数升高时,收缩段底板以第一转动装置为转动轴,朝向进气道压缩段腔体内转动;同时,喉道段底板以第二转动装置为转动轴,向远离进气道压缩段腔体的方向转动一种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变结构进气道有效地改善引射、亚燃模态下的工作性能,同时不会引起进气道在超燃模态下性能损失。
  • 一种火箭组合循环发动机变结构进气道
  • [发明专利]一种内部融合辅助进气道的高性能亚声速进气道-CN201410179177.2有效
  • 谭慧俊;孙姝;张启帆;杜沫辰;李光胜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14-04-29 - 2014-07-23 - B64D33/04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部融合辅助进气道的高性能亚声速进气道,包括主进气道及辅助进气道。主进气道可以选择S弯型进气道或者埋入式进气道,S弯型进气道的进口底边与机身表面贴合,埋入式进气道的进口与机身表面完全融合。辅助进气道通道连通飞行器环控系统或机舱引气管道,并且辅助进气道融合布置在主进气道的内部通道。本发明可取消机体上独立布置的辅助进气道以及边界层隔道,从而降低飞行器的气动阻力,并提升其雷达隐身性能。同时,通过通道中多组微型涡流发生器和辅助进气口的相互配合,本发明还可将主进气道中的低能气流集中供给辅助进气道使用,从而显著改善主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和流场畸变性能。
  • 一种内部融合辅助进气道性能声速
  • [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进气道结构及制备方法-CN202110993726.X在审
  • 不公告发明人 - 威海光晟航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2021-08-27 - 2021-12-10 - F02C7/04
  • 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发动机进气道结构及制备方法,包括进气道后段和两个镜像分布的进气道管道,两个进气道管道均和进气道后段固定连接在一起,两个进气道管道远离进气道后段的一端均固定套设有进气道整流罩,所述进气道后段远离进气道管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发动机连接环,所述进气道管道的内设有两个除尘机构。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各种规格飞行器,主要减小工程实施难度,结构轻量化,受力形式良好,制造容易,整体安装固定简单、拆卸方便、结构稳定灵活、制造周期短等特点;通过能够确保进入到发动机内的空气的情节性,并且也使得减少维护进气道的频率
  • 一种发动机进气道结构制备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进气道结构-CN202122040406.0有效
  • 不公告发明人 - 威海光晟航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2021-08-27 - 2022-02-11 - F02C7/04
  •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发动机进气道结构,包括进气道后段和两个镜像分布的进气道管道,两个进气道管道均和进气道后段固定连接在一起,两个进气道管道远离进气道后段的一端均固定套设有进气道整流罩,所述进气道后段远离进气道管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发动机连接环,所述进气道管道的内设有两个除尘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于各种规格飞行器,主要减小工程实施难度,结构轻量化,受力形式良好,制造容易,整体安装固定简单、拆卸方便、结构稳定灵活、制造周期短等特点;通过能够确保进入到发动机内的空气的情节性,并且也使得减少维护进气道的频率
  • 一种发动机进气道结构
  • [发明专利]一种分离边界层的抽吸式进气道及其造型方法-CN202110382729.X有效
  • 李志平;潘天宇;逯雨江;李绍斌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1-04-09 - 2022-04-26 - F02C7/04
  • 本公开提供一种分离边界层的抽吸式进气道及其造型方法,能够显著降低主进气道出口的总压损失及畸变度;造型方法包括:根据中心线与面积率造型方法,获取主进气道和辅进气道通道造型;基于主进气道的预设参数,根据流量守恒函数确定主进气道的喉道面积;基于主进气道喉道截面超椭圆指数和喉道截面宽高比,获取喉道截面形状和尺寸参数;基于主进气道长度、辅进气道长度,以及辅进气道中心线偏转角获取辅进气道的起始点位置;基于主进气道的喉道面积、主进气道喉道截面形状和尺寸参数、辅进气道的喉道尺寸参数、辅进气道的起始点位置、以及主进气道和辅进气道通道造型,扫掠获取抽吸式进气道造型。
  • 一种分离边界层抽吸式进气道及其造型方法
  • [发明专利]匹配曲锥弹身的变截面三维收缩进气道设计方法-CN201910441637.7有效
  • 李怡庆;江威;孙通;赵键 - 南昌航空大学
  • 2019-05-24 - 2022-05-17 - G06F30/17
  • 本发明公开了匹配曲锥弹身的变截面三维收缩进气道设计方法,包括曲锥弹身、变截面三维收缩进气道,方法步骤如下:1)根据曲锥弹身几何形状与燃烧室进口形状要求,设计变截面三维收缩进气道进口形状与进气道肩部型线形状;2)将进气道进口型线与进气道肩部型线进行离散;3)求解轴对称基本流场,并根据变截面三维收缩进气道进口形状在基本流场中进行流线追踪,获得对应流线;4)根据变截面三维收缩进气道进出口形状的相对位置截断流线,并将所得流线进行三维排布获得变截面三维收缩进气道压缩型面;5)以变截面三维收缩进气道压缩型面为基础对匹配曲锥弹身的变截面三维收缩进气道进行几何构造。
  • 配曲锥弹身截面三维收缩进气道设计方法
  • [实用新型]圆锥构型高超声速飞行器前体与进气道一体化装置-CN201520761618.X有效
  • 李涛;李怡庆;尤延铖 - 厦门大学
  • 2015-09-29 - 2016-01-13 - B64D33/02
  • 圆锥构型高超声速飞行器前体与进气道一体化装置,涉及飞行器。设有圆锥构型前体和三维收缩进气道,三维收缩进气道设于圆锥构型前体的后下方,三维收缩进气道设有三维收缩进气道唇口、三维收缩进气道进口和三维收缩进气道出口,圆锥构型前体用于生成圆锥流场,圆锥流场入射激波在三维收缩进气道唇口处产生反射激波,该反射激波与三维收缩进气道进口处产生的入射激波构成三维收缩基本流场。兼顾了圆锥构型乘波前体与三维收缩式进气道的性能,具有较高的升阻力特性。考虑其大攻角及全流量捕获的设计方法,提升了设计的实用性,增大了发动机推力的同时减小外流阻力。
  • 圆锥构型高超声速飞行器进气道一体化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矩形高超声速进气道通道型面设计方法-CN201710427096.3有效
  • 谭慧俊;黄河峡;谢文忠;满延进;张可心;李鑫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17-06-08 - 2018-08-31 - F02C7/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矩形高超声速进气道通道型面设计方法。通过确定进气道收缩比的大小、选择进气道收缩段的唇罩配波形式、设计进气道收缩段的唇罩激波系、设计唇罩激波/边界层干扰现象的控制措施、设计进气道唇罩两侧的侧板、进气道通道型面的三维仿真分析与调整设计等总体设计流程,并引入起动能力因子S、激波/边界层干扰的控制措施和控制特性等,完成进气道收缩比确定以及通道唇罩压缩面、肩部型面、唇罩侧板的设计,且同时满足进气道的喉道马赫数要求、自起动能力要求、流动组织要求等。该设计方法还给出了依据三维仿真结果对进气道通道型面设计结果的具体调整方法。
  • 一种矩形高超声速进气道通道设计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发动机进气道结构-CN202223558976.X有效
  • 吕洪;陈滨;吕元 - 浙江万丰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 2022-12-30 - 2023-04-14 - F02C7/0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发动机进气道结构,包括进气道壳和进气道外壳,进气道壳和进气道外壳拼接粘结固定,所述进气道外壳的上部为竖直状的外半管体,所述进气道壳的上部为竖直状的半管体,外半管体和半管体拼接固定呈管体部它将进气道壳和进气道外壳的中部成型向外斜向延伸的外延伸半管部和延伸半管部,使得外竖直延伸半管部和竖直延伸半管部与其连接的下整流罩的壁板之间具有间距,使得其可以与对应的连接管竖直连接,连接紧密,连接效果好
  • 一种新型发动机进气道结构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