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325804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滤波器和拓扑结构-CN201921441848.2有效
  • 张海峰;黄伟杰 -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9-08-30 - 2020-06-09 - H01P1/20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滤波器的拓扑结构,该拓扑结构包括第一谐振、第二谐振、第三谐振、第四谐振、第五谐振以及第六谐振,第一谐振设有输入端口,输入端口用于与一输入单元耦合连接;第一谐振、第二谐振、第三谐振、第四谐振依次耦合连接且第四谐振与第一谐振耦合连接;第四谐振、第三谐振、第五谐振、第六谐振依次耦合连接;第一谐振与第三谐振耦合连接;第六谐振设有输出端口,输出端口用于与一输出单元耦合连接
  • 滤波器拓扑结构
  • [实用新型]用于5G基站的陶瓷介质波导滤波器-CN202020507329.8有效
  • 曹艳杰;王伟;庞治华;虞成城 -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2020-04-08 - 2020-12-22 - H01P1/2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5G基站的陶瓷介质波导滤波器,包括陶瓷本体,陶瓷本体上设有第一谐振行和第二谐振行,第一谐振行包括第一谐振、第二谐振、第三谐振、第四谐振和第五谐振,第二谐振行包括第六谐振、第七谐振、第八谐振、第九谐振和第十谐振,所述第一谐振与第十谐振之间设有用于容性耦合的第一耦合结构,所述第五谐振与第六谐振之间设有用于容性耦合的第二耦合结构,所述第二谐振与第九谐振之间设有用于感性耦合的第三耦合结构,所述第四谐振与第七谐振之间设有用于感性耦合的第四耦合结构。
  • 用于基站陶瓷介质波导滤波器
  • [发明专利]一种小型化高抑制可调腔体滤波器-CN202011376009.4在审
  • 邓白玉;谢波 - 湖南迈克森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2020-11-30 - 2021-04-02 - H01P1/21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化高抑制可调腔体滤波器,包括第一谐振、1/2耦合、第二谐振、2/3耦合、第三谐振、3/4耦合、第四谐振、卡扣和耦合探针;1/2耦合在第一谐振与第二谐振之间,2/3耦合在第二谐振与第三谐振之间,3/4耦合在第三谐振与第四谐振之间;1/2耦合、2/3耦合、3/4耦合设置位置均在腔体滤波器本体的边沿;第一谐振与第四谐振之间采用耦合探针耦合,且耦合探针与卡扣连接,通过卡扣固定耦合探针等;本发明具有尺寸小,带外抑制强,加工工艺简单,可调试性好,生产方便,可批量化生产等优点。
  • 一种小型化抑制可调滤波器
  • [实用新型]一种介质同轴腔体与介质谐振器窗口直接耦合结构-CN202020223130.2有效
  • 王炳权;陈习希;骆艳 - 广东雄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2020-02-28 - 2020-11-24 - H01P1/20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介质同轴腔体与介质谐振器窗口直接耦合结构,包括金属谐振、金属与介质耦合窗口和介质谐振,金属谐振、介质谐振和金属与介质耦合窗口均设置于壳体内,所述金属谐振包括金属谐振A、金属谐振B和金属谐振C,金属与介质耦合窗口包括金属与介质耦合窗口A、金属与介质耦合窗口B和金属与介质耦合窗口C,介质谐振包括介质谐振A、介质谐振B和介质谐振C。本实用新型功率容量大,Q值高,电性能稳定,同轴介质谐振器不容易与金属接触面出现打火烧坏现象,银质耦合件连接也可以承受大功率的射频信号通过。生产过程简单,便于操作,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 一种介质同轴谐振器窗口直接耦合结构
  • [实用新型]一种谐振谐振滤波器-CN201420361349.3有效
  • 不公告发明人 -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 2014-06-30 - 2014-11-12 - H01P7/06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谐振谐振滤波器,其中谐振包括谐振体、谐振子、调谐部、调谐杆、耦合部和耦合杆,所述谐振子和调谐部位于所述谐振体的内,所述谐振体上设有通孔,所述调谐杆的一端通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谐振体的内并固定所述调谐部,所述调谐杆的另一端在所述谐振体的外,所述耦合杆的一端通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谐振体的内并固定所述耦合部。本谐振结构紧凑,谐振滤波器的谐振之间的耦合系数更大,耦合系数可以在较大范围之内进行调节。
  • 一种谐振腔滤波器
  • [发明专利]基于光纤耦合诱导透明的传感结构、制作工艺和传感装置-CN202110882676.8在审
  • 曹成艺;李旭东;温坤华 - 广东工业大学
  • 2021-08-02 - 2021-11-23 - G01D5/353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光纤耦合诱导透明的传感结构、制作工艺和传感装置;传感结构包括光纤,在光纤上包括输出直波导、输入直波导、第一谐振以及第二谐振,第一谐振为微环谐振,第二谐振为F‑P结构;其中,第一谐振位置固定,第二谐振宽度与输入直波导宽度相等,第二谐振末端设置有波纹膜片,第二谐振的纵向中轴线在第一谐振所处平面,第一谐振的横向中轴线与第二谐振的对称轴对称,将微环谐振和F‑P结构光学耦合连接,以用于光信号在微环谐振和F‑P结构内自由传导,光信号经第二谐振结构在光纤内部进行干涉耦合,经耦合区波导进入微环谐振内进行二次耦合,干涉耦合以及二次耦合视为两个一类的激发态。
  • 基于光纤耦合诱导透明传感结构制作工艺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混模滤波器-CN201210222486.4无效
  • 刘伟;屠旋;杨占伟 - 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2012-06-29 - 2012-10-24 - H01P1/208
  •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中的射频和微波滤波器,提供了一种混模滤波器,包括腔体和盖设在腔体上的盖板,腔体内设置有金属谐振和介质谐振,金属谐振和介质谐振内分别设置有金属谐振杆和介质谐振块,金属谐振和介质谐振之间设置有耦合组件,通过设置的耦合组件可耦合金属谐振和介质谐振之间的电磁波,从而解决金属谐振和介质谐振两种不同的谐振模式之间的耦合的问题。
  • 一种滤波器
  • [发明专利]速调管谐振特性参数的确定方法-CN201511010305.1有效
  • 赵鼎;王香君;丁耀根;张长青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2015-12-29 - 2017-05-24 - H01J25/10
  • 本发明公开了速调管谐振特性参数的确定方法。在速调管谐振特性参数的确定方法中,速调管谐振特性参数包括所述谐振腔体的谐振频率和谐振的品质因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群时延曲线测量步骤,测量谐振的群时延曲线,以确定所述谐振腔体的谐振频率和耦合状态;驻波比曲线测量步骤,测量谐振的驻波比曲线;以及特性参数确定步骤,根据对驻波比曲线的测量结果以及所述谐振腔体的谐振频率和耦合状态,确定谐振的品质因数。本发明对过耦合和欠耦合谐振均能适用,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群时延曲线仅对过耦合谐振有意义的缺点,可用于速调管高损耗谐振特性参数的确定和优化。
  • 速调管谐振腔特性参数确定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双工器-CN201020537024.8有效
  • 雷佑龙;谭志平 - 深圳市国人射频通信有限公司
  • 2010-09-20 - 2011-06-29 - H01P1/21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工器,包括:第一谐振(11)及设置于腔体内的第一谐振柱(12),第二谐振(13)及设置于腔体内的第二谐振柱(14),第三谐振(15)及设置于腔体内的第三谐振柱(16),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谐振(11)和第三谐振(15)的交叉耦合件(1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11)、第二谐振(13)和第三谐振(15)呈三角形排列并通过耦合槽(17)互相连通,所述交叉耦合件(18)安装在连通第一谐振(11)和第三谐振(15)的耦合槽(17)内;所述第一谐振(11)内设置有第一交叉耦合台(22),所述第三谐振(15)内设置有第三交叉耦合台(26)。本实用新型在谐振内设置了交叉耦合台,使谐振频率远离双工器的通带频率。
  • 一种双工器
  • [实用新型]基于光纤耦合诱导透明的传感结构和传感装置-CN202121792216.8有效
  • 曹成艺;李旭东;温坤华 - 广东工业大学
  • 2021-08-02 - 2022-11-22 - G01D5/353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光纤耦合诱导透明的传感结构和传感装置;传感结构包括光纤,在光纤上包括输出直波导、输入直波导、第一谐振以及第二谐振;第一谐振和第二谐振所对应的相邻谐振波长的间距不同;第一谐振包括环状波导,第一谐振与输入直波导中的第二谐振段级联以光学耦合,实现输入直波导与第一谐振之间的光信息传导;第一谐振为微环谐振,第二谐振为F‑P结构,微环谐振和F‑P结构光学耦合连接,以用于光信号在微环谐振和F‑P结构自由传导,光信号经F‑P结构在光纤内部进行干涉耦合,经耦合区波导进入微环谐振内进行二次耦合,减小光学传感的体积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微位移/微应力的测量精度。
  • 基于光纤耦合诱导透明传感结构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耦合结构-CN201510760861.4有效
  • 任屹灏;杨光;宋烨曦 -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2015-11-10 - 2019-06-25 - H01P5/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结构,包括:本体,包括第一面以及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间至少上开凿有第一谐振与第二谐振,所述第一谐振与所述第二谐振的开口均位于所述第一面上,所述第一谐振与所述第二谐振间以隔离壁隔开,所述第一谐振内设置有第一谐振器,所述第二谐振内设置有第二谐振器;交叉耦合器,至少包括一交叉耦合谐振,设置在所述隔离壁上,所述交叉耦合谐振内设置有第三谐振器;其中,所述第一谐振与所述第二谐振内的信号通过所述交叉耦合耦合本发明提供的上述耦合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交叉耦合结构的耦合结构存在设计复杂,使用时调试工作繁琐的技术问题。
  • 一种耦合结构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