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9909615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结构、取结构、充电结构及车辆-CN202021243341.9有效
  • 马栋茂;张秋萍;谭志成;鲁豪;郭名扬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2020-06-29 - 2021-03-26 - B60L53/16
  •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授结构、取结构、充电结构及车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授结构,包括第一导电单元及第二导电单元,第一导电单元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导电体及第一线圈,第二导电单元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二导电体及第二线圈,通过设置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在第一线圈通电的情况下,第一线圈产生第一磁场,从而使得第一导电体形成第一电磁体,同理,在第二线圈通电的情况下,第二导电体能够形成第二电磁体,从而可以与磁性的取结构在磁吸力的作用下实现稳定接触,即使在动态工况下也能保证授结构与取结构的贴合质量
  • 结构充电车辆
  • [实用新型]膜机结构-CN201320229381.1有效
  • 蔡莳铨 - 蔡莳铨
  • 2013-04-28 - 2013-10-02 - B41F16/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膜机结构,包括高水位、低水位和曲面滑水板,曲面滑水板安装在高水位和低水位之间用于将来自高水位的水流导流至低水位。较佳地,曲面滑水板是内凹曲面滑水板。本实用新型的膜机结构设计巧妙,结构简洁,能够消除水溶解金属蒸镀纳米颗粒薄膜因吸收水分快速膨胀导致的皱纹,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 流膜机流膜结构
  • [发明专利]结构-CN201980009599.6在审
  • 土田理彩子;斋藤绚香 -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2019-02-01 - 2020-09-04 - F16L55/00
  • 结构(200)是流通浆料的结构,且具备第1路面(P1)、第2路面(P2)及第1路部(201)。第1路面(P1)与浆料的流通方向X垂直。第2路面(P2)与浆料的流通方向X垂直。第1路部(201)与第1路面(P1)及第2路面(P2)连通,且与流通方向X垂直的路形状的面积自第1路面(P1)朝向第2路面(P2)递减。当将第1路面(P1)的路形状的宽度方向Y的内径设为L1,将第2路面(P2)的路形状的宽度方向Y的内径设为L2时,L1<L2,当将第1路面(P1)的路形状(210)的面积设为S1,将第2路面(P2)的路形状(220)的面积设为S2时,S1>S2。
  • 结构
  • [发明专利]结构-CN202011229414.3在审
  • 董昌鑫 - 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2020-11-06 - 2022-05-06 - B29C45/27
  •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结构。所述结构包括:主流道;分流道,其沿主流道分支出;支流道,其沿分流道分支出,所述支流道包括平直支流道及牛角道,所述牛角道与模具的型腔连通向型腔中进胶;冷料槽,设于平直支流道处,所述冷料槽的长度方向与所在的平直支流道垂直设置本发明的结构,在注塑成型过程中,注塑的冷料会随着充填压力进入到冷料槽内,并沉淀于冷料槽的槽底,由此冷料不会进入到模具的型腔中造成成型品表面光泽不好或喷射纹,成型品因不具备冷料而外观良好,良率较高。
  • 结构
  • [发明专利]结构-CN201711248329.X有效
  • 汤秉辉 - 汤秉辉
  • 2017-12-01 - 2020-06-23 - F04D29/22
  • 一种进结构,包括壳体、叶轮部件、以及导流环接头,壳体具有进孔、容置空间、与轴孔,叶轮部件包括叶轮、驱动轴、以及导流板入口,叶轮固定套接于驱动轴上并置于容置空间中,驱动轴伸入轴孔中,导流板入口则对应并配合进孔,导流环接头套接于进孔,使导流环接头的边缘紧邻导流板入口的边缘,其中叶轮转动时所产生的流体,自进孔流动通过导流板入口,后续进入叶轮转动的主要流体动线。藉此,本发明的进结构可减少流体自导流板入口与导流环接头间的间隙回流扰动。
  • 进流结构
  • [发明专利]结构-CN201910992454.4有效
  • 冈田猛;西原政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9-10-18 - 2021-10-26 - B22D17/22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结构(14)的路(14a)具备:第1路(31),供金属的熔液(M1)向第1方向(D1)流动;第2路(32),与第1路(31)的终端部连结并沿第2方向(D2)延伸;第3路(33),与第1路(31)的上游侧连结并沿第3方向(D3)延伸;以及,第4路(34),供金属的熔液(M1)至与减压泵(13)连结的部分。第1路(31)上设置有检测金属的熔液(M1)到达的检测部(36)。
  • 结构
  • [实用新型]结构-CN201921644516.4有效
  • 梁建;罗雄科 - 上海泽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9-29 - 2020-03-31 - H01R12/5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载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及连接件,其中,第一连接器用于接入供电端电流,第二连接器用于为用电端供,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中包括:连接器本体及设置于连接器本体上的至少一个导电连接柱,且通过突出的导电连接柱穿设印制电路板相应区域的预设通孔与印制电路板另一侧表面的供电端和用电端电连接;连接件用于连接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将第一连接器接入的电流传输至第二连接器,其大大提升了芯片的载能力
  • 结构
  • [实用新型]车辆授结构、车辆取结构、车辆充电结构及车辆-CN202020700570.2有效
  • 谭志成;鲁豪;郭名扬;佘红涛;马栋茂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2020-04-30 - 2021-02-23 - H01R41/00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充电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授结构、车辆取结构、车辆充电结构及车辆。该车辆授结构包括驱动件、授极板及第一绝缘件,授极板及第一绝缘件均与驱动件连接,驱动件用于驱动授极板运动,以使授极板能够与取极板接触,从而实现车辆的充电。第一绝缘件到取极板的距离小于授极板到取极板的距离,驱动件驱动授极板运动的过程中也能够驱动第一绝缘件,以使第一绝缘件能够在授极板与取极板接触时与车体抵接。在授极板靠近取极板的方向上,第一绝缘件突出于授极板,这样,在授极板及第一绝缘件的运动过程中,第一绝缘件与车体的抵接,避免了授极板与车体发生碰撞,保护了授极板。
  • 车辆结构充电
  • [发明专利]道微控芯片结构-CN202010996906.9在审
  • 朱坤;储玉芳 - 北京普若博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9-21 - 2021-02-02 - B01L3/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道微控芯片结构,安装在PCR仪器内并与PCR仪器中的加热部件相接触,包括:底部密封膜;以及多道微控芯片本体,设置在底部密封膜的上端面,在多道微控芯片本体背向底部密封膜的表面分别构造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在多道微控芯片本体朝向底部密封膜的表面呈间隔式构造有至少两个道,至少两个道的开口均朝向底部密封膜,其中,底部密封膜封盖至少两个道的开口,以构造出相应的至少两个独立反应腔室,各个独立反应腔室分别通过底部密封膜与加热部件相接触本发明的多道微控芯片结构具有与PCR反应器中的加热部件接触表面积大,热传导快、管内反应液达到温度平衡的时间短的有益效果。
  • 多流道微流控芯片结构
  • [实用新型]延膜机的结构-CN201220044846.1有效
  • 张春华 - 广东仕诚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 2012-02-11 - 2012-10-03 - B29C47/1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延膜机的结构,包括有均连接在熔体挤出机上的主流道和分流道,分流道分置于主流道的两侧,主流道和分流道汇流在一起连接到延装置上,其中主流道和分流道之间的连接以及分流道和挤出机的连接均通过弯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弯道均设成弧形弯道。本实用新型将延膜机的结构中的弯道设计成弧形弯道,使熔体的流动更加畅顺,防止熔体在弯道处的积聚,减少薄膜晶点的形成,提高产品质量。
  • 流延膜机结构
  • [实用新型]道微控芯片结构-CN202022082341.1有效
  • 朱坤;储玉芳 - 北京普若博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9-21 - 2021-09-28 - B01L3/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道微控芯片结构,安装在PCR仪器内并与PCR仪器中的加热部件相接触,包括:底部密封膜;以及多道微控芯片本体,设置在底部密封膜的上端面,在多道微控芯片本体背向底部密封膜的表面分别构造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在多道微控芯片本体朝向底部密封膜的表面呈间隔式构造有至少两个道,至少两个道的开口均朝向底部密封膜,其中,底部密封膜封盖至少两个道的开口,以构造出相应的至少两个独立反应腔室,各个独立反应腔室分别通过底部密封膜与加热部件相接触本实用新型的多道微控芯片结构具有与PCR反应器中的加热部件接触表面积大,热传导快、管内反应液达到温度平衡的时间短的有益效果。
  • 多流道微流控芯片结构
  • [发明专利]道板结构-CN202111631478.0在审
  • 鲍杰 -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2021-12-28 - 2022-04-19 - F16K15/06
  • 本发明涉及道板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道板结构。该道板结构,连通于外部热管理部件;道板结构包括:道板本体包括进口管道,且通过进口管道与外部热管理部件连接并连通设置;直通单向阀安装于进口管道内;密封单元安装于进口管道的进口处,并分别与道板本体、其优点在于,直通单向阀与密封单元集成在一起使用,密封单元能够收容部分直通单向阀,以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管道内的空间较少,减少重量,并降低成本。
  • 板结
  • [发明专利]道构件结构-CN201010220694.1有效
  • 木村洋之;前原和人 -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2010-07-01 - 2011-01-12 - F02M25/0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构件结构,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第一构件具有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形成有分别与道连通的至少两个开口。第二构件具有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形成有分别与道连通的开口。垫圈使流经第一道的流体保持远离第二道的开口,并且该垫圈保持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以使第一构件的道和第二构件的道以密封的方式连通。循环通道由垫圈和至少第一表面限定,以使流经第一道的流体围绕第二道的外围循环。
  • 构件结构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