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8841446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光合细菌培养-CN201420405591.6有效
  • 孙亦阳 - 安徽大学
  • 2014-07-14 - 2014-11-26 - C12M1/00
  • 一种光合细菌培养箱,包括箱体、位于箱体内的透明材质的细菌培养瓶、白炽灯、温度传感、控制以及散热装置,多个细菌培养瓶形成一个细菌培养瓶层,箱体内设置多层细菌培养瓶层,不同层细菌培养瓶层相互交错排列,细菌培养瓶通过旋转夹持装置固定在所述箱体内;每层细菌培养瓶层上方并位于箱体内相对两侧的侧壁设置白炽灯;温度传感位于每层细菌培养瓶层的箱体侧壁上,温度传感与控制连接,控制进一步与散热装置连接,控制根据温度传感传输的温度信号来控制散热装置的运行该培养箱中光合细菌生长时光照均匀,同时温度容易控制,光合细菌培养周期短,适宜规模化培养
  • 光合细菌培养
  • [实用新型]一种生物教学用带有除尘功能的细菌培养装置-CN202120293746.1有效
  • 郭旻皓 - 西北大学
  • 2021-02-02 - 2021-10-08 - C12M1/38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细菌培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教学用带有除尘功能的细菌培养装置,其包括细菌培养箱、吸尘和温度传感,所述细菌培养箱的前侧壁转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细菌培养箱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培养皿,所述吸尘固定安装在细菌培养箱的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细菌培养箱内腔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嵌入安装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与吸尘的输出端连接,本申请文件中,能够便于清理装置内的灰尘,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过多而影响细菌培养效果,便于在细菌培养时对温度进行加温或降温,方便对温度进行控制,提高了细菌培养成果。
  • 一种生物教学带有除尘功能细菌培养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光合细菌培养方法-CN200810137445.9无效
  • 张光明;何春华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08-10-31 - 2009-04-15 - C12N1/20
  • 一种光合细菌培养方法,它涉及一种细菌培养方法。它解决了现有光合细菌培养存在细菌收效低及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方法:a.在大棚内放置培养池,培养池与水泵之间安置管道混合,将培养基加入到管道混合中,用水泵将清水泵入培养池;b.将光合细菌接种于培养池的培养液中培养,即完成光合细菌培养。本发明中采用自然光照及微量供氧方式培养光合细菌,能够节约70%的电费支出,生产成本低且光合细菌收效高。
  • 一种光合细菌培养方法
  • [实用新型]絮凝性细菌培养装置-CN201720153060.6有效
  • 丁国际;彭霖靖;李小伟;黄攀攀 - 上海大学
  • 2017-02-21 - 2017-12-05 - C12M1/0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絮凝性细菌培养装置,包括细菌培养箱,在细菌培养箱中装有培养液和絮凝性细菌,在细菌培养箱中设置浸入式的超声头,超声头的一端浸入培养液中,超声头的另一端通过信号线与超声波发生的信号端连接,形成超声波系统,超声波发生设置于细菌培养箱的外部,开启超声波发生,使超声头向培养液和絮凝性细菌的混合液中输出超声波。本实用新型通过超声波的空化作用、使菌胶团分散或破碎,以提高絮凝性细菌培养效率,有效解决了絮凝性菌体培养过程中形成菌胶团造成培养效率低的问题。
  • 絮凝细菌培养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细菌培养装置-CN202022428649.7有效
  • 邓晓东;樊学军;孟菁 - 四川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成都海关口岸门诊部)
  • 2020-10-28 - 2021-07-23 - C12M1/3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细菌培养装置,用于对不同的细菌进行培养,属于细菌培养技术领域;该细菌培养装置包括培养装置本体,所述培养装置本体内设有三个培养腔室,每个所述培养腔室内均设有培养皿放置板和试管架体,所述培养皿放置板和试管架体通过滑动连接件与培养腔室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培养腔室下部背面开设进气口,所述培养腔室顶部连接出气管,所述培养腔室正面设有密封门,所述培养腔室内部设有电加热装置,温度控制和气体浓度检测,所述培养装置本体侧面设有显示屏;本实用新型的细菌培养装置能够进行不同条件的细菌培养培养条件可以实时监测调整,从而保持稳定的培养环境,满足对不同细菌培养的环境要求,且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强。
  • 一种细菌培养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厌氧光合细菌培养方法-CN201810253444.4有效
  • 尹康康;张家俊;韩涛 - 新沂市沙墩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2018-03-26 - 2021-11-05 - C12M1/34
  • 本发明属于细菌培养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厌氧光合细菌培养方法,该方法采用培养系统,其中培养系统包括培养箱、光源带、箱盖、温度显示、搅拌模块、吸取模块和排气模块,培养箱为无盖圆筒形,光源带安装在培养箱外壁上,光源带用于对培养箱内部的光合细菌进行培养培养箱内部设置温度显示、搅拌模块、吸取模块和排气模块,温度显示器用于显示培养箱内部的环境温度,搅拌模块用于对培养箱内部的细菌进行搅拌混合以加快细菌培养速度,吸取模块用于向上吸取培养箱底部的菌液以实现菌液换新,排气模块用于将废气排出,以促进培养箱内部细菌培养过程,本发明通过搅拌模块、吸取模块和排气模块的相互配合可大大提高细菌的繁殖速度和效率。
  • 一种光合细菌培养方法
  • [实用新型]挑菌-CN201320414924.7有效
  • 龚剑;熊许洁;杜长春;李志凯 - 苏州发士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13-07-12 - 2014-05-07 - C12M1/26
  • 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挑菌,其包括试管型的挑菌管及将所述挑菌管的开口封闭的挑菌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挑菌管内腔中装存有液体培养基,所述挑菌盖的内侧设置有纵长的挑菌针。本实用新型的挑菌器用于细菌培养过程中的单克隆菌落挑取及后续的细菌培养与检测,使用本挑菌可以在全密闭情况下实现菌落挑取、菌落液体培养细菌储存、细菌处理与检测全过程,降低了细菌培养过程中其它耗材的浪费,节省了劳动力成本,降低了样本操作过程中引起的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的潜在风险,提升了细菌培养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提高了细菌培养过程的生物安全性。
  • 挑菌器
  • [发明专利]光合细菌高效培养方法-CN201710771826.1在审
  • 张新中;孙富林;王凯荣;钟非;巩杰 - 南通大学
  • 2017-08-31 - 2017-12-01 - C12N1/2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合细菌高效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广口培养容器中接种光合细菌,接种的新鲜菌种液占培养液总体积的10~20%;在所述广口培养容器的底部布设若干造浪;在液体培养基的表面覆盖一层保鲜膜减少空气溶入;利用保鲜膜对所述广口培养容器的敞口进行覆盖并缠绕密封;打开造浪,20~30℃条件下,正常光照情况下培养3~5天。本发明采用广口培养容器对光合细菌进行培养,保鲜膜密封效果好且透光性强,结合造浪能够使得培养的光合细菌充分、均匀地接受关照,有利于提高细菌的生长速度,缩短细菌培养周期,单次培养体积大,避免了繁复的灌装,避免了人工搅拌,保证了无氧培养,操作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
  • 光合细菌高效培养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厌氧光合细菌培养系统-CN201810252825.0有效
  • 尹康康;张家俊;韩涛 - 南京六合高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2018-03-26 - 2021-09-21 - C12M1/38
  • 本发明属于细菌培养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厌氧光合细菌培养系统,该培养系统包括培养箱、光源带、箱盖、温度显示、搅拌模块、吸取模块和排气模块,培养箱为无盖圆筒形,光源带安装在培养箱外壁上,光源带用于对培养箱内部的光合细菌进行培养培养箱内部设置温度显示、搅拌模块、吸取模块和排气模块,温度显示器用于显示培养箱内部的环境温度,搅拌模块用于对培养箱内部的细菌进行搅拌混合以加快细菌培养速度,吸取模块用于向上吸取培养箱底部的菌液以实现培养箱内部的菌液换新,排气模块用于将培养箱内部的废气排出,以促进培养箱内部细菌培养过程,本发明通过搅拌模块、吸取模块和排气模块的相互配合可大大提高细菌的繁殖速度和效率。
  • 一种光合细菌培养系统
  • [发明专利]细菌培养检测装置-CN202111306521.6有效
  • 胡仁静;黄红宇;何凯悦;胡锡池;贾贞 -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 2021-11-05 - 2022-04-29 - C12M1/34
  • 本发明涉及细菌培养检测装置,包括细菌培养盒,细菌培养盒的顶部外壁上连接有顶盖,顶盖的顶部内壁上设置有培养环境检测组件,顶盖的顶部外壁上设置有泵输注液组件;培养环境检测组件包括温度传感,温度传感安装在顶盖顶部一侧内壁上,顶盖顶部一侧内壁上安装有显微摄像头,顶盖的顶部另一侧内壁上分布安装有PH传感、二氧化碳传感和氧气传感;本发明涉通过培养环境检测组件能对细菌培养盒内的培养环境进行实时的监测,监测的数据能进行传输,通过电脑设备进行获取,通过获取的细菌培养盒内PH、二氧化碳含量、含氧量的线性变化,实验操作人员能更全的了解细菌的生长状态,得到更全面的细菌生长信息报告。
  • 细菌培养检测装置
  • [实用新型]高效多功能细菌培养-CN200920020117.0无效
  • 王占华;安蔚;郑建森 - 王占华
  • 2009-03-28 - 2010-01-20 - C12M1/20
  • 具体地说是一种细菌分离培养用的高效多功能细菌培养。包含有体(1)和盖在体(1)上的盖,其特征在于:在体(1)内腔设置有1~3个呈“V”形的隔板(2),将体(1)内腔隔成多个菌腔,隔板(2)的高度为3.5~5.5mm。可将几种不同的培养基(或细菌)分别放置在各个菌腔中,便可进行培养操作。具有可在一个培养中,将几种培养基(或细菌)进行组合,制取新的培养基或菌种,大大提高细菌的分离、培养的效率,提高成功率,简化操作步骤且操作方便,提高实验速度等特点。
  • 高效多功能细菌培养
  • [发明专利]利用无菌纤维素滤膜富集海水细菌的方法-CN201010174899.0无效
  • 张兴群;刘双霜 - 东华大学
  • 2010-05-14 - 2010-10-20 - C12N1/2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无菌纤维素滤膜富集海水细菌的方法,步骤包括:(1)注射、针头式过滤器灭菌;(2)在灭过菌的过滤器中放入无菌纤维素滤膜;(3)通过注射把海水注入过滤器,富集海水细菌;(4)把收集了海水细菌的纤维素滤膜置于培养基上,培养海水细菌。本发明的培养方法可以克服因海水中所含菌量少,难以培养的缺点,通过先富集细菌培养,使海水中的大部分细菌可以分离培养出来,为全面研究海水中的细菌提供了可能,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 利用无菌纤维素滤膜富集海水细菌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检验用免疫细菌培养装置-CN201420869130.4有效
  • 江秀爱 - 青岛市中心医院
  • 2014-12-28 - 2015-05-20 - C12M1/3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验用免疫细菌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体、换气孔、培养腔、箱门、温度调节、电加热层和控制箱体,所述培养箱体内设有三个培养腔,培养腔由内而外均依次设置有导热层、电加热层和保温层,电加热层通过导线连接温度调节,温度调节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培养腔上端均设有箱门,箱门上设有换气孔,换气孔上端出口处配套设置有密封盖,换气孔内部设有海绵体,所述一种检验用免疫细菌培养装置,采用多个培养腔,使每个标本分别放置培养,不容易相互污染,标本取放过程中,不影响其他细菌样本的培养,换气孔满足不同细菌对氧气的不同需要,温度调节可以调节每个培养腔所需的温度,满足了检验时免疫细菌培养的要求。
  • 一种检验免疫细菌培养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