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531136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用电石渣生产磷酸的方法-CN201010615501.2无效
  • 马艳荣 - 马艳荣
  • 2010-12-31 - 2011-07-06 - C01B25/32
  • 一种用电石渣生产磷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电石渣磨成80-100目的粗粉,置于反应器中与水充分混合,而后向反应器中投入过量的盐酸,使电石渣中的氧化物转化为可溶性的氯化物,过滤反应产物,得到含以氯化钙为主的滤液;将以氯化钙为主的滤液与过量碳酸溶液反应,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成碳酸沉淀,经过滤,得到碳酸滤饼,再将碳酸滤饼与磷酸反应,得到磷酸沉淀和碳酸溶液的混合物;磷酸沉淀和碳酸溶液的混合物经过滤分离,得到碳酸虑液和磷酸滤饼,而磷酸滤饼经干燥、粉碎,得到磷酸产品。该方法操作简单、设备投资少,所得磷酸产品纯度高,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
  • 一种用电生产磷酸钙方法
  • [发明专利]将稀土元素与氟磷酸、氯磷酸磷酸分离的方法-CN200610047937.X无效
  • 吴文远;涂赣峰;边雪;孙树臣;高波 - 东北大学
  • 2006-09-29 - 2007-03-14 - C22B3/00
  • 一种将稀土元素与氟磷酸、氯磷酸磷酸分离的方法,通过盐酸与柠檬酸的混合溶液洗涤使矿物中的氟磷酸、氯磷酸磷酸溶出,同时限制稀土元素及其他物质溶入溶液中,使氟磷酸、氯磷酸磷酸与稀土元素及其他物质分离含氟磷酸或氯磷酸磷酸的溶液经碱化使其沉淀并回收氟磷酸、氯磷酸磷酸产品,溶液中的少量稀土元素采用P204或P507萃取剂回收。采用本发明方法,氟磷酸或氯磷酸磷酸的溶出率≥95%,稀土元素的溶出率≤10%,全过程稀土元素的收率≥97%。
  • 稀土元素磷酸钙分离方法
  • [发明专利]磷酸根离子基颗粒的制备方法-CN201710934415.X有效
  • 秦伟伟;秦涛 - 西南交通大学
  • 2017-10-10 - 2021-04-23 - C01B25/32
  • 本发明公开了磷酸根离子基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磷酸颗粒和/或磷酸镁颗粒的制备方法以及磷酸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该磷酸颗粒和/或磷酸镁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将阳离子溶液与磷酸盐溶液混合,在室温下形成澄清水溶液;所述澄清水溶液的初始pH值为4.0‑10;2)使所述镁离子、离子和磷酸根离子通过水热法生成磷酸颗粒和/或磷酸镁颗粒沉淀。该磷酸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阳离子溶液加热至60‑100℃;2)将磷酸盐溶液加热至60‑100℃;3)直接混合两种溶液并立即形成磷酸纳米颗粒沉淀。该方法操作简单,可以有效调节磷酸颗粒和磷酸镁颗粒的形貌和结构。
  • 磷酸离子颗粒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含有β-焦磷酸的双相磷酸陶瓷的制备方法-CN201310089749.3无效
  • 张达志;冷士良;李培培;许莉;孙婷婷;阮浩;张雪梅;刘焕 -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2013-03-19 - 2013-07-03 - C04B35/44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β-焦磷酸的双相磷酸陶瓷的制备方法,属于陶瓷制备领域。制备步骤:1)湿法工艺制备β-磷酸原粉,反应体系Ca/P比为1.50;室温搅拌反应后静置沉淀,用蒸馏水反复洗涤后干燥;2)化学沉淀法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反应体系Ca/P比为1.67,反应结束后,加入聚乙二醇2000作为分散剂,陈化24h,沉淀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清洗3~4次、置于干燥箱中120℃干燥8h-10h;3)HA与β-TCP按质量比1:1进行机械复合,以5℃/min升温速度升温至600℃-1200℃,并保温0.5h-2h;即得到含有β-焦磷酸的双相磷酸陶瓷;高温煅烧即得含有β-焦磷酸的双相磷酸陶瓷。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成本低,制备得到的双相磷酸陶瓷力学性能好,应用范围更广。
  • 含有磷酸钙陶瓷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聚阳离子脂质体/磷酸纳米粒给药载体的制备方法-CN201310008569.8无效
  • 陈金亮;章建军;孙晓译;高建青;梁文权 - 浙江大学
  • 2013-01-09 - 2013-05-01 - A61K48/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阳离子脂质体包裹磷酸纳米粒的基因给药载体的制备方法,采用改进的共沉淀法或反相微乳制备磷酸纳米粒,提高磷酸纳米粒的稳定性,以两亲性化合物聚乙烯亚胺-胆固醇、磷脂和/或胆固醇作为脂质体膜材,采用脂质体与磷酸纳米粒共同孵育得到所述基因给药载体;本发明通过对磷酸纳米粒处方和制备工艺的改进,提高了磷酸纳米粒的稳定性,利用脂质体包裹技术进一步克服了磷酸纳米粒易聚集沉淀的倾向,脂质体表面的聚阳离子增加了细胞对载体的摄取及内体逃逸的能力;本发明所制备的基因给药复合载体在保留磷酸载体安全、经济的基础上,提高了细胞摄取和转染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阳离子脂质体磷酸钙纳米载体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可同时调控释放锌离子和硅酸根离子的磷酸骨水泥及其制备方法-CN202010602037.7在审
  • 叶建东;王锦朝 - 华南理工大学
  • 2020-06-28 - 2020-11-03 - A61L27/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同时调控释放锌离子和硅酸根离子的磷酸骨水泥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硅酸盐溶液加入/锌盐溶液中,搅拌,离心取沉淀,洗涤,烘干,得到沉淀物;煅烧,研磨,过筛,得到掺锌偏硅酸粉体;将磷酸骨水泥粉末和掺锌偏硅酸粉体混合,与液相调和,得到磷酸骨水泥。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粉体具有晶相单一、掺杂量范围较广、锌离子掺杂量可调控等特点,并将该粉体与磷酸骨水泥进行复合,复合后的磷酸骨水泥可以同时互相独立、可调控地释放锌离子和硅酸根离子,因此可以针对不同体系的磷酸骨水泥通过筛选优化得到锌离子和硅酸根离子各自的最佳复合量,进而更有效地提高磷酸骨水泥的骨诱导性能。
  • 一种同时调控释放离子硅酸磷酸钙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非晶磷酸粉末的制备方法-CN200610096777.8无效
  • 李延报;李东旭 - 南京工业大学
  • 2006-10-16 - 2007-03-28 - C01B25/32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的磷酸粉末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是生物性能可调节、表面性能可调控的纳米非晶磷酸粉末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磷源化合物和源化合物为原料,以有机物为稳定剂,在水溶液或是有机溶剂中在-5~50℃下生成沉淀沉淀为纳米非晶磷酸粉末。本发明解决了溶液中无法大批量制备非晶磷酸的技术难题,获得了反应活性高、Ca/P比可调节、表面有机改性的、生物性能(如生物降解速率、生物活性、细胞黏附性等)可调节的磷酸粉末。所制备的非晶磷酸可以广泛地用于生物医学材料领域。
  • 一种纳米磷酸钙粉末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磷酸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CN200610053670.5无效
  • 唐睿康;蔡玉荣;陶锦晖;胡晴红 - 浙江大学
  • 2006-09-29 - 2007-03-21 - C01B25/34
  •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酸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是将含有离子的溶液缓慢滴加到含有磷酸根离子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氨(CTAB)的混合溶液中,然后滴加碱溶液调节溶液pH值,得到磷酸溶胶,待反应完全后,过滤出沉淀沉淀经多次洗涤,再真空干燥,得到磷酸纳米颗粒,颗粒平均直径小于100纳米。通过改变反应过程中添加的CTAB的含量,可以有效的改变制得的纳米磷酸颗粒的直径在20~80纳米之间变化,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可控制颗粒尺寸的特点。
  • 磷酸钙纳米颗粒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混酸分离回收处理方法-CN202010479400.0有效
  • 陈琪 - 盛隆资源再生(无锡)有限公司
  • 2020-05-29 - 2021-12-31 - C01B7/19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酸分离回收处理方法,所述混酸的组成包括硝酸、氢氟酸、硫酸和磷酸;所述方法包括:将混酸与盐混合,反应后固液分离,得到氟化钙沉淀和上清液;将上清液依次进行一级蒸馏和二级蒸馏,一级蒸馏时分离出硝酸,二级蒸馏时得到硫酸和焦磷酸;将氟化钙沉淀和硫酸混合,反应后得到氢氟酸和硫酸;将焦磷酸与添加剂混合,反应后得到焦磷酸,焦磷酸再转化为磷酸;将磷酸与硫酸混合,反应后得到磷酸和硫酸。本发明通过对混酸依次进行反应沉淀、两级蒸馏的操作,将混酸中不同种类的酸分离,混酸分离彻底,实现混合废酸的回收利用,回收率高;所述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实现了混合废酸液的资源化利用。
  • 一种分离回收处理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