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24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长引水隧洞集石坑-CN202320380745.X有效
  • 王勇胜;夏勇;杨兴义;蒲晓峰;唐忠敏;陈子海;刘斌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23-03-03 - 2023-06-20 - E02B9/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水利水电工程领域的一种长引水隧洞集石坑,包括引水隧洞和设置在引水隧洞底部的集石坑,所述集石坑的上游端与引水隧洞的底部之间通过集石坑斜坡连接,集石坑的下游端的底部设有集水坑,所述集石坑的两侧设有与引水隧洞底部平齐的检修通道;所述集石坑的长度为15‑20m,高度不小于150cm,沿引水隧洞延伸方向,每间隔500‑1000m设置一个集石坑。该集石坑结构简单,施工期开挖及混凝土浇筑施工更加方便,且工程投资小;另外,集石坑上游侧的集石坑斜坡,使隧洞上游掉落的块石更易进入集石坑,不仅提高了集石效果的稳定性、增大了集石坑容积,而且集石坑斜坡为集石坑运行检修期的机械提供了清淤施工通道
  • 引水隧洞石坑
  • [发明专利]基于阴影面积与外廓面积比值的陨石坑误匹配判断方法-CN201210508697.4无效
  • 徐田来;崔祜涛;田阳;余萌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12-12-03 - 2013-03-13 - G06T7/00
  • 基于阴影面积与外廓面积比值的陨石坑误匹配判断方法。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陨石坑提取与匹配方法存在的误匹配问题。步骤如下:从已经建立匹配的陨石坑对中,选取一个陨石坑对;根据星历计算图像拍摄时刻的太阳高度角θ;根据三维陨石坑模型和太阳高度角θ计算取自行星三维地形图的陨石坑阴影面积与外轮廓面积的比值SR;计算取自下降过程中拍摄的图像中的陨石坑阴影面积与外廓面积的比值S’;若|SR-S′|大于给定阈值,则认为选取的陨石坑对为误匹配。本发明在着陆器下降过程中拍摄图像中的陨石坑与行星三维地形图中的陨石坑的匹配完成后,从已经建立匹配的陨石坑对中,剔除误匹配的陨石坑,提高陨石坑匹配的正确率。
  • 基于阴影面积外廓比值陨石坑匹配判断方法
  • [实用新型]引水隧洞集石坑结构-CN200920192705.2有效
  • 侯靖;高悦;王东锋;陈念辉;鲍世虎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 2009-08-19 - 2010-05-19 - E02B9/0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水隧洞集石坑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引水隧洞集石坑结构,以抑制集石坑内水流旋滚,改善水流条件、减少水头损失,提高集石稳定性,方便集石坑施工期的开挖与混凝土浇筑施工,运行期集石坑检修的机械化交通及清渣运输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引水隧洞集石坑结构,具有一组沿水流方向布置在引水隧洞底部的集石坑室,各集石坑室之间通过隔墙隔开,集石坑室顶部设置一组横梁,其特点是所述集石坑室共有4-6个,其中上游段3-4个集石坑室上部各横梁之间的净间距为30-40cm,下游段余下最后1-2个集石坑室上部各横梁之间的净间距为70-80cm。
  • 引水隧洞石坑结构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面积比的陨石坑匹配方法-CN201210508662.0无效
  • 徐田来;崔祜涛;田阳;余萌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12-12-03 - 2013-03-27 - G06T7/00
  • 一种基于面积比的陨石坑匹配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陨石坑匹配方法存在的图像出现较大的旋转、尺度缩放及形变情况下误匹配及失配等问题。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步骤如下:选定行星表面全局图像中的局部图像作为基准图像;然后基于最大稳定极值区域方法对着陆过程中拍摄的图像进行陨石坑提取;对拍摄图像中提取的陨石坑进行椭圆拟合,计算拟合椭圆的面积;分别计算拍摄图像中不同陨石坑之间的面积比值和基准图像中不同陨石坑之间的面积比值;最后利用Hausdroff距离作为相似性测度,将拍摄图像中所检测到的陨石坑与基准图像中的陨石坑进行匹配。本发明能够有效地避免常规匹配方法的不足,是着陆过程中进行陨石坑匹配的理想方法。
  • 一种基于面积陨石坑匹配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布置有集石坑的引水隧道-CN201621128872.7有效
  • 陈绍英;曾海钊;陈子海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16-10-17 - 2017-04-12 - E02B9/06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涉及引水隧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布置有集石坑的引水隧道。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防止块石被水流带走,进而破坏水利水电设备的布置有集石坑的引水隧道,包括引水隧道本体,引水隧道本体包括喷锚衬砌段、混凝土衬砌段,喷锚衬砌段与混凝土衬砌段之间设置有多个集石坑,集石坑沿水流方向依次布置,集石坑的一侧贴靠引水隧道本体内壁布置,集石坑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行人通道,第一行人通道沿水流方向设置,相邻的集石坑交错布置,还包括多个第二行人通道,第二行人通道垂直于水流方向设置,第二行人通道设置在相邻集石坑交界处的上方,相邻集石坑的第一行人通道通过对应的第二行人通道连接在一起。
  • 一种布置石坑引水隧道
  • [发明专利]月面着陆陨石坑障碍检测方法以及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CN202111333774.2在审
  • 胡涛;贺亮;张翰墨;曹涛;郑博 -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 2021-11-11 - 2022-03-25 - G06V20/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月面着陆陨石坑障碍检测方法以及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具有预设分辨率的月球遥感影像数据,并将月球遥感影像数据制作成陨石坑数据集;对陨石坑数据集中的图像进行数据增强处理,并给数据增强处理后的陨石坑数据集制作标签;基于YOLO‑V4骨干网络结构建立密集连接网络模型;将包含陨石坑标签的数据集以预设尺寸输入至密集连接网络模型,并设置预设训练参数对密集连接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将待检测陨石坑数据集输入至已完成训练的密集连接网络模型,以通过已完成训练的密集连接网络模型进行目标陨石坑检测。本发明能够自主识别多尺度变化的陨石坑障碍,便于完成月球着陆粗避障阶段危险着陆区的规避。
  • 着陆陨石坑障碍检测方法以及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