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67671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电池-CN202011026214.8在审
  • 佐佐木出;日比野纯一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2015-12-22 - 2020-12-25 - H01M10/04
  •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具备第1正极集体、第1负极集体、第1发元件、第2发元件和第1绝缘部,第1发元件和第2发元件都包含: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和含有无机固体电解质的无机固体电解质层,第1发元件和第2发元件的每一个中的无机固体电解质层,都与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接触,第1发元件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和第2发元件的正极活性物质层,都与第1正极集体接触,第1发元件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和第2发元件的负极活性物质层,都与第1负极集体接触,在第1发元件和第2发元件之间设有第1绝缘部。
  • 电池
  • [发明专利]锂离子二次电池元件及锂离子二次电池-CN201810555141.8有效
  • 藤井敬之 - 远景AESC日本有限公司
  • 2018-06-01 - 2021-06-29 - H01M10/0525
  • 本发明提供锂离子二次电池元件和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元件具备依次层叠的正极、隔膜和负极,正极具有正极集体,正极集体具有涂布正极活性物质而形成了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活性物质涂布部和未涂布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未涂布部,正极活性物质层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层平坦部和比正极活性物质层平坦部薄的正极活性物质层薄壁部,正极还具有覆盖正极活性物质层薄壁部的至少一部分及正极活性物质未涂布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绝缘构件,负极具有负极集体,负极集体具有涂布负极活性物质而形成了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活性物质涂布部和未涂布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未涂布部,其中正极活性物质未涂布部与负极活性物质未涂布部隔着隔膜相对。
  • 锂离子二次电池元件
  • [发明专利]二次电池-CN201310682951.7无效
  • 田川嘉夫;北田耕嗣 -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2013-12-12 - 2014-06-18 - H01M4/70
  •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二次电池,包括电极体,该电极体具有集箔以及在集箔的至少一面上形成的活性物质层,在活性物质层中包含的金属的金属离子被用作为可动离子,其中,活性物质层构成为至少两层而包含有在集箔上形成的第一活性物质层和在第一活性物质层上形成的第二活性物质层,第一活性物质层形成有露出集箔的贯通孔,第一活性物质层相比第二活性物质层具有高容量,第二活性物质层相比第一活性物质层具有高输出,且通过贯通孔与集连接。
  • 二次电池
  • [发明专利]全固体电池-CN201611068962.6在审
  • 滨重规;戎崎英世;小熊泰正;若杉悟志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6-11-28 - 2017-07-25 - H01M4/66
  • 全固体电池,其具备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及正极集体的正极层、具有负极活性物质层及负极集体的负极层以及配设于正极活性物质层与负极活性物质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在正极集体与正极活性物质层之间、或者在负极集体与负极活性物质层之间、或者在正极集体与正极活性物质层之间以及在负极集体与负极活性物质层之间具有PTC膜,该PTC膜具有导电材料和树脂。
  • 固体电池
  • [发明专利]电池-CN201510969309.6有效
  • 佐佐木出;日比野纯一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2015-12-22 - 2020-10-27 - H01M10/052
  • 一种电池,具备第1正极集体、第1负极集体、第1发元件、第2发元件和第1绝缘部,所述第1发元件和所述第2发元件都包含: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和含有无机固体电解质的无机固体电解质层,所述第1发元件和所述第2发元件的每一个中的所述无机固体电解质层,都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和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接触,所述第1发元件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和所述第2发元件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都与所述第1正极集体接触,所述第1发元件的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和所述第2发元件的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都与所述第1负极集体接触,在所述第1发元件和所述第2发元件之间设有所述第1绝缘部。
  • 电池
  • [发明专利]电极体及蓄电元件-CN201310409481.7在审
  • 荒木贵叶;井口隆明 -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 2013-09-10 - 2014-03-26 - H01M4/02
  • 本发明电极体具备负极、正极及隔膜,负极含负极集体、配置于该集体至少一面侧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正极含正极集体、配置于该集体至少一面侧的正极活性物质层、配置于正极集体与正极活性物质层之间且电阻值高于正极集体的底涂层,隔膜配置于负极与正极之间;使负极活性物质层与正极活性物质层相面对的方式,负极和正极夹隔着隔膜层叠,在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负极活性物质层的端缘配置得比相面对的位置的正极中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端缘更靠外侧,底涂层的端缘配置得比负极活性物质层的端缘更靠外侧。根据本发明,即使在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周缘部附近负极活性物质层与正极集体之间产生短路的情况下,也可抑制短路电流。
  • 电极元件
  • [发明专利]锂二次电池-CN201080065407.2无效
  • 玉木匠;井上薰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0-03-15 - 2012-12-19 - H01M4/13
  • 负极(20)具有在负极集体(22)上保持有含负极活性物质(21a,21b)的负极活性物质层(24)的结构。该负极活性物质层(24)具有设置在负极集体(22)上的集体侧活性物质层(24a)和设置在该集体侧活性物质层(24a)上的表层侧活性物质层(24b)的至少两层结构,表层侧活性物质层(24b)中所含有的负极活性物质(21b)的平均比表面积,比集体侧活性物质层(24a)中所含有的负极活性物质(21a)的平均比表面积大,并且,负极活性物质层(24)整体中所含有的负极活性物质的平均比表面积为3.3m2/g~5.6m2
  • 二次电池
  • [实用新型]一种二次电池的芯及电池-CN202122518303.0有效
  • 唐阳;张男;徐卫东;易梓琦;吴祖钰 - 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21-10-19 - 2022-03-22 - H01M10/4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的芯及电池,该芯包括:依次层叠且卷绕设置的负极极片、隔膜和正极极片,沿芯的卷绕方向,隔膜的起始端位于负极活性物质层的涂覆开始端靠近芯卷绕中心的内侧,且隔膜的起始端超出负极极片的起始端;沿芯的卷绕方向,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涂覆开始端位于负极活性物质层的涂覆开始端靠近芯卷绕中心的外侧,且负极活性物质层的涂覆开始端超出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涂覆开始端;负极活性物质层的涂覆终止端位于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涂覆终止端远离芯卷绕中心的外侧,且负极活性物质层的涂覆终止端超出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涂覆终止端。该结构可减少析锂现象的出现,提高二次电池的芯的使用安全性。
  • 一种二次电池
  • [发明专利]一种电容电池芯及其制作方法-CN201110101605.6无效
  • 左晓希;李奇;南俊民 - 华南师范大学
  • 2011-04-22 - 2011-09-28 - H01M12/00
  • 本发明是一种电容电池芯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的电容电池芯将电池活性物质和电容器活性物质分别涂敷在集流体的两侧,电池活性物质和电容器活性物质被集流体隔开,减少了同极不同活性物质的相互作用。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将正极及负极的电池活性物质和电容器活性物质分别制浆再各自附着在集流体上,本发明采用的工艺无需开发同时兼容电池活性物质和电容器活性物质的新型粘合剂、溶剂等。且正、负极电池活性物质和电容器活性物质各自相互正对有利于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进而使超级电容电池的优势充分发挥。本发明的电容电池芯性能良好,本发明电容电池芯的制作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效率高。
  • 一种电容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 [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CN201610146973.5在审
  • 谷崎博章;中川嵩 - 汽车能源供应公司
  • 2016-03-15 - 2016-10-12 - H01M4/131
  •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包含:含有正极集体及形成于该正极集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含有负极集体及形成于该负极集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配置于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的隔膜、和电解液,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包含具有尖晶石结构的第1正极活性物质和具有层状晶体结构的第2正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和水系粘合剂,所述第1正极活性物质(A)与所述第2正极活性物质(B)的质量比率
  • 水电二次电池
  • [发明专利]电池和层叠电池-CN201980067219.4在审
  • 本田和义;筒井靖贵;越须贺强;河濑觉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2019-08-05 - 2021-06-01 - H01M10/0585
  • 电池(1000),具备正极集体(220)、正极活性物质层(120)、固体电解质层(130)、负极活性物质层(110)和负极集体(210),并且具有以正极集体(220)、正极活性物质层(120)、固体电解质层(130)、负极活性物质层(110)、负极集体(210)的顺序层叠的结构,固体电解质层(130)包含固体电解质。电池(1000)具有在层叠方向上贯穿正极集体(220)、正极活性物质层(120)、固体电解质层(130)、负极活性物质层(110)和负极集体(210)的开孔(440),并且还具备密封部件(310)。密封部件(310)在与层叠方向垂直的截面中,位于正极活性物质层(120)与开孔(440)之间、固体电解质层(130)与开孔(440)之间、以及负极活性物质层(110)与开孔(440)之间。
  • 电池层叠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