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7515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安全卸荷-CN92218096.2无效
  • 张耀宗;张华彪 - 张耀宗
  • 1992-06-12 - 1993-02-10 - F15B13/00
  • 本实用新型为液压系统中用于自动控制升压,安全卸荷的安全卸荷阀,本实用新型在其超压时,压力液能自动推开卸荷锥阀7溢流,并能利用卸荷活塞6的作用进一步推开卸荷锥阀7卸荷,从而实现零压卸荷。在静态时,利用调压组件中调压弹簧9的作用力将卸荷锥阀紧贴在高、低压腔的连通通道口上,从而有效地阻隔了该通道,使得该液压系统能迅速升压作功,提高了该系统的自吸性能,保证了该系统能连续可靠地工作。
  • 安全卸荷阀
  • [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困油力抵消部分径向力的浮动侧板-CN202010051930.5在审
  • 李玉龙;刘萍;范钧;臧勇 - 宿迁学院
  • 2020-01-17 - 2020-04-24 - F04C15/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困油力抵消部分径向力的浮动侧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油槽、八字形卸荷槽、圆形卸荷槽,所述导油槽设在浮动侧板内侧面,所述八字形卸荷槽设在进油侧,所述圆形卸荷槽设在出油侧,该结构能提供足够大的进油侧卸荷面积和较小且适宜的出油侧卸荷面积,足够大的进油侧卸荷面积能保证进油侧困油得到充分填充,避免气穴现象的发生;较小且适宜的出油侧卸荷面积,能促使出油侧困油的高压峰值达到最佳状态,从而实现泵径向力的部分平衡;且这两类卸荷槽形状简单,加工量少
  • 一种利用困油力抵消部分径向浮动
  • [发明专利]一种往复压缩机气量调节系统卸荷-CN201910436626.X有效
  • 周超;张进杰;江志农;王瑶;孙旭;祁桢 - 北京化工大学
  • 2019-05-23 - 2020-07-24 - F04B39/1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往复压缩机气量调节系统卸荷器,针对现有往复压缩机无级气量调节执行机构在运用中普遍存在的卸荷器撞击、磨损、噪音、寿命方面的问题,依靠撞击零件和撞击区域优化,避免了撞击产生火花等安全事故,同时降低卸荷器撞击噪音;卸荷器阀座上采用了防转体结构,避免了卸荷器压叉与阀座摩擦产生磨损、产生火花危险情况,能够使卸荷器安全运行;优化卸荷器下限位结构设计,避免卸荷器依靠阀片限位导致阀片寿命减短的缺点;根据往复压缩机无级气量调节系统的调节要求,提出了一种卸荷器复位弹簧的数学计算模型。
  • 一种往复压缩机气量调节系统卸荷器
  • [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困油力抵消部分径向力的浮动侧板-CN202020102367.5有效
  • 李玉龙;刘萍;范钧;臧勇 - 宿迁学院
  • 2020-01-17 - 2020-11-06 - F04C15/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困油力抵消部分径向力的浮动侧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油槽、八字形卸荷槽、圆形卸荷槽,所述导油槽设在浮动侧板内侧面,所述八字形卸荷槽设在进油侧,所述圆形卸荷槽设在出油侧,该结构能提供足够大的进油侧卸荷面积和较小且适宜的出油侧卸荷面积,足够大的进油侧卸荷面积能保证进油侧困油得到充分填充,避免气穴现象的发生;较小且适宜的出油侧卸荷面积,能促使出油侧困油的高压峰值达到最佳状态,从而实现泵径向力的部分平衡;且这两类卸荷槽形状简单,加工量少
  • 一种利用困油力抵消部分径向浮动
  • [实用新型]千斤顶卸荷缓降装置-CN201920117645.1有效
  • 林连明;张小光 - 浙江亿鹏机械有限公司
  • 2019-01-24 - 2020-03-27 - B66F3/25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千斤顶卸荷缓降装置,包括卸荷阀,卸荷阀上具有卸荷孔和卸荷孔启闭组件,所述卸荷孔内设置有限流装置,所述限流装置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具有将卸荷孔导通的限流小孔,所述限流装置还包括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于阀体内并对通过限流小孔的油过滤,所述卸荷孔的内壁上具有固定台阶,所述限流装置抵靠于固定台阶上。本实用新型通过限流装置能够限定卸荷孔内油的流量,从而避免油缸内的油因快速流动而导致的所载重物快速下降的问题,提高了千斤顶使用的安全性。
  • 千斤顶卸荷缓降装置
  • [实用新型]轴承轴卸荷结构-CN202023346435.1有效
  • 黄三益 - 江苏钧盈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2020-12-30 - 2021-08-24 - F16C3/02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轴承轴卸荷结构,包括轴承轴和轴承,所述轴承套在轴承轴上,所述轴承轴与轴承之间设置有数个卸荷槽,所述卸荷槽为八个,并均匀设置于轴承轴的圆周面上,每个所述卸荷槽均与卸荷槽至轴承轴圆心之间呈垂直设置,通过轴承轴的圆周表面设置有数个呈均匀设置的卸荷槽,使该轴承轴的卸荷结构能够对该轴承的多个反向的力进行泄压,通过该卸荷结构将轴承轴对轴承之间的力以多个点的方式,分别分散向多个方向,使该卸荷结构能够有效减轻轴承的滚动件所受的压力
  • 轴承轴卸荷结构
  • [实用新型]清洗机自动卸荷机构-CN96213340.X无效
  • 池学聪 - 池学聪
  • 1996-08-31 - 1998-11-18 - B05B15/00
  • 一种清洗机自动卸荷机构,包括泵体(13)和卸荷本体(9),其特征是卸荷本体位于泵体中,其下端有卸荷口(11),卸荷口与泵体的进水管(12)相通,卸荷本体上有若干个高压进水孔(10)和排水孔(7),高压进水孔(10)与清洗机高压泵出水口相通,排水孔(7)与泵体的出水口(8)相通,卸荷本体的上端设有一个止回阀(6),止回阀由定位弹簧(5)定位,定位弹簧上端接触螺帽(4),螺帽拧在卸荷本体上,螺帽上面有复位弹簧本自动卸荷机构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
  • 清洗自动机构
  • [发明专利]一种黄土卸荷湿陷量的计算方法-CN202110095299.3有效
  • 金鑫;王铁行 - 西安工业大学
  • 2021-01-25 - 2023-06-30 - G06F30/13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土卸荷湿陷量的计算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步骤1:计算得到反映卸荷作用发生时黄土已完成湿陷程度大小的湿陷完成比η1,计算得到反映在黄土湿陷过程中卸荷作用发生时竖向压力减小幅度的卸荷应力比K,步骤2:运用湿陷完成比η1卸荷应力比K计算出卸荷湿陷系数δus,步骤3:通过卸荷湿陷系数δus计算得到卸荷条件下的黄土模量折减系数Zu,步骤4:根据卸荷条件下的黄土模量折减系数计算黄土卸荷湿陷量;本发明利用卸荷作用的模量折减法,由于充分考虑桩间黄土湿陷过程中的实际应力变化情况,通过拟定不同卸荷条件下的模量折减系数Zu,促使桩间黄土湿陷下沉中的应力变化与实际工况相符合,成功将卸荷湿陷作用引入桩间黄土湿陷变形计算,并且计算流程简捷,桩间黄土湿陷变形计算结果合理
  • 一种黄土卸荷湿陷量计算方法
  • [发明专利]集成式超高压卸荷-CN200910263987.5有效
  • 王少卿 - 山西三水银河科技有限公司
  • 2009-12-31 - 2010-06-16 - F16K17/00
  • 本发明属于一种卸荷阀,具体是一种应用于工作介质400MPa液体的超高压流体控制系统的集成式超高压卸荷阀。结构包括阀体,阀体一侧设有进液口,阀体内设有连同进液口的进液体流道,阀体上设有手动卸荷阀和液动卸荷阀,进液体流道分别通过两个流道连通手动卸荷阀和液动卸荷阀,手动卸荷阀下端设有球形垫,液动卸荷阀下端设有球形密封本发明将手动卸荷与自动卸荷结合为一体,结构紧凑,操作安全,控制方便,无泄漏,使用安全可靠。
  • 集成超高压卸荷阀
  • [发明专利]曲轴锻压机上、下弯曲模油缸同步卸荷系统及卸荷方法-CN201811231758.0有效
  • 苗全;梁志斌 - 中冶重工(唐山)有限公司
  • 2018-10-22 - 2020-09-25 - B21J13/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曲轴锻压机上、下弯曲模油缸同步卸荷系统及其卸荷方法,其卸荷系统包括曲轴上弯曲模、曲轴下弯曲模,曲轴上弯曲模、曲轴下弯曲模分别由上弯曲模油缸、下弯曲模油缸驱动,与PLC控制系统连接的上弯曲模油缸位移传感器、下弯曲模油缸位移传感器及上弯曲模压力传感器、下弯曲模压力传感器,上弯曲模油缸、下弯曲模油缸分别通过上弯曲模比例卸荷阀、下弯曲模比例卸荷阀与油箱连通,上弯曲模比例卸荷阀下弯曲模比例卸荷阀分别与PLC控制系统连接;其卸荷方法通过通过信号测量由PLC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同步卸荷,能够使上弯曲模和下弯曲模在卸荷时减小对曲轴的附加力,从而减小曲轴的变形,提高曲轴的锻造精度。
  • 曲轴锻压弯曲模油缸同步系统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