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115979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轮廓-CN201110280166.X有效
  • G·L·赛登;C·A·比勒克 - 通用电气公司
  • 2011-08-19 - 2012-03-14 - F01D5/14
  • 本发明涉及毂轮廓。提供设备(10),该设备(10)包括:涡轮(20),其包括平台、壳体和涡轮(20)动叶,涡轮(20)动叶具有联接至平台的毂(30)和相对于通过涡轮(20)的流体流动方向限定的后缘(33);以及扩散器(40),其限定在中心表面(41)与壳体的下游区段(42)之间,扩散器(40)流体地联接至涡轮(20)并设置在后缘(33)的下游,在距后缘(33)大约0.5倍在毂(30)处测量的涡轮(20)动叶弦长的范围内,毂(30)的倾斜相对于中心表面(41)的倾斜成至少6度的角度,以及中心表面(41)和壳体的下游区段(42)从后缘(33)起至少大致平行或偏离。
  • 毂部流道轮廓
  • [发明专利]轮廓-CN201110280191.8有效
  • G·L·塞登;C·A·比勒 - 通用电气公司
  • 2011-08-19 - 2012-03-14 - F01D25/30
  • 本发明涉及尖轮廓。提供设备(10),该设备(10)包括:涡轮(20),其包括壳体和涡轮(20)动叶,涡轮(20)动叶具有接近壳体的尖(32)和相对于通过涡轮(20)的流体流动方向限定的后缘(33);以及扩散器(40),其限定在中心表面(41)与壳体的下游区段(42)之间,扩散器(40)流体地联接至涡轮(20)并设置在后缘(33)的下游,在距后缘(33)大约0.5倍在尖(32)处测量的涡轮(20)动叶弦长的范围内,壳体的下游区段(42)的倾斜相对于尖(32)的倾斜成至少6度的角度,以及中心表面(41)和壳体的下游区段(42)从后缘(33)起至少大致平行或偏离。
  • 尖部流道轮廓
  • [发明专利]一种玻璃装置-CN202211716901.1在审
  • 马立云;徐玉然;朱永清;刘尧龙;黄建成;吴琼辉 -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2022-12-29 - 2023-06-06 - C03B7/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装置,包括支持垫入口段和主体段,入口段包括入口底部和两侧的入口侧壁,主体段包括主体底部和两侧的主体侧壁,入口段和主体段都位于支持垫上,入口段后端伸出支持垫并位于连接窑炉池的出口中,且入口段底面与窑炉池壁的间距为2~6mm,入口底部前端和入口侧壁前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搭接和第二搭接主体底部后端与入口底部前端连接,且主体底部后端设有压在第一搭接的第三搭接主体侧壁后端与入口侧壁前端连接,且主体侧壁后端设有压在第二搭接上的第四搭接,支持垫后侧与窑炉池壁之间的间距为10~250mm。
  • 一种玻璃流液道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电堆冷却及燃料电池-CN202023184842.7有效
  • 都京;王宇鹏;马秋玉;魏凯;赵洪辉;赵子亮;丁天威;黄兴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2020-12-25 - 2021-11-12 - H01M8/0267
  •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堆冷却及燃料电池。该电堆冷却包括:阴极,阴极贴合于阴极板,阴极和阴极板之间形成阴极等效散热面积;阳极,其连通于阴极,阳极部分别贴合于阳极板,阳极和阳极板之间的接触面与阴极和阴极板之间的接触面平行且间隔设置,阳极和阳极板之间形成阳极等效散热面积,阳极等效散热面积小于阴极等效散热面积。该电堆冷却,阳极和阴极为上下两层结构,冷却液多以层流方式通过,可提升冷却液混合度,保证电堆温度均一性。同时,阴极和阳极具有不同的散热面积,可以对阴极板和阳极板阳极实现差别散热。
  • 一种冷却燃料电池
  • [发明专利]流体控制组件-CN202111559662.9在审
  • 请求不公布姓名 -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2021-12-20 - 2023-06-23 - B60H1/00
  • 一种流体控制组件,流体控制组件包括板组件,板组件具有包括第一分流和第二分流板组件包括第一板、第二板、连接板,沿板组件的厚度方向,连接板位于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第一板与连接板配合形成第一分流的至少部分,第二板与连接板配合形成第二分流的至少部分,连接板通过通孔连通第一分流和第二分流通过板组件配合的方式形成,有利于方便的加工成形
  • 流体控制组件
  • [发明专利]一种流体控制装置-CN202011625561.2在审
  • 不公告发明人 -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2020-12-31 - 2022-07-01 - F16K11/08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体控制装置,包括阀体部件、阀芯部件,所述流体控制装置具有阀腔,所述阀芯部件大部分位于所述阀腔;所述阀体部件具有本体和凸出,所述凸出凸出于所述本体的周壁,所述流体控制装置具有第一,所述第一位于所述本体内部,所述凸出具有两个以上第二,所述第二能和所述第一连通;所述流体控制装置具有连接,所述凸出具有两个以上凸耳,每个所述凸耳具有所述第二,各所述凸耳的第二的连通口朝向所述连接,所述连接具有两个以上第三,所述第二和所述第三连通,所述连接和所述阀体部件密封设置。
  • 一种流体控制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的水冷板及其制作工艺-CN202110580009.4在审
  • 曾献杰;李政通;苏一君 - 上海康速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2021-05-26 - 2021-08-10 - H05K7/20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的水冷板,包括和盖板内设有腔,腔包括沿冷媒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的进口、第一连接、第一弯折、第二弯折、第二连接、第三弯折、第三连接、过渡、第四弯折、第四连接、出口;进口与盖板上设有的冷媒入口贯通连接,出口与盖板上设有的冷媒出口贯通连接。本发明通过将传统的均匀截面设计改为均匀壁厚、不均匀截面设计,同时增加圆弧过渡段,使冷媒和内壁的接触面积最大化;本发明采用局部多并联的布局形式,减小冷板阻;本发明优化连通节点,使得冷板整体散热均匀
  • 一种打印水冷及其制作工艺
  • [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的水冷板-CN202121145580.5有效
  • 曾献杰;李政通;苏一君 - 上海康速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2021-05-26 - 2021-11-26 - H05K7/20
  •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的水冷板,包括和盖板内设有腔,腔包括沿冷媒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的进口、第一连接、第一弯折、第二弯折、第二连接、第三弯折、第三连接、过渡、第四弯折、第四连接、出口;进口与盖板上设有的冷媒入口贯通连接,出口与盖板上设有的冷媒出口贯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统的均匀截面设计改为均匀壁厚、不均匀截面设计,同时增加圆弧过渡段,使冷媒和内壁的接触面积最大化;本实用新型采用局部多并联的布局形式,减小冷板阻;本实用新型优化连通节点
  • 一种打印水冷
  • [发明专利]连通以及热管理组件-CN202011019172.5在审
  • 不公告发明人 -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2020-09-25 - 2022-01-25 - B60H1/00
  • 一种连通以及具有连通的热管理组件,连通包括主体,至少主体的材料为金属材料,主体具有第一和第二,流过所述第一的工作介质的温度高于流过第二的工作介质的温度,连通包括隔热,隔热部位于第一和第二之间,隔热包括凹槽或/和镂空;本申请的连通为金属材料,通过设置隔热部位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之间,减少第一和第二的传热,同时将隔热设置为形成于连通的凹槽或镂空,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 连通以及管理组件
  • [发明专利]流体管理组件-CN202310647834.0在审
  • 吴春强;谭永翔;徐云根 -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6-01 - 2023-09-26 - F16K11/10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流体管理组件包括阀体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和连接口部,具有设于第一板和/或第二板,第一板和第二板沿的厚度方向布置,连接口部与阀体部分别位于的厚度方向的相反两侧,阀体与第一板连接,连接口部与第二板连接。相较相关技术,连接口部与阀体部分别位于的厚度方向的相反两侧,在厚度方向的尺寸较小,从而的连接口部与阀体之间的流程较短,阻较小。
  • 流体管理组件
  • [实用新型]半导体制程腔体的气体喷头-CN202121064734.8有效
  • 林永强 - 朗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1-05-18 - 2021-12-03 - H01L21/67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半导体制程腔体的气体喷头,包含有第一柱体,具有第一透光、第一外周面、第一端面以及第一,第一柱体于第一外周面形成第二,各第二连通第一,第一柱体于第一端面具有第三,各第二和第三位于第一透光;以及第二柱体,具有第二透光一第二外周面、第四及第五,第二柱体连接第一柱体并位于第一,各第四分别连通第三,第五连通各第四,各第四位于第二透光。透过第一透光和第二透光,可以观察第二、第三和第四的情况,从而判断是否适用,甚或适时更换气体喷头。
  • 半导体制程腔体气体喷头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