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811209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双向曲扭错层立面的外脚手架-CN201922471951.8有效
  • 郝瑾;陈守辉;梁智尤;谢佐邦;龙思丰;张丽珊;武智鑫;朱哲锋;林海澜;林礼跃 - 广东省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2019-12-31 - 2020-12-15 - E04G3/2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向曲扭错层立面的外脚手架,包括底座、立杆、剪刀和脚手板,底座上设有纵向扫地杆和横向扫地杆,横向扫地杆固定在靠近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纵向水平杆固定在立杆的内侧,横向水平杆设在纵向水平杆的下方,剪刀通过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剪刀与地面成45°‑60°,在转角弧形位设有与该部位结构弧度适配的折弯纵向水平杆以及折弯剪刀;脚手板与水平杆绑扎牢固。本实用新型在转角弧形位设有折弯纵向水平杆以及折弯剪刀,折弯剪刀与外脚手架架体结合紧密,适用于双向曲扭错层立面建筑;折弯纵向水平杆之间沿其弧形方向间隔设置三角形加强杆,提高了折弯纵向水平杆的承载能力。
  • 双向曲扭错层立面脚手架
  • [实用新型]一种机动车前照灯配光镜用试验装置-CN202221998804.1有效
  • 王永春;贺子华;冯卓冉;王伟;赵旭;张鹏程 - 中检西部检测有限公司
  • 2022-07-29 - 2022-10-28 - G01M11/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动车前照灯配光镜用试验装置,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升降机构和设置在升降机构上的水平移动机构,水平移动机构上设置有用于夹持配光镜的万向夹具;升降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剪刀、两个第二剪刀和带动第一剪刀与第二剪刀撑开合的传动组件,第二剪刀设置在第一剪刀的上部;水平移动机构包括滑块,供滑块纵向滑移的纵向滑轨和供滑块横向滑移的横向滑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升降机构,便于调节配光镜的高度位置,通过设置水平移动机构,便于在试验过程中调节配光镜的水平位置,使配光镜上表面的各个位置均可以移动到喷砂机的冲刷范围内,便于试验人员对配光镜进行机械磨损试验
  • 一种机动车前照灯配光镜用试验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高支撑模板结构-CN202121795206.X有效
  • 李道伟;张寿;黄嘉宁;师潇;刘扬;何逍 - 中信国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2021-08-03 - 2022-01-11 - E04G17/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支撑模板结构,包括若干竖直立杆、若干横向水平杆、若干纵向水平杆、若干竖向剪刀和梁底杆,所述竖直立杆、横向水平杆和纵向水平杆相互扣接形成横纵向间距均为800mm,竖直方向间距1500mm或1600mm的框架式结构;相邻两个所述竖向剪刀间相互扣接且在每一扣接处形成一个剪刀结构;所述竖直立杆的顶端设置有可调顶托,且所述可调顶托抵接于所述梁底杆,所述竖直立杆的底端抵接于水平地面。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相邻两竖向剪刀相互扣接的结构形式来增强结构的稳固性和承载能力,相互扣接的竖向剪刀间能够进行受力的分散,避免一处的受力过大而造成支撑结构的损坏,从而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
  • 一种支撑模板结构
  • [发明专利]一种高大模板支架承载力分析方法-CN202310367263.5在审
  • 林诚;郭锡发 - 南京固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2023-04-07 - 2023-07-28 - G06F30/13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大模板支架承载力分析方法,本发明涉及高大模板支架承载力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每四跨设置一道竖向剪刀可以提高临界荷载,改善失稳模态,从而分析搭建措施对失稳的影响,其中以高8步、纵横向12跨的模板支架为研究对象,立杆间距1.2m,于地杆距离支座0.2m,立杆出顶层水平杆长度a取0.2m;四周设置竖向剪刀,顶部和底部设置水平剪刀水平剪刀何4步连续布置。该高大模板支架承载力分析方法,当1竖向剪刀间距由4跨增加到6跨时,竖向剪力对平面外失稳的约束作用降低了,6跨或7.2m(6x1.2m的立杆间距)应是竖向剪刀最大的合理间距;考虑较低的检查和验收标准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一种高大模板支架承载力分析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空心圆柱试样的顶盖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CN201710545401.9有效
  • 沈扬;王俊健;王钦城 - 河海大学
  • 2017-07-06 - 2019-11-05 - G01N1/3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心圆柱试样的顶盖定位装置,包括上卡位器、下卡位器和升降剪刀组件;升降剪刀组件设置在上卡位器和下卡位器之间,上卡位器和下卡位器在升降剪刀组件带动下实现同步卡位动作;升降剪刀组件包括左右设置的两组升降剪刀,每组升降剪刀包括剪刀滑座、竖直导向杆、滑柱和撑杆;撑杆两端连接在剪刀滑座上,撑杆中心同时铰接在滑柱上,滑柱沿竖直导向杆的竖直滑槽往复运动,剪刀滑座沿上卡位器和下卡位器的水平滑槽往复运动。
  • 一种空心圆柱试样顶盖定位装置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山地桥梁施工便道-CN202020500412.2有效
  • 林骏;练伟民;陈荣浩;郑建东;杜雨鸿 - 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2020-04-08 - 2021-03-16 - E01D21/0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山地桥梁施工便道,用于搭建在山地斜坡上,包括立杆、支撑水平杆组,纵向剪刀、横向剪刀及手脚板;若干立杆设置在山地及斜坡上,若干立杆顶部高度一致;支撑水平杆组设置在立杆的顶部;支撑水平杆组包括横向水平杆和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与纵向水平杆垂直交叉的设置在立杆的顶部;若干纵向剪刀交叉的设置在便道正面的两个立杆之间,并与两个立杆搭接,若干横向剪刀交叉的设置在便道侧面的两个立杆之间,并与两个立杆搭接,若干手脚板铺在横向水平杆与纵向水平杆的上方形成便道
  • 一种山地桥梁施工便道
  • [发明专利]一种钢立柱垂直度偏差处理部件及其使用方法-CN201510709704.0在审
  • 胡勇;李云安;葛志鹏;唐谦;肖捷夫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015-10-28 - 2016-02-03 - E02D35/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立柱垂直度偏差处理部件,包括钢立柱、设置在钢立柱之间的连杆结构和/或剪刀结构,连杆结构包括设置在钢立柱之间的水平连杆和套设在钢立柱外圈上的第一连接件,水平连杆通过第一连接件与钢立柱连接;剪刀结构包括倾斜设置在钢立柱之间的剪刀和套设在钢立柱外圈上的第二连接件,剪刀通过第二连接件与钢立柱连接。使用方法如下:钢立柱垂直度偏差小于或等于1/300时,单独使用连接结构;钢立柱垂直度偏差大于1/300时,同时使用连杆结构与剪刀结构。本发明构造简单,成本低,对钢立柱产生的垂直度偏差给予高效补救,合理使用,发挥连杆结构与剪刀结构各自的优势,将钢立柱垂直度偏差造成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 一种立柱垂直偏差处理部件及其使用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钢立柱垂直度偏差处理部件-CN201520841880.5有效
  • 胡勇;阮梦姣;陈梦婷;王喻琦;魏威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015-10-28 - 2016-05-04 - E02D35/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立柱垂直度偏差处理部件,包括钢立柱、设置在钢立柱之间的连杆结构和/或剪刀结构,连杆结构包括设置在钢立柱之间的水平连杆和套设在钢立柱外圈上的第一连接件,水平连杆通过第一连接件与钢立柱连接;剪刀结构包括倾斜设置在钢立柱之间的剪刀和套设在钢立柱外圈上的第二连接件,剪刀通过第二连接件与钢立柱连接。使用方法如下:钢立柱垂直度偏差小于或等于1/300时,单独使用连接结构;钢立柱垂直度偏差大于1/300时,同时使用连杆结构与剪刀结构。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成本低,对钢立柱产生的垂直度偏差给予高效补救,合理使用,发挥连杆结构与剪刀结构各自的优势,将钢立柱垂直度偏差造成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 一种立柱垂直偏差处理部件
  • [实用新型]一种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架-CN200820139904.2无效
  • 刘群 - 刘群
  • 2008-10-20 - 2010-01-13 - E04G11/48
  • 跨范围内加载;加载区外纵向一侧2跨,另一侧3跨;加载区外横向一侧1跨,另一侧无加跨;支架高8.15米,立杆步距1.49米,立杆纵向间距0.9米,立杆横向间距0.94米,在加载区范围内四周每隔四排立杆设竖向剪刀剪刀靠近节点,与立杆或水平杆交接处用扣件扣接;在加载区范围内上数第一排节点水平面、第三排节点水平面设水平剪刀剪刀靠近节点,与水平杆或立杆交接处用扣件扣接,支架高宽比为1.44。
  • 一种扣件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架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