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63287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惯性传感器-CN202180044732.9在审
  • 岸本慎一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2021-06-24 - 2023-03-07 - H10N30/80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惯性传感器,该惯性传感器在所期望的范围内提高了灵敏度,并且扩大了惯性的检测范围。一种惯性传感器(10)包括:多个惯性检测元件(40),每个惯性检测元件被配置为输出与检测到的惯性相对应的输出信号;以及处理器(30),被配置为执行与来自多个惯性检测元件(40)中的每个惯性检测元件的输出信号相关的处理多个惯性检测元件(40)包括第一惯性检测元件(41)和第二惯性检测元件(42)。第一惯性检测元件(41)的检测范围与第二惯性检测元件(42)的检测范围彼此不同。第一惯性检测元件(41)的灵敏度与第二惯性检测元件(42)的灵敏度彼此不同。
  • 惯性传感器
  • [发明专利]电子设备-CN201480007953.9在审
  • 平林义隆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2014-01-31 - 2015-10-14 - G01D21/00
  • 由使用者携带的电子设备具有第1惯性传感器、第2惯性传感器、行动样态判定部和控制部。行动样态判定部基于来自第1惯性传感器的第1惯性信号和来自第2惯性传感器的第2惯性信号中的至少任意一方来判定使用者的行动样态。控制部在行动样态判定部基于第1惯性信号、或者第1惯性信号和第2惯性信号双方,判定为使用者开始了第1行动的情况下,降低向第1惯性传感器的供电。
  • 电子设备
  • [发明专利]机器人、控制装置、机器人系统-CN201410588371.6在审
  • 元吉正树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2014-10-28 - 2015-05-06 - B25J9/06
  • 在控制第一臂经由基台关节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基台,且在第一臂具有包含多个关节的第一关节部的机器人时,在第一臂的前端侧检测第一惯性,并在第一臂的基台侧检测基台侧惯性。并且,基于基台侧惯性和第一惯性,控制第一臂的第一关节部。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使用第一臂的前端侧的惯性(第一惯性),还能够使用第一臂的基台侧的惯性(基台侧惯性)来控制第一关节部,因此能够充分地抑制第一臂的振动,从而能够提高机器人的作业效率。
  • 机器人控制装置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介电弹性体的惯性吸收自发电的扶手-CN202010696655.2在审
  • 姜友菊 - 姜友菊
  • 2020-07-20 - 2020-12-04 - B60N3/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介电弹性体的惯性吸收自发电的扶手,包括扶手杆扣架,所述扶手杆扣架底部设置有工作箱,所述工作箱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固定顶座,所述连接固定顶座底部固定连接有介电弹性发电器,所述介电弹性发电器后侧安装有活动滑板,所述工作箱与活动滑板之间安装有惯性吸收装置,惯性吸收装置还可以在惯性结束后对介电弹性体产生一个回弹形变,本发明涉及公交配件技术领域。该基于介电弹性体的惯性吸收自发电的扶手,介电弹性发电器通过人体的惯性惯性吸收装置产生的回弹力可以完成二次发电,有效的利用了人体惯性,符合国家提倡的能源再利用准则,吸收大部分的惯性,使得使用者手臂受到保护
  • 一种基于弹性体惯性力吸收发电扶手
  • [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惯性补偿方法-CN202110226160.8有效
  • 段晋军;戴振东;刘正权;郭策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1-03-01 - 2022-03-11 - B25J9/1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惯性补偿方法,包括获得加速度、获得惯性、建立惯性和加速度之间的映射:Finert=[M]·a,计算惯性补偿参数[M],令补偿F=‑Finert,补偿力矩Tcomp=‑Tinert,用于带负载测量的惯性补偿,其中,通过让机器人末端做直线运动,且建立直线运动轨迹参数方程,形式简洁,方便实施,同时加速度按正弦规律变化,测量高效简洁,保证了运动的平顺,简单受控;另外,通过测得惯性Finert,利用测得的加速度a,建立了惯性和加速度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对惯性进行精确补偿,提高实时计算效率,且不需要测量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形状和材质,避免了积分计算转动惯量的复杂性和计算误差
  • 一种机器人惯性力补偿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