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814829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柔性衬底基薄膜太阳电池-CN200810052621.9有效
  • 张晓丹;赵颖;魏长春;耿新华;熊绍珍 - 南开大学
  • 2008-04-07 - 2008-09-03 - H01L31/07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衬底基薄膜太阳电池,包括衬底S为不透明和透明柔性材料,且太阳电池的结构为P型基薄膜/I型基薄膜/N型基薄膜,所述P型基薄膜、I型基薄膜和N型基薄膜皆采用基或纳米基薄膜,其中,P型基薄膜采用碳或氧,也可为纳米、纳米碳或纳米氧、非、非碳或非氧,I型基薄膜采用锗或纳米、纳米锗,N型基薄膜采用碳或氧,也可为纳米、纳米碳或纳米氧。本发明利用基或纳米基薄膜材料电子和空穴迁移率具有相同数量级的特性,将目前应用于玻璃衬底上比较成熟的P/I/N电池技术合理转移到柔性衬底上,较容易实现工艺的转移。
  • 柔性衬底薄膜太阳电池
  • [发明专利]一种径向双结纳米线太阳能电池-CN201410242634.8有效
  • 李孝峰;曹国洋;尚爱雪;李珂;张程 - 苏州大学
  • 2014-06-03 - 2016-10-26 - H01L31/07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径向双结纳米线太阳能电池,包括内核、外壳和导电电极,其特征在于:内核包括p型纳米线型核,和由内向外依次沉积在p型纳米线型核外的本征层和重掺杂n+层,外壳包括由内向外沉积在重掺杂n+层外的重掺杂p+型非层,非本征层和n型非层,重掺杂n+层和重掺杂p+型非层之间形成隧穿结,而n型非层和p型纳米线型核的伸出端外均沉积作为导电电极用且相互隔断的透明氧化物导电层。该电池通过将/非构筑成叠层结构,实现了对更宽太阳能波段(300~1100nm)更加充分地吸收,从而有效提高了纳米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 一种微晶硅非晶硅径向纳米太阳能电池
  • [发明专利]柔性非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CN200910198262.2无效
  • 彭祥军;杨英颖;刘远祥;程琳 - 彭祥军;杨英颖
  • 2009-11-03 - 2010-05-12 - H01L31/075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薄膜柔性光伏电池,由如下膜层依次排列组成:不锈钢箔-铝-氧化锌铝膜-非n1层-非i1层-非p1层-非b1层-非n2层-非i2层-非同时提供了一种上述柔性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不锈钢箔抛光清洗;PVD真空镀铝膜;PVD真空镀氧化锌铝膜;PECVD真空镀非膜或非-膜系;PVD真空镀氧化铟锡膜;PVD镀银浆栅线本发明采用双结非-非或非-电池结构,可大大提高良品率,耗能与耗材都非常少,可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
  • 柔性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薄膜的沉积方法-CN201010206866.X无效
  • 肖金泉;赵彦辉;崔连武;华伟刚;宫骏;孙超;黄荣芳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2010-06-23 - 2011-12-28 - C30B29/06
  •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材料领域,是一种薄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是在玻璃基板上沉积的非薄膜表面采用激光表面化的方法制备一薄层层的方法。将直接沉积在玻璃板上的非薄膜,用激光加热化的方法使非薄膜部分转化为;所用的激光加热化的方法是将非薄膜样品置于激光器的样品台上,用激光束进行照射,非薄膜吸收了激光的能量转换为自身能量,发生局部熔化再结晶,经表面化处理使得非转变为。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长速率低、结晶度低、迁移率低、光电转换效率低等问题,利用准分子激光化的薄膜具有结晶度高、晶粒均匀、可实现大面积低温制备、工艺周期短等优点。
  • 一种微晶硅薄膜沉积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