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729989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底栖生物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CN202310500988.7在审
  • 陈泽坤;夏建新;邓君兰;杨娟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2023-05-05 - 2023-09-15 - G06V40/10
  • 本公开涉及一种底栖生物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底栖生物的光学图像,对底栖生物的光学图像进行颜色重建,得到底栖生物的重建光学图像,对底栖生物的重建光学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底栖生物的形态特征信息,将底栖生物的形态特征信息与特征数据库中的各物种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确定出底栖生物的物种。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公开由于对底栖生物的光学图像进行颜色重建,得到底栖生物的重建光学图像,可以提高水下光学图像质量,进而提取出底栖生物的形态特征信息,将形态特征信息与特征数据库中的物种进行匹配,确定出底栖生物的物种,不需要人工识别,提高了识别效率、识别准确度,可以应用于对各种生物识别,普遍适应性强。
  • 底栖生物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发明专利]水下底栖生物检测方法及系统-CN202011393784.0有效
  • 杨旭;万兆亮;黄海;张璐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2020-12-03 - 2021-06-25 - G06K9/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底栖生物检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多幅水下底栖生物图像及对应的特征信息;根据各水下底栖生物图像及对应的特征信息,建立底栖生物检测模型,包括:针对每一水下底栖生物图像,提取多维度的特征图通过锚框对融合特征图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融合特征图;基于各融合特征图及对应的锚框,训练RPN网络,得到训练后的RPN网络;基于RPN网络及各锚框,确定感兴趣区域;根据各感兴趣区域及对应的特征信息,生成底栖生物检测模型;基于底栖生物检测模型进而,可准确确定所述待测底栖生物的待测特征信息,提高检测精度。
  • 水下底栖生物检测方法系统
  • [发明专利]海工基础的硬壳底栖生物防冲刷结构及施工方法-CN202010509954.0在审
  • 陈旭光;刘茜茜;刘金忠;唐汉枫;万勇;张凤鹏 - 中国海洋大学
  • 2020-06-08 - 2020-09-18 - E02D31/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工基础的硬壳底栖生物防冲刷结构及施工方法,该生物防冲刷结构包括硬壳底栖生物生长依附桩和依附石块、硬壳底栖生物。具体施工方法为:在海工基础周围布设若干数量的可供硬壳底栖生物依附生长的水泥桩和石块,将硬壳底栖生物幼种撒放至海工基础与依附桩、石构成的区域内。待硬壳底栖生物依附桩、石生长后,再多次撒放其幼种补充生物间空隙,直至海工基础‑底栖生物‑土体形成的生物防冲刷硬壳层完全覆盖原土层为止。本发明的防冲刷结构形式简单、施工方便、节约成本,生物与海洋环境相容性高,在有效防冲刷的同时解决了常见抛投料的防护层易失效的问题,以及海洋工程对海洋环境易造成海洋生态破坏的难题。
  • 基础硬壳底栖生物冲刷结构施工方法
  • [实用新型]底栖生物采集装置及河流生物采集系统-CN201820105346.1有效
  • 江文渊;张彦敏;陈浩;宋广明;罗彦鹤;李怀明;廖光龙 - 天津环科环境规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2018-01-22 - 2018-05-01 - G01N1/1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栖生物采集装置及河流生物采集系统,涉及底栖生物采集技术领域,包括握持杆、收集装置和筛分装置;握持杆与收集装置连接,收集装置用于收集底泥沉积物,收集装置可相对于铰接端转动,以使收集到的底泥沉积物输送至筛分装置内,筛分装置用于过滤底泥沉积物中的泥土,且使底泥沉积物中的底栖生物停留于筛分装置内。通过将底泥沉积物收集到收集装置中,收集装置竖直放置时,底泥沉积物自由下落到筛分装置内,筛分装置将底泥沉积物中的泥土过滤,将底栖生物停留在筛分装置内,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底栖生物抓取和分筛工序繁琐,无法快速的对底栖生物进行抓取和分筛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快速抓取分晒底栖生物的技术效果。
  • 底栖生物采集装置河流生物系统
  • [实用新型]一种溪流底栖生物采样网具及采样装备-CN201720053545.8有效
  • 巴家文;李忠利;许勤智;梁正其;冉辉 - 铜仁学院
  • 2017-01-17 - 2017-08-11 - A01K69/02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样设备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底栖生物采样工具比较缺乏、采样不稳定且极易遗失的问题,提供一种溪流底栖生物采样网具及采样装备。在本实用新型中,溪流底栖生物采样网具的网兜的开口端与固定杆连接,固定杆用于撑开开口端。固定杆撑开开口端,便于溪流底栖生物的流入。通过将底端设置为开口状,且底端通过第一绳索捆绑使底端的开口闭合,既便于打开底端取出收集的溪流底栖生物。设置固定件与固定杆连接,通过设置固定件来实现网兜及固定杆与河床的固定连接。该溪流底栖生物采样网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样成功率较高且稳定性较高不易遗失。
  • 一种溪流底栖生物采样网具装备
  • [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定性底栖生物采集网-CN201521128691.X有效
  • 赵漫;余景;乔培培;陈丕茂;冯雪;佟飞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2015-12-28 - 2016-08-10 - A01K77/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定性底栖生物采集网,包括手柄和手抄网,手抄网包括与手柄连接的网框和设在网框上且可向后撑开的网兜,手抄网在网框的前侧设有可打开或关闭手抄网网口的盖网,网框的底部设有若干向下伸出的钉齿采集底栖生物时,采集人员要下水作业,手持手柄,把网框下端的钉齿插入水中,在底泥中晃动前行,底泥里的底栖生物就会随着钉齿的搅动落入盖网中,盖网会过滤一些较大的杂物、碎石等,随着手抄网的前行,底栖生物就会最终落入手抄网的网兜中,在水中清洗后,将网拿上岸,用镊子挑取网中底栖生物即可。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水域水体本身清洁网兜中的底泥,可以充分捕捉底栖生物,大大缩减对于底泥冲洗时人力物力的浪费。
  • 一种快速定性底栖生物采集
  • [发明专利]一种大型底栖生物和沉水植物联合调控富营养化方法-CN201010533685.8有效
  • 王玉荣;刘录三;陈勉华;刘清岱 - 天津科技大学
  • 2010-11-05 - 2011-05-04 - C02F3/32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底栖生物和沉水植物联合调控富营养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相应的进行富营养化调控的水体;(2)检测水质指标;(3)选择适合相应水体的大型底栖生物;(4)投放大型底栖生物;(5)选择适合相应水体的沉水植物;(6)种植沉水植物;(7)打捞底栖生物和水生植物;(8)检测水质指标;(9)重复步骤(3)-(8)。本发明通过大型底栖生物和沉水植物的联合作用,抑制藻类过度生长,降低富营养化水体的营养盐水平,增加水体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水生生态系统。通过对食物链高营养级生物及其他营养级生物的直接捕获,将营养盐转移出水体,并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自净。
  • 一种大型底栖生物植物联合调控富营养化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深海底栖生物防逃逸诱捕器-CN201510933700.0有效
  • 李俊;贺丽生;张艾群;王勇;蔡笃思 -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 2015-12-15 - 2018-10-02 - A01K69/0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底栖生物防逃逸诱捕器,包括筒体、倒须以及拉紧线,所述筒体内部设有诱饵盒,所述筒体两端设有入口,两个所述入口处连接所述倒须,所述两个倒须之间通过所述拉紧线拉紧,所述倒须为两端开口,所述倒须的开口由外至内依次变小通过设置开口由外至内依次变小的倒须,引导底栖生物逐渐进入筒体内,由于倒须的柔软和坚韧,可以避免入口呈敞开状态,底栖生物从入口进入筒体,触碰到倒须时,倒须的网口收小,可以有效防止已经进入筒体内的底栖生物逃逸同时倒须容易钩住底栖生物的足或爪,增加其摆脱的难度。进入筒体内的生物要逃逸时,由于触碰到的倒须网口方向的不确定性,可以模糊倒须入口的方向,有效阻止生物逃逸。
  • 一种深海底栖生物逃逸诱捕
  • [实用新型]一种深海底栖生物防逃逸诱捕器-CN201521042783.6有效
  • 李俊;贺丽生;张艾群;王勇;蔡笃思 -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 2015-12-15 - 2016-05-04 - A01K69/0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海底栖生物防逃逸诱捕器,包括筒体、倒须以及拉紧线,所述筒体内部设有诱饵盒,所述筒体两端设有入口,两个所述入口处连接所述倒须,所述两个倒须之间通过所述拉紧线拉紧,所述倒须为两端开口,通过设置开口由外至内依次变小的倒须,引导底栖生物逐渐进入筒体内,由于倒须的柔软和坚韧,可以避免入口呈敞开状态,底栖生物从入口进入筒体,触碰到倒须时,倒须的网口收小,可以有效防止已经进入筒体内的底栖生物逃逸同时倒须容易钩住底栖生物的足或爪,增加其摆脱的难度。进入筒体内的生物要逃逸时,由于触碰到的倒须网口方向的不确定性,可以模糊倒须入口的方向,有效阻止生物逃逸。
  • 一种深海底栖生物逃逸诱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