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52483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消化内镜的可吸收-CN202221076480.6有效
  • 陈泉志;郭先文;黄鹏宇;董强志;梁列新 - 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迎青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5-07 - 2022-08-05 - A61B17/122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消化内镜的可吸收夹,包括手柄,手柄底部安装有外螺纹连接部,外螺纹连接部与内螺纹连接部螺纹连接,内螺纹连接部底部连接有外套鞘管,外螺纹连接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钢线,传动钢线被包裹在外套鞘管内部,外套鞘管的另一端与释放器连接,释放器内部设有第一内螺纹,释放器内部通过第一内螺纹与释放螺杆螺纹连接,释放螺杆的底部通过活塞块与传动钢线固定连接,释放器的顶部连接有可吸收夹外管套,可吸收夹外管套的内部安装有可吸收夹本体,内螺纹连接部上安装有锁止装置。可吸收夹及其释放器体积微小,可通过消化内镜钳道送至病灶区,在体内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具有安全可靠的特性。
  • 一种用于消化吸收
  • [实用新型]一种预填充式中医穴位埋线针管装置-CN202222762762.8有效
  • 孙凌云;闫蕴孜;刘稼玺;宁春晖 - 孙凌云
  • 2022-10-20 - 2023-07-07 - A61F2/00
  • ;快速更换机构,快速更换机构设有两组,每组快速更换机构均包括滑杆槽、第一复位槽、卡块槽、固定卡块、伸缩弹簧、拆卸滑杆、第一复位板和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设有两个,滑杆槽开设于固定针筒的圆周表面,将可吸收埋线预埋进装载针管的更换针筒内,在穴位埋线前使可吸收埋线不与外部接触减少了可吸收埋线在埋线前受到细菌感染的风险,并且每个更换针筒装载一根可吸收埋线,随时使用随时更换,避免了每次一包穴位埋线打开后没全部使用造成可吸收埋线的浪费。
  • 一种填充中医穴位针管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连发可吸收夹及采用其的施夹钳-CN201410462131.1在审
  • 孙景荣 - 天津万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2014-09-11 - 2014-12-03 - A61B17/12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发可吸收夹及采用其的施夹钳,所述的连发可吸收夹,包括:夹身,上述夹身包括一侧夹腿和另一侧夹腿;锁紧部件,上述锁紧部件固定在上述一侧夹腿的内侧;锁紧扣,上述锁紧扣设置在上述另一侧夹腿内,上述锁紧扣包括第一孔和直径大于上述第一孔的直径的第二孔;当上述连发可吸收夹闭合时,上述锁紧部件穿过上述第一孔,锁紧在上述第二孔内。本发明提供的连发可吸收夹在实现连发功能的同时还可被吸收,并且在锁紧的过程中,增加锁紧端的穿透性。
  • 一种连发吸收采用夹钳
  • [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可吸收的骨蜡及其制备方法-CN201710760886.3有效
  • 郭晓波;张红霞;李乐平 - 山东省立医院
  • 2017-08-30 - 2020-10-23 - A61L24/0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促愈合功能的生物可吸收骨蜡,由以下成分组成(g/kg):可吸收生物陶瓷500‑800,促进骨愈合药物5×10‑9‑2.5×10‑7,抗菌和抗炎症药物5‑20,黄原胶10‑20,氯化钠9;所述可吸收生物陶瓷选自β‑磷酸三钙和羟基磷灰石,促进骨愈合药物为生长因子。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骨蜡的制备方法:将黄原胶配制为溶液后加入可吸收生物陶瓷及促进骨愈合药物与抗菌和抗炎症药物,告诉剪切混匀后获得。本发明的骨蜡生物相容性好、可在人体中被降解吸收,无炎症反应,还能够促进血液凝固,具有抑菌止痛的效果。
  • 一种生物吸收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超薄单向透光屏幕及其设计方法-CN201910334926.7有效
  • 马云贵;陈瑞;周毅 - 浙江大学
  • 2019-04-24 - 2021-02-23 - G09F9/00
  • 本发明通过超表面微透镜阵列与表面涂敷可吸收材料组成的针孔阵列组合,实现高对比度光波的非对称透光屏的功能。该装置包括一层超表面微透镜阵列和一层表面涂敷可吸收材料的针孔阵列组成,超表面微透镜阵列实现平行光束的理想聚焦,使焦点落在针孔阵列的针孔位置。表面涂敷可吸收材料的针孔阵列将微透镜阵列一侧的聚焦光束通过针孔传输到针孔阵列一侧,而针孔阵列一侧的输入平行光波大部分会被针孔阵列表面的可吸收材料吸收,降低反射率。
  • 一种超薄单向透光屏幕及其设计方法
  • [发明专利]镁或镁合金制成的可吸收植入材料-CN201980004412.3有效
  • 哈乔·迪仁格 - 亥姆霍兹中心和昂有限公司
  • 2019-04-23 - 2023-04-28 - A61L27/04
  • 本发明涉及由镁或镁合金制成的可吸收的植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现有可吸收植入材料的缺点在于迄今为止其吸收作用只能经由X射线或CT检测来追踪。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吸收的植入材料,其包括在镁或镁合金的基质中均匀分布的荧光纳米金刚石。荧光纳米金刚石对生物无害,并且由于具有氮空位中心(NV中心)而在近红外范围内提供稳定的发射。本发明的可吸收的植入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镁或镁合金熔化,将纳米金刚石添加到熔体中,并对具有纳米金刚石的镁或镁合金的熔体进行超声处理。
  • 镁合金制成吸收植入材料
  • [发明专利]一种可吸收硬脑膜修复补片及其制备方法-CN201210156094.2无效
  • 赵文和;李春来;兰成营 - 天津市康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2012-05-17 - 2013-12-04 - A61L27/4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吸收硬脑膜修复补片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将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加工成膜状防渗层;同时将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编织成网状片层;再将所述膜状防渗层和网状片层进行热合处理,制得包含防渗层和网状层的双层复合材料;最后将生物活性成分覆盖在所述双层复合材料网状层的表面,制得可吸收硬脑膜修复补片。本发明的可吸收硬脑膜修复补片具有优异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可吸收性以及优异的柔韧性,无排斥反应、无毒性、无致癌、致畸作用,在新生组织生成后被完全吸收,从而能够更加安全、有效地应用于硬脑膜修复相关医疗手术
  • 一种吸收脑膜修复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通过宫颈口进入宫腔自动展开的防粘连器-CN201710488089.4在审
  • 李奇灵 - 西安美佳家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2017-06-23 - 2017-09-19 - A61B17/4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宫颈口进入宫腔自动展开的防粘连器,包括可吸收医用膜、医用不锈钢弹簧圈和医用丝线,所述医用不锈钢弹簧圈设置在可吸收医用膜的外周,所述医用不锈钢弹簧圈位于可吸收医用膜的上方,所述医用不锈钢弹簧圈外侧与可吸收医用膜外侧的大小和形状均吻合,所述可吸收医用膜和医用不锈钢弹簧圈的外周通过医用丝线缝合在一起。本发明通过宫颈口放入子宫腔内,患者无痛苦,手术简单方便;放入宫腔后,防粘连器自动展开成平面状,大小与宫腔内部基本吻合,且长期具有弹性;手术后,不需要患者反复就医,不会因月经期间自动脱落排出;患者伤口愈合后,防粘连材料自动被身体吸收
  • 一种通过宫颈进入自动展开粘连
  • [实用新型]一种部分可吸收疝修补片-CN202020171229.2有效
  • 隋纹龙;盛励斌;李重标;迟少萍 - 上海新华瑞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2-15 - 2020-10-20 - A61F2/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部分可吸收疝修补片,所述疝修补片的结构为医用不可吸收合成单丝和医用可吸收合成单丝复合编织成的四梳变化经平缎组织结构;所述疝修补片为网眼编织物,且其表面网孔呈六角网眼;所述疝修补片的孔径为3.5mm‑5mm,降解前克重为50‑75g/m2,可吸收材料完全降解后克重为16‑30g/m2。本实用新型部分可吸收疝修补片手术操作性好,便于放置于患处。植入人体可降解材料完全被吸收后,变成形态牢固的六角网眼轻量网片,利于成纤维细胞快速长入,大大降低了患者异物感和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可加工成平片或临床实际所需的立体网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一种部分吸收修补
  • [实用新型]一种双层式一次性使用圈套器-CN202020557501.0有效
  • 陈炯煌;曹利平;吴峥嵘;丁国平;蒋桂星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2020-04-15 - 2021-04-13 - A61B17/1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式一次性使用圈套器,包括上圈套环、下圈套环、硬端可吸收线、固定节、手持推杆、尾座、推板和穿线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硬端可吸收线的长度为5mm,且推板所开设穿线孔的间距为5mm,使两个圈套环在可吸收线拉紧后形成间隔5mm的双层式扎紧结构,确保两个圈套环间距适中,防止两个圈套环因为之间的距离过窄而导致第二圈套环无效扎在同一个地方,同时也可以避免因两个圈套环之间的距离太宽,中间留的组织结构太多,可能会形成一个空腔,上圈套环、下圈套环、硬端可吸收线均为采用胶原蛋白材料制成的生物制品,能够被肌体完全吸收,无残留无毒副作用,且可吸收线能够膨胀
  • 一种双层一次性使用圈套
  • [发明专利]生物可吸收性密封粉末-CN202280009368.7在审
  • J·C·M·E·本德;J·M·范迪杰克 - 西拉格国际有限公司
  • 2022-01-03 - 2023-09-12 - A61L24/00
  • 本发明涉及生物可吸收性密封粉末,该生物可吸收性密封粉末包含:(a)携带至少3个反应性亲电子基团的水溶性亲电子聚合物,该反应性亲电子基团能够与胺基团反应形成共价键;(b)携带至少2个反应性亲核基团的水溶性亲核交联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生物可吸收性密封粉末的方法。还提供了(i)用于粉末施用的装置,该装置包含该生物可吸收性密封粉末,(ii)包含该生物可吸收性密封粉末的生物相容性柔性止血片材,和(iii)用于制备密封悬浮液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容纳该生物可吸收粉末,和(iv)包含该生物可吸收性密封粉末的密封悬浮液。
  • 生物吸收性密封粉末
  • [发明专利]粉末形式生物可吸收聚酯的制备方法-CN201380079139.3在审
  • H·贝尔;F·霍夫曼;S·施敏克;J·布雷希;I·瓦尔 - 赢创罗姆有限公司
  • 2013-08-29 - 2016-04-13 - C08J3/12
  • 本发明涉及制备粉末形式生物可吸收聚酯的方法,所述粉末具有0.3g/ml或更高的堆密度,0.4g/ml或更高的振实密度,和2.0m2/g或更低的比表面积,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生物可吸收聚酯溶解在第一溶剂中以形成聚合物溶液,b.将所述聚合物溶液与第二溶剂接触,该第二溶剂是所述生物可吸收聚酯的非溶剂,并且其主要是水以导致所述生物可吸收聚酯以湿聚合物团料的形式沉淀,c.在低于所述生物可吸收聚酯的TgO的温度下预干燥所述湿聚合物团料,d.将经预干燥的聚合物团料粉碎成聚合物颗粒,该聚合物颗粒具有的尺寸低于10mm,e.在低于所述生物可吸收聚酯的TgO下干燥经粉碎的聚合物颗粒至残留水含量为1重量%或更低,f.在所述生物可吸收聚酯的
  • 粉末形式生物吸收聚酯制备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