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7485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间接氨水提馏装置-CN202011341190.5在审
  • 林芃;程熙文;陈红超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2020-11-25 - 2021-05-07 - C02F1/04
  • 本发明专利公开一种间接氨水提馏装置,包括筒体、溶液进口管、溶液出口管、气体出口管、淋液盘、换热管束、换热管束进口管和换热管束出口管。气体出口管接出筒体第一出口,溶液出口管接出筒体第二出口,溶液进口管接于筒体侧面第一出口,载热气体接于换热管束进口管,换热管束出口管与淋液盘相连,溶液进口管与淋液盘相连。浓溶液经溶液进口管进入淋液盘,在重力作用下,溶液在换热管束形成降膜,在换热管束表面蒸发,提馏过程所需热量由气体在换热管束内部冷凝经换热管束传热至降膜液膜,该装置使气相冷凝与液相蒸发分离,能够避免直接接触式提馏过程中存在的气液分布不均和液泛问题
  • 一种间接氨水装置
  • [发明专利]用于冷凝蒸汽的设备-CN201480082293.0有效
  • A·肖尔茨 - 英能科德国有限公司
  • 2014-09-29 - 2018-10-16 - F28B1/06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冷凝蒸汽的设备(1),包括下述特征:a)各两个管束(2)以其上端部(3)连接到用于将蒸汽导入管束(2)中的蒸汽分配管路(4)上并且以其下端部(5)连接到用于从管束(2)接收冷凝液的凝液收集器(6)上;b)所述管束(2)V形设置,使得一对管束(2)的蒸汽分配管路(4)比一对管束(2)的凝液收集器(6)以较大的间距延伸,从而凝液收集器(6)设置在V形结构的位于下部的顶部(7)区域中;c)在管束(2)对上方在蒸汽分配管路(4)之间的区域中设置至少一个抽吸式风扇(8);d)所述风扇(8)由中央支柱(9)支承,该中央支柱从风扇(8)延伸至顶部(7);e)管束(2)支承在支撑托架(13)上,该支撑托架沿顶部(7)纵向方向延伸并且与中央支柱(9)连接;f)管束(2)是自支承的。
  • 用于冷凝蒸汽设备
  • [发明专利]带尖峰冷却器的直接空冷凝汽系统-CN201210059486.7无效
  • 江荣方;薛海君;徐金礼;江瀚 - 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2012-03-08 - 2012-07-25 - F28B7/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尖峰冷却器的直接空冷凝汽系统,由排汽管道(4)、空冷凝汽器(2)和尖峰冷却器(3)组成,空冷凝汽器(2)包括蒸汽分配管(2-1)、凝汽器管束(2-2)和空冷风机组(2-3),尖峰冷却器(3)包括循环水管道(3-2)、循环水喷嘴(3-3)、冷却器管束(3-4)、抽真空管道(3-5)和冷却器风机组(3-1),尖峰冷却器与空冷凝汽器并联设置,在冷却器管束的端部乏汽通道的末端设置抽真空管道,以排出乏汽中的不凝性气体(A),循环冷却水喷淋在冷却器管束(3-4)的外表面。在环境气温高时,尖峰冷却器(3)与空冷凝汽器(2)共同投运,环境气温低时,仅空冷凝汽器(2)运行。
  • 尖峰冷却器直接冷凝系统
  • [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冷凝装置的蒸汽锅炉-CN201720819736.0有效
  • 张志民 - 河南永兴锅炉集团有限公司
  • 2017-07-07 - 2018-02-27 - F22B31/0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冷凝装置的蒸汽锅炉,该蒸汽锅炉包括燃烧器、锅炉本体、冷凝装置、底座;锅炉本体内包括炉膛、汽水分离室、回燃室、烟管束、前烟箱;燃烧器设置在锅炉本体左侧并伸入锅炉本体至炉膛内;汽水分离室位于炉膛上侧;回燃室位于炉膛的右侧,回燃室的顶部深入汽水分离室内;前烟箱位于汽水分离室的左侧;烟管束位于汽水分离室内,其两端分别与前烟箱和回燃室相连接;冷凝装置与前烟箱连接;冷凝装置包括冷凝管束、空气锤和出烟口;空气锤位于冷凝管束的外壁
  • 一种具有冷凝装置蒸汽锅炉
  • [实用新型]一种壳管式冷凝器及其制冷系统-CN201920785148.9有效
  • 查晓冬;魏辉 - 苏州必信空调有限公司
  • 2019-05-28 - 2020-02-21 - F25B39/04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壳管式冷凝器及其制冷系统,壳管式冷凝器包括:壳体,沿壳体的径向设置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冷凝管束,设置在腔体内且靠近第一进口;热回收管束,包括设置在腔体内的管体、设置在壳体外部的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管体靠近第一出口,管体内流通有第二制冷介质,管体的温度低于与冷凝管束进行热交换之后的第一制冷介质的温度,与冷凝管束进行热交换之后的第一制冷介质通过管体与第二制冷介质热交换后从第一出口流出,第二制冷介质从第二出口流出并进入热回收装置上述壳管式冷凝器使得从第一出口流出的第一制冷介质的过冷度更大,提高制冷系统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第一制冷介质的热量的利用率。
  • 一种壳管式冷凝器及其制冷系统
  • [实用新型]改良的管束干燥机-CN200520070262.1无效
  • 张文利;马小庚;瞿中勤 - 宜兴市格兰特干燥浓缩设备有限公司
  • 2005-03-30 - 2006-06-21 - F26B17/00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对管束干燥设备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热能利用率高,冷凝排水畅的管束干燥机,其特征是在干燥机外设置的空气加热器换热管与蒸气空芯轴排出冷凝热水管路相连,封头内侧设置有对称的4或6个舀水斗。通过冷凝水可将空气加热至120-140℃,不仅提高了蒸发能力,有效解决了湿粘物料糊管束,并可降低干燥机体积及重量;并且空气预热不需另外消耗能源,同时可降低湿空气相对湿度,有利于旋风分离器除尘作用。增加排水舀斗,管束旋转一周排水次数较原来增加2-4次,不仅排水能力提高25-200%,而且排出冷凝水更加均匀、顺畅,克服了因冷凝水排除不及时导致冷凝水积存于下部加热管内,影响干燥性能,增大传动负荷的弊端
  • 改良管束干燥机
  • [发明专利]热回收式壳管式冷凝-CN201210512285.8有效
  • 曹永建;向红波;张要全;秦艳平;王武平 -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2012-12-04 - 2013-03-20 - F25B39/04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回收式壳管式冷凝器,其包括壳管、左管箱、右管箱、热回收管束冷凝管束,壳管开设有制冷剂入口及出口,左管箱内设置有二隔板;第一隔板将左腔室分隔成上下的二腔室;弯折的第二隔板将一腔室分隔成第三、第四腔室;右管箱内设置有三隔板并将右腔室由上至下分隔成第五、第六、第七、第八腔室;第一组热回收管束的一端接入第四腔室,另一端接入第五腔室;第三组热回收管束的一端接入第三腔室,另一端接入第六腔室;第四组热回收管束的一端接入第四腔室,另一端接入第六腔室;第一组冷凝管束的一端接入第二腔室,另一端接入第七腔室;第二组冷凝管束的一端接入第二腔室,另一端接入第八腔室。
  • 回收式壳管式冷凝器
  • [实用新型]热回收式壳管式冷凝-CN201220663027.5有效
  • 曹永建;向红波;张要全;秦艳平;王武平 -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2012-12-04 - 2013-06-26 - F25B39/04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回收式壳管式冷凝器,其包括壳管、左管箱、右管箱、热回收管束冷凝管束,壳管开设有制冷剂入口及出口,左管箱内设置有二隔板;第一隔板将左腔室分隔成上下的二腔室;弯折的第二隔板将一腔室分隔成第三、第四腔室;右管箱内设置有三隔板并将右腔室由上至下分隔成第五、第六、第七、第八腔室;第一组热回收管束的一端接入第四腔室,另一端接入第五腔室;第三组热回收管束的一端接入第三腔室,另一端接入第六腔室;第四组热回收管束的一端接入第四腔室,另一端接入第六腔室;第一组冷凝管束的一端接入第二腔室,另一端接入第七腔室;第二组冷凝管束的一端接入第二腔室,另一端接入第八腔室。
  • 回收式壳管式冷凝器
  • [实用新型]管束冷凝-CN201922497076.0有效
  • 刘伟 - 重庆盛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19-12-31 - 2020-09-29 - F28B1/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束冷凝器,包括壳体及冷凝组件。冷凝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冷凝组件包括管束及安装于管束两端的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与容纳腔的内壁滑动配合,第一端头与定位凸台抵接,第二端头与插入部抵接,且第二端头靠近端头盖的一侧设有支耳。冷凝组件可以通过支耳滑动拉出,冷凝器内部的部件取出简单方便,冷凝器清理和维修方便。
  • 管束冷凝器
  • [实用新型]翅片管束对向进汽复合冷凝冷却装置-CN201520081655.6有效
  • 李金鹏 - 李金鹏
  • 2015-02-05 - 2015-07-01 - F28B5/00
  • 一种翅片管束对向进汽复合冷凝冷却装置,主要由蒸汽冷凝系统、冷凝水降温冷却系统、水循环降温系统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束采用套管式结构,使用时,热蒸汽即可通过外翅片换热管进行空气换热,也可同时与内换热管内的冷水进行换热,加快了蒸汽的冷凝速度。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对向进汽结构,增大了换热面积,进一步加快了蒸汽的冷凝速度,降低了冷凝水温度。
  • 管束复合冷凝冷却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