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63153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余热回收转换设备-CN202222719510.7有效
  • 张语桐 - 山西汇鑫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0-17 - 2022-12-23 - F28D21/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余热回收转换设备,包括底座和外壳,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外壳的外壁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底座的外壁固接有锁杆,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换热设备,所述换热设备与进水管固定相连该余热回收转换设备,通过电机、丝杠、第一转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二转杆和搅拌杆之间的配合,电机通过丝杠带动第一转杆转动,第一转杆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驱动两个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二转杆转动,第二转杆带动搅拌杆转动,两个搅拌杆第一废水进行搅拌,使得废水中的热量被充分释放,解决了不便于将废水中的余热尽快的被释放的问题。
  • 一种余热回收转换设备
  • [实用新型]再生铅循环余热利用熔炼炉-CN201020609800.0无效
  • 张保兴 - 界首市骏马工贸有限公司
  • 2010-11-17 - 2011-07-27 - F27B14/00
  • 再生铅循环余热利用熔炼炉,涉及熔炼炉,主体为一炉体,所述的炉体由高温反应池、燃料加热箱和炉体保温设备构成,燃料加热箱上配备燃料机,通过燃料机向燃料加热箱中加注燃料,所述燃料加热箱和炉体保温设备相连通,持续燃烧释放的热量通过炉体保温设备的传导保持高温反应池内的温度,所述高温反应池上设置一余热利用管道,通过余热利用管道连通原料预热仓,在所述原料预热仓内还设置原料加入机和收尘管道。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余热利用管道将原有直排的热量引导进入原料预热仓,对需要处理的物料进行预热,进一步的降低了热能的损耗。
  • 再生循环余热利用熔炼炉
  • [发明专利]烧柴热水吸风灶-CN200410010200.1无效
  • 高翔;侯嵩;侯颖贤;侯颖颖;王平 - 高翔
  • 2004-04-15 - 2005-10-19 - F24B9/00
  • 烧柴热水吸风灶,由灶体、余热回收器、保温水箱、暖气片及烟管组成,余热回收器通过管道与水箱相连通,水箱中的水只需沿余热回收器自动循环一次,水温就可达80-100℃,四口之家做一顿饭,水箱中50公升的水即可被加热到灶体上的排烟口通过烟管与暖气片相连通,热水灶排出的废气通过暖气片时将热量释放到室内,解决了相邻房间的冬季采暖问题,同时减少了环境热污染。
  • 热水吸风灶
  • [发明专利]多流股余热蓄热罐-CN202310417154.X在审
  • 张家俊;郑平洋;郝佳豪;于泽;越云凯;乃比江·艾合买提 - 北京博睿鼎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博睿鼎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4-18 - 2023-08-15 - F28D20/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流股余热蓄热罐,包括罐体,罐体的内腔用于容纳蓄热介质;内腔中设置有第一换热部、第二换热部和余热回收部;第一换热部流通有吸热介质,吸热介质用于吸收二氧化碳液化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并在第一换热部中与蓄热介质换热;第二换热部流通有放热介质,放热介质用于在第二换热部中吸收蓄热介质中的热量,并在液态二氧化碳的气化过程中使气态或液态二氧化碳升温;火电机组的排气路径延伸经过余热回收部,以使火电机组排出的烟气和/或蒸汽在余热回收部中与蓄热介质换热将该多流股余热蓄热罐应用于基于火电机组的余热回收的液态二氧化碳储能系统,能够通过对火电机组的余热的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多流股余热蓄热
  • [发明专利]用于熔盐堆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及余热排出方法-CN201810632273.6有效
  • 傅瑶;袁晓凤;周翀;邹杨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2018-06-19 - 2023-07-28 - G21C15/18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熔盐堆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及余热排出方法。该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换热装置包括由侧壁围合形成的换热腔、一个以上的进风管和出风管;换热腔位于反应堆舱室与反应堆容器之间,且换热腔环绕反应堆容器设置,且换热腔与反应堆容器之间形成缝隙;换热腔的底部设有将反应堆舱室外的空气输送至换热腔内的进风管;换热腔的顶部设有将换热腔内的空气排出至大气的出风管;换热装置的内侧壁用于接受反应堆容器的外壁面释放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给换热腔内的空气;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排热能力大于熔盐堆的堆芯余热排出要求。该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及余热排出方法,无需借助外部电源、安全性高、结构简单易操作、安装维修方便。
  • 用于熔盐堆能动余热排出系统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燃机电厂余热提取系统-CN202022190444.X有效
  • 李国敏;龙颜长;吴学崇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20-09-29 - 2021-08-17 - F22D1/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机电厂余热提取系统,它属于燃机电厂余热领域。本实用新型低温介质除水系统通过除盐水泵提压送入燃机电厂低品位余热提取系统中,进行除盐水第一次预热,冷却低品位余热设备,汇集后送入高品位余热系统中进行第二次加热,同时冷却高品位余热设备,再除盐水加热达到用户要求的参数后,分两路管线,一路经再循环管线循环回除盐水箱,经循环加热后提供给机组供水;另一路管线送入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中为溴化锂机组提供热媒介质,在溴化锂机组释放热量后经回水管线流回除盐水箱。本实用新型有利于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操作运行简单,能够充分回收工业余热资源,节能减排,同时降低了循环水量大幅降低厂用电量,满足使用需求。
  • 一种机电余热提取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热压模具成型装置-CN202011171934.3在审
  • 谢智春 - 无锡天工至诚科技有限公司
  • 2020-10-28 - 2022-04-29 - B29C43/3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压模具成型装置,涉及热压模具技术领域,包括热压成型底座,热压成型底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热压成型机壳,热压成型机壳的顶面的中部开设有液压机连接口,热压成型机壳内腔底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余热回收箱,余热回收箱内腔的中部可拆卸安装有热压成型模具。上述方案,成型凹模通过模具安装孔和密封胶圈密封式安装在密封箱体的内腔,再利用导气管配合余热导流管把成型凹模的内腔、净化器、余热回收夹腔以及抽吸风机连通为一体,让成型凹模内腔的热塑原料释放的热量被二次导入余热回收夹腔内部与导热片充分接触,最后利用石墨片的优良导热性把余热传导至成型凹模的外壁二次利用,提高了装置的热能利用率。
  • 一种热压模具成型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七冲程内燃机缸结构及其控制方法-CN202210098591.5在审
  • 杨伟 - 杨伟
  • 2022-01-27 - 2022-04-08 - F02B75/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七冲程内燃机缸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缸筒、活塞、缸筒盖、余热缸、余热门、余热控制组件、曲轴连杆等,活塞滑动设置在所述缸筒内,缸筒盖与缸筒连接并密封,且所述缸筒盖、所述缸筒和所述活塞形成密封的第一腔体,所述缸筒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进气口、排气口和余热口;本发明具有七种冲程包括吸气冲程、余热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储气冲程、膨胀冲程、排气冲程,通过余热缸对燃油在第一腔体内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废气存储,然后通过后续冲程中对其进行释放,实现了废气再循环,实现了约等量废气再循环技术替代燃油和自增压,燃油使用量减少约30%,废气排量和温度减少约50%,整机热效率约56‑85%。
  • 一种冲程内燃机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车间隔热及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及方法-CN201911132773.4在审
  • 罗会龙;陈欣;谢金梅;孙力;孙茹男;惠宠;李志国;刘兆宇 - 昆明理工大学
  • 2019-11-19 - 2020-03-06 - F24D17/00
  • 本发明涉及车间隔热及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及方法,属建筑节能领域。本发明包括隔热屏系统、热储存系统、余热利用系统、循环控制系统。隔热屏系统在阻隔高辐射热设备释放的辐射热扩散到车间内的同时,可以吸收辐射热,将流入隔热屏内部的冷水转化为高温热水。热储存系统可以将从隔热屏出口端流出的热水储存到储热水箱内,避免热量的损失。余热利用系统可以将储热水箱内的热水供给到用户,实现余热回收利用。循环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整个系统的水温大小,并控制循环水泵调节整个系统的水流量。整个车间隔热及余热利用系统不仅能降低车间内的温度,减少车间内的安全隐患,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也能将热量回收利用,实现节能、循环再利用的目的。
  • 一种车间隔热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