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979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黑块菌遗传转化方法-CN201410788066.1在审
  • 汤亚杰;贾开志;徐阳华;张权 - 湖北工业大学
  • 2014-12-17 - 2015-03-25 - C12N15/8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黑块菌遗传转化方法,属于黑块菌的遗传转化领域。本发明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黑块菌遗传转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黑块菌孢子悬浮液;(2)将携带有目的基因的双元载体质粒转化根癌农杆菌,获得根癌农杆菌阳性转化子,制备菌液;(3)将步骤(2)制备的菌液与步骤(1)制备的黑块菌孢子悬浮液混合,共培养;(4)选择性培养,筛选黑块菌转化子,鉴定,即得。本发明方法以黑块菌的孢子为受体,以根癌农杆菌为介体,具有简单方便,转化效率高且稳定,转化子为单拷贝的频率高等优点,适用于黑块菌功能基因组学及生物学研究等。
  • 根癌农杆菌块菌遗传转化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黄瓜棒叶斑病抗性鉴定方法-CN201510588060.4在审
  • 高苇;王勇;张春祥;刘晓琳;霍建飞;郝永娟;刘春艳 - 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
  • 2015-09-16 - 2015-12-02 - A01G7/00
  • 一种黄瓜棒叶斑病抗性鉴定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黄瓜棒叶斑病抗性鉴定方法,以新鲜、健康、完整的黄瓜真叶叶片作为侵染鉴定材料,利用改良的Czapek液体培养基培养多主棒菌,对培养滤液进行初步分离提取,得到多主棒的粗毒素滤液,将其无损伤悬滴接种于黄瓜离体叶片叶背,然后在光照培养箱内进行保湿培养,第三天后采用十字交叉法调查毒素滤液在叶片上的侵染大小,即得到该黄瓜品种对多主棒菌引起的棒叶斑病的抗性。通过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鉴别出不同品种的黄瓜对多主棒的抗性情况,大大缩短了鉴定周期,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可用于黄瓜棒叶斑病的抗性鉴定。
  • 一种黄瓜叶斑病抗性鉴定方法
  • [发明专利]粉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应用-CN202211002784.2在审
  • 杜宇浩;李淑韬;刘珺;李丹;叶田田;阎晓丹 - 沈阳君弘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8-19 - 2022-11-29 - A61K9/50
  • 本发明提供粉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粉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花粉进行脱脂预处理;步骤2,将脱脂花粉悬浮于体积浓度为磷酸溶液中,于70℃下处理一段时间,然后过滤收集粉素粗制品;步骤3,将粉素粗制品采用不同溶剂进行洗涤,洗涤完毕收集粉素精制品;步骤4,将粉素精制品风干,再于50~60℃干燥3~4h,即得。该方法不仅能够制备出粉素微胶囊,而且还可以将花粉或孢子内部的生物质移除,进而使该粉素微胶囊可以针对需要包载活性成分,同时还移除了花粉或孢子内有负面影响的活性物质。
  • 孢粉素微胶囊制备方法应用
  • [发明专利]一种昆虫病原真菌干粉的收集方法-CN201710368373.8有效
  • 夏玉先;彭国雄 - 重庆聚立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2017-05-22 - 2020-12-11 - C12N3/0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昆虫病原真菌干粉的收集方法,先将昆虫病原真菌菌种接种于培养基上培养至产成熟,再将含有成熟产的大米培养基或麦麸培养基与含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无菌水按照重量比=1:1‑1:5混合后,在3‑10℃的工艺温度中搅拌均匀,得到分散体系;将分散体系置于120‑150um的筛网中过滤,并将所得滤液用1‑5um的筛网再次过滤或离心筛选后,收取干粉。本发明收集方法解决了干粉在收集过程在容易飞散的缺点,在昆虫病原真菌杀虫剂的工业生产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此外,采用本发明收集到的干粉的活率、纯度和收率非常高。
  • 一种昆虫病原真菌干孢粉收集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鲜切双蘑菇的保鲜方法-CN201910454834.2有效
  • 孟德梅;杨可心;石媛媛 - 天津科技大学
  • 2019-05-29 - 2022-09-13 - A23B7/154
  • 本发明涉及一种鲜切双蘑菇的保鲜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预处理;步骤二,配置精氨酸保鲜溶液,其中每1L保鲜溶液能够浸渍100±5片鲜切双蘑菇;步骤三,将蘑菇进行切片处理,并迅速将蘑菇切片浸泡在保鲜溶液中,保持1min,随后捞出在无菌纱布上常温晾干;步骤四,将晾干的双蘑菇切片保存于PE保鲜盘中,封一层保鲜膜,在2~4℃,相对湿度为80%~90%条件下贮藏。本方法利用精氨酸对双蘑菇切片进行贮藏保鲜,双蘑菇切片在贮藏过程中,有效维持了双蘑菇原有的品质特征,降低褐变速度,有效降低PPO酶活性、MDA的含量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延长鲜切双蘑菇的贮藏期,使鲜切双蘑菇得到广泛推广
  • 一种鲜切双孢蘑菇保鲜方法
  • [实用新型]燃烧器及燃气灶-CN202220934544.5有效
  • 苑善通;方松青;劳春峰;贺立军 -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4-21 - 2022-09-20 - F23D14/04
  • 燃烧器包括:内火盖,限定出内混气室,且内火盖开设有与内混气室相连通的内火孔;中火盖,套设于内火盖的外侧,中火盖限定出中环混气室,中火盖开设有与中环混气室相连通的中环内火孔和中环外火孔,中环外火孔位于中环内火孔的外侧;外火盖,套设于中火盖的外侧,外火盖限定出外环混气室,外火盖开设有与外环混气室相连通的外环内火孔和外环外火孔,外环外火孔位于外环内火孔的外侧;点火针,位于中火盖与外火盖之间,点火针用于为中环外火孔点火,中环外火孔点火后,中环外火孔处的火焰能够依次传递至中环内火孔和内火孔,且中环外火孔处的火焰还能够依次传递至外环内火孔和外环外火孔处。
  • 燃烧燃气灶
  • [发明专利]真空采血管气动运输装置的发射机构-CN202210004932.8在审
  • 董明飞;杨彬;赵锦辉;李辉 - 杭州恒思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1-04 - 2022-05-27 - B65G51/24
  • 一种真空采血管气动运输装置的发射机构,包括旋转发射底板、旋转动力模组、旋转中环模组和转子,旋转动力模组固定在旋转发射底板上,所述旋转中环模组固定在旋转发射底板上,所述旋转端盖位于旋转中环模组外侧,以形成旋转中环模组内部封闭环境,所述转子位于封闭环境内,所述旋转动力模组的动作端与转子转轴连接用于实现转子正反转,所述转子内部设有用于容纳真空采血管的圆柱形空腔,所述旋转中环模组设有中环进料口,所述中环进料口与上料传输机构的出口相接,所述旋转中环模组下端设有第一进气端口,所述旋转中环模组上端设有出料口。
  • 真空血管气动运输装置发射机构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