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氢气引射/二次进风的燃烧器与燃烧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054142.6 申请日: 2021-01-15
公开(公告)号: CN112856413B 公开(公告)日: 2022-03-18
发明(设计)人: 王金华;安振华;张玮杰;毛润泽;林文隽;张猛;黄佐华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F02K7/12 分类号: F02K7/12;F23D14/04;F23D14/24;F23D14/64;F23D14/70;F23D14/46
代理公司: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代理人: 段俊涛
地址: 710049 陕***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可调氢气引射/二次进风的燃烧器,包括:燃料空气供给及混合器,可实现燃料和空气的预混或非预混;旋流稳焰器,产生旋流以稳定火焰;燃烧室,燃料和空气在其中燃烧,其安装有氢气引射/二次进风盖板,氢气引射/二次进风盖板上不同位置处开有通孔,在不同位置处的通孔中安装氢气燃料喷嘴以实现不同位置处的氢气引射,在某个或者某几个通孔上设置装有烧结金属的空气整流腔,空气通入空气整流腔和烧结金属之后均匀地从通孔喷射进燃烧室实现二次进风。本发明可在预混或非预混的燃烧组织形式下在燃烧室不同位置处进行氢气引射和二次进风,从而进行旋流火焰引射氢气燃烧以及二次进风对火焰稳定性以及排放等特性的研究。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可调 氢气 二次 燃烧 方法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11005414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脉冲射扇发动机-202210628216.7
  • 赵渺;赵书柱 - 北京啮研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6-06 - 2023-09-12 - F02K7/12
  • 本申请公开一种脉冲射扇发动机,适用于航空动力。将扇叶作为喷管使用,构成射扇。射扇进流口由叶片分割出数量较多的通道,每条通道对应一个扇叶形喷管。环绕射扇的扇叶形喷管构成单级轴流风扇与喷射阵列,进流口分割叶片构成离心风扇兼斜流涡轮。喷射反冲力与进流口斜流涡轮,构成旋转驱动。高能分束射流注入射扇进流口,使扇叶形喷管处于脉冲喷射状态。扇叶形喷管的尾流作用于喷口,使喷口区气体密度增加,气体惯性构成反作用力、气体增量构成反作用力增量,使脉冲喷射的反冲能量提高、推力增大,能量转化率提高。谐振腔与涵道组成射扇喷道,谐振腔反冲波阻导致扇背压力提高,发动机的高空性能提升,形成优势互补扇喷复合型发动机。
  • 一种超高速冲压发动机-202111347088.0
  • 仝晓通;岳连捷;张启帆;陈昊;杨理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2021-11-15 - 2022-11-22 - F02K7/12
  • 本发明涉及吸气式高超声速推进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超高速冲压发动机,发动机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气道、混合段、燃烧室和尾喷管,进气道上设置有第一楔面单元,混合段上设置有第二楔面单元,燃烧室上设置有用于诱导产生驻定的斜爆震波的燃烧室楔面,尾喷管上设置有尾喷管楔面,第二楔面单元上设置有用于喷出推进剂喷雾的喷孔单元,进气道边缘与混合段边缘为非水平直线;本发明减小燃料喷注器阻力,增强推进剂与空气的混合及稳定性,同时使燃料喷注高度不受限,并且避免在混合段入口附近组织爆震燃烧,从而避免爆震波与边界层干扰导致进气道不起动,不需要设置边界层抽吸装置,在保证发动机本体结构强度的同时可有效降低飞行器结构重量。
  • 一种微型涡喷发动机的引射器-202111111526.3
  • 郑登强;杨丛毅;窦洋 - 贵州黎阳天翔科技有限公司
  • 2021-09-18 - 2022-11-08 - F02K7/12
  • 一种微型涡喷发动机的引射器,包括用于尾喷口连接的接口管,所述接口管的左端为进气端,右端为排气端;还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为右端敞口状的中空结构,所述接口管的右端从所述筒体的左端插入并延伸至筒体的内腔中;所述筒体与所述接口管通过支板连接;所述支板、筒体与所述接口管形成一个半封闭的腔体;在所述筒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连通至所述腔体。该引射器可以有效地降低尾喷口喷出的燃气气流的温度,实现了料剂进入引射器与高温高速燃气掺混均匀地扩散至大气中,提高引射系数;同时也能减少总压的损失而造成推力性能下降。
  • 一种可调氢气引射/二次进风的燃烧器与燃烧方法-202110054142.6
  • 王金华;安振华;张玮杰;毛润泽;林文隽;张猛;黄佐华 - 西安交通大学
  • 2021-01-15 - 2022-03-18 - F02K7/12
  • 一种可调氢气引射/二次进风的燃烧器,包括:燃料空气供给及混合器,可实现燃料和空气的预混或非预混;旋流稳焰器,产生旋流以稳定火焰;燃烧室,燃料和空气在其中燃烧,其安装有氢气引射/二次进风盖板,氢气引射/二次进风盖板上不同位置处开有通孔,在不同位置处的通孔中安装氢气燃料喷嘴以实现不同位置处的氢气引射,在某个或者某几个通孔上设置装有烧结金属的空气整流腔,空气通入空气整流腔和烧结金属之后均匀地从通孔喷射进燃烧室实现二次进风。本发明可在预混或非预混的燃烧组织形式下在燃烧室不同位置处进行氢气引射和二次进风,从而进行旋流火焰引射氢气燃烧以及二次进风对火焰稳定性以及排放等特性的研究。
  • 发电型超高速推力矢量喷气发动机-202011471361.6
  • 林立;夏建国 - 邵阳学院
  • 2020-12-03 - 2021-04-02 - F02K7/12
  • 本发明一种发电型超高速推力矢量喷气发动机,它不需要涡轮,它是利用一种小型高速推力矢量喷气发动机来带动涡扇、发电机和压气机转动的,现在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因为涡轮和轴制造需要大量的高性能的耐高温材料,这些材料贵如金,所以生产制造涡轮喷气发动机,它结构复杂,技术难度高,造成了加工难、制造难、维修难,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而本发明就解决了这个世界性的难题,它比现在的涡轮喷气发动机结构更简单、易加工、易制造、易维修、成本低,有发电机结构,不需另配发电机,节省了空间和成本,用电脑控制燃烧室内的温度和压气机的增压比,它能实现低噪音、低油耗、高效率、高可靠性、运转性能良好的发电型超高速推力矢量喷气发动机。
  • 梭镖型垂直发射可返回高超音速导弹飞机-202011471363.5
  • 林立;夏建国 - 邵阳学院
  • 2020-12-03 - 2021-04-02 - F02K7/12
  • 本发明一种梭镖型垂直发射可返回高超音速导弹飞机,它是用二台电磁型垂直起降喷气发动机和一台发电型超高速推力矢量喷气发动机来推动导弹飞机垂直起降、发射或飞行。现在飞机用的是涡轮喷气发动机,结构复杂、技术难度高,因涡轮制造需要大量的高性能的耐高温材料,这些材料贵如金,所以造成了加工难、制造难、维修难,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而本发明的飞机和喷气发动机,它体积小、重量轻、易加工、易制造、易维修,解决了这个世界性的难题,它比现在的喷气发动机结构更简单,去掉了涡轮和轴,去掉了阻力、降低了噪音,又有发电功能,它能控制燃烧室内的燃气温度和压气机的增压比,提高了热效率和推进效率,它能实现低油耗、高效率、高可靠性、运转性能良好的梭镖型垂直发射高超音速导弹飞机。
  • 发电型超高速推力矢量喷气发动机-202011471364.X
  • 林立;夏建国 - 邵阳学院
  • 2020-12-03 - 2021-04-02 - F02K7/12
  • 本发明一种发电型超高速推力矢量喷气发动机,它不需要涡轮,它是利用一种小型高速推力矢量喷气发动机来带动涡扇、发电机和压气机转动的,现在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因为涡轮和轴制造需要大量的高性能的耐高温材料,这些材料贵如金,所以生产制造涡轮喷气发动机,它结构复杂,技术难度高,造成了加工难、制造难、维修难,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而本发明就解决了这个世界性的难题,它比现在的涡轮喷气发动机结构更简单、易加工、易制造、易维修、成本低,有发电机结构,不需另配发电机,节省了空间和成本,用电脑控制燃烧室内的温度和压气机的增压比,它能实现低噪音、低油耗、高效率、高可靠性、运转性能良好的发电型超高速推力矢量喷气发动机。
  • 无扇叶气动喷气发动机-201810890587.6
  • 万学先 - 万学先
  • 2018-08-06 - 2020-02-18 - F02K7/12
  • 本发明名称是无扇叶气动喷气发动机,所属航空航天领域。其主要目的就是能使安装了本发明的发动机的飞行器大幅提升飞行速度,实现真正意义的超高速飞行。本发明是采取一种全新的设计思想,以初始速度为基础,以气流相对速度差为依托。提供了一种供飞行器使用的无扇叶气动喷气发动机。本发明从根本上摒弃了现有喷气发动机的工作思维和研究方法,提出了本人取名为喉管以及所谓门的单向导流技术的方案,利用速度产生的压力差,动态地考虑飞行器的推力问题。同时,降低了油耗、制造成本以及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增加了飞行器的巡航半径,实现静默飞行。
  • 具有频率特性的超声速掺混增强结构及火箭基组合发动机-201811206493.9
  • 杨瑞;王振国;赵玉新;王前程;周永易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2018-10-17 - 2019-09-27 - F02K7/12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频率特性的超声速掺混增强结构及火箭基组合发动机,包括超声速来流隔板,超声速来流隔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超声速来流通道,两个超声速来流通道在超声速来流隔板的尾端连通并形成超声速来流掺混区,超声速来流掺混区与至少一个超声速来流通道通过至少一个引流管连通,引流管设在超声速来流隔板的内部,引流管内设有至少一个扩张腔。由于引流管的两端存在压差,不需要提供额外的气源就可以在超声速来流掺混区形成射流,实现超声速来流掺混区的掺混增强控制,同时在引流管内布置扩张腔,使得引流管喷出的射流具有一定的频率特性,布置不同数量的扩张腔,实现不同频率的叠加。本发明应用于超声速来流掺混控制领域。
  • 一种多通道并联的三动力组合发动机-201920018391.8
  • 邢菲;郭峰;朱剑锋;尤延铖 - 厦门大学
  • 2019-01-07 - 2019-09-03 - F02K7/12
  • 一种多通道并联的三动力组合发动机,属于组合发动机领域,将引射火箭‑亚燃通道、两个涡轮通道与超燃通道四个通道并联布置,上通道为引射火箭与亚燃燃烧室串联的组合形式,下通道为超燃燃烧室,左右通道均为涡轮发动机,上述四通道共用一个三维内转进气道和尾喷管从而组成四通道三动力组合发动机。本实用新型无需复杂的匹配设计,可最大限度降低各动力之间相互影响并满足推力平衡问题。
  • 一种航空、航天、航海于一体的混合发动机-201510385787.2
  • 朱振武;黄其德;肖强 - 湖南华园科技有限公司
  • 2015-07-03 - 2017-02-22 - F02K7/12
  •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合发动机,依次设有进气部分(1)、冲压部分(2)、燃烧部分(3)、增压部分(4)、喷气部分(5)、水‑蒸汽转化部分(6)。进气部分(1)包括空气入口(101)、空气静压室(102)和空气出口(103),冲压部分(2)包括冲压喷管(201)、冲压喷管控制阀(203)、冲压空气喷口(202),燃烧部分(3)包括燃料储存箱(301)、燃料喷嘴(302)、助燃剂储存箱(303)、助燃剂喷嘴(304)、燃烧室(305),增压部分(4)包括增压室(401),喷气部分(5)包括尾喷口(501),水‑蒸汽转化部分(6)包括水储存箱(601)、蒸汽生产室(602)、蒸汽喷嘴(603)、蒸汽出口(604)。
  • 叠加冲压拉瓦尔喷嘴效应推进及制氧火箭工作方法-201510563235.6
  • 杜善骥 - 杜善骥
  • 2015-09-07 - 2015-12-23 - F02K7/12
  • 叠加冲压拉瓦尔喷嘴效应推进及制氧火箭可以在零速起飞、主动吸气及燃料与空气混合,是靠头部小火箭驱动射流吸气装置(内吸气涵道2、吸气室4、拉瓦尔喷嘴5、扩散管6〈或拉瓦尔喷嘴12及拉瓦尔喷嘴5<喷嘴群>,称其为谢流吸气装置)完成的,进入太空时关闭所有的阀门8,使用传统液氢及液氧燃烧方式飞行、在太空工作完毕返回大气层,头部小火箭再一次点火,使此火箭返回地面,此火箭是可以反复使用的火箭,拉瓦尔效应的工作原理是依据美国工程师利用拉瓦尔喷嘴,一端建立正压,另一端建立负压,使乒乓球达到超声速击碎乒乓球拍(见实质审查参考资料的拉瓦尔喷嘴部份),此火箭就是将拉瓦尔喷嘴效应技术用在火箭推进及制氧系统中。
  • 一种航空、航天、航海于一体的混合发动机-201520474581.2
  • 朱振武;黄其德;肖强 - 湖南华园科技有限公司
  • 2015-07-03 - 2015-12-16 - F02K7/1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航空、航天、航海于一体的混合发动机,依次设有进气部分(1)、冲压部分(2)、燃烧部分(3)、增压部分(4)、喷气部分(5)、水-蒸汽转化部分(6)。进气部分(1)包括空气入口(101)、空气静压室(102)和空气出口(103),冲压部分(2)包括冲压喷管(201)、冲压喷管控制阀(203)、冲压空气喷口(202),燃烧部分(3)包括燃料储存箱(301)、燃料喷嘴(302)、助燃剂储存箱(303)、助燃剂喷嘴(304)、燃烧室(305),增压部分(4)包括增压室(401),喷气部分(5)包括尾喷口(501),水-蒸汽转化部分(6)包括水储存箱(601)、蒸汽生产室(602)、蒸汽喷嘴(603)、蒸汽出口(604)。
  • 拉瓦尔喷嘴效应爆轰冲压火箭的工作方法-201510425396.9
  • 杜善骥 - 杜善骥
  • 2015-07-18 - 2015-12-02 - F02K7/12
  • 拉瓦尔喷嘴效应爆轰冲压火箭的工作方法,涉及属于航空及航天技术领域,用于空天飞机及空天飞行器发动机,可以在零速起飞、主动吸气是靠头部小火箭(是需要液氧进行工作的传统火箭)驱动射流吸气装置完成的(请阅实质审查参考资料的喷射器部份),由于火箭的推进剂是炸药、因此火箭可获得很大的速度,有被动冲压吸气功能及拉瓦尔喷嘴效应推进功能,拉瓦尔喷嘴效应推进功能来源于美国工程师利用拉瓦尔喷嘴,一端建立正压,另一端建立负压,使乒乓球达到超声速击碎乒乓球拍(请阅实质审查参考资料的拉瓦尔喷嘴部份),将此技术使用在火箭推进系统中,使火箭飞行的速度更快。
  • 拉瓦尔喷嘴效应冲压火箭的工作方法-201510405235.3
  • 杜善骥 - 杜善骥
  • 2015-07-08 - 2015-10-21 - F02K7/12
  • 拉瓦尔喷嘴效应冲压火箭的工作方法是可以使火箭在零速起飞、主动吸气是靠头部小火箭1驱动射流吸气装置完成,当满足冲压吸气条件时,可以用被动冲压吸气方式工作,进入太空用氢氧方式工作,返回大气层火箭再一次点火启动返回地面,此火箭是可以反复用使的火箭,拉瓦尔喷嘴14的火焰喷入拉瓦尔喷嘴效应装置(拉瓦尔喷嘴14、真空室15、扩散管16,称其为拉瓦尔喷嘴效应装置)中,拉瓦尔喷嘴效应火箭的工作原理是依据美国工程师利用拉瓦尔喷嘴,一端建立正压,另一端建立负压,使乒乓球达到超声速击碎乒乓球拍(见实质审查参考资料的拉瓦尔喷嘴部份),将此技术用在火箭推进系统中,使火箭飞行的速度更快。
  • 拉瓦尔喷嘴效应冲压制氧火箭工作方法-201510408184.X
  • 杜善骥 - 杜善骥
  • 2015-07-11 - 2015-10-07 - F02K7/12
  • 拉瓦尔喷嘴效应冲压制氧火箭工作方法中的拉瓦尔喷嘴17的火焰喷入拉瓦尔喷嘴效应装置(拉瓦尔喷嘴17、真空室18、扩散管19,拉瓦喷嘴尔效应装置所指的就是这3个部份),拉瓦尔喷嘴效应火箭的工作原理是依据美国工程师利用拉瓦尔喷嘴,一端建立正压,另一端建立负压,使乒乓球达到超声速击碎乒乓球拍(见实质审查参考资料),将此技术用在火箭推进系统中,产生超高声速火焰气流,使火箭飞行的速度更快,进入太空时关闭所有的阀门8使用传统液氢及液氧燃烧方式飞行、在太空工作完毕返回大气层,头部小火箭再一次点火,启动拉瓦尔喷嘴效应冲压火箭返回地面,拉瓦尔喷嘴效应冲压火箭是可以反复用使的火箭,并可以零速起飞、冲压吸气及制氧。
  • 吸气制氧火箭的工作方法-201510001347.2
  • 杜善骥 - 杜善骥
  • 2015-01-04 - 2015-06-03 - F02K7/12
  • 吸气制氧火箭的工作方法,涉及属于航空及航天技术领域。用于空天飞机发动机、空天飞行器发动机及导弹。通常工厂里的氧气制造是将空气加压液化后通过不同的压力和温度来分离氧气,也可以经过滤法来分离氧气,这两利方法都需要足够的压力才能使氧气分离,火箭飞行只要能达到足的速度,就可以产生足够的压力来分离氧气。
  • 叠加吸气火箭工作方法-201510003208.3
  • 杜善骥 - 杜善骥
  • 2015-01-04 - 2015-06-03 - F02K7/12
  • 叠加吸气火箭工作方法,涉及属于航空及航天技术领域。用于空天飞机发动机、空天飞行器发动机及导弹。叠加吸气火箭工作方法,是利用《射流真空工作原理》来完成初始飞行及吸气的,由头部小火箭驱动射流吸气装置产生第一次吸气及燃烧,产生更大的动力,驱动第二套射流吸气装置产生第二次吸气,在燃烧室燃烧后,产生非常大的推力时,推动火箭飞行,火箭叠加吸气的设计与没有叠加设计火箭区别是,在飞行中消耗同等数量的氧气,前者会产生大得多的火箭推力,这一目的是航天人努力目标。
  • 引射喷气发动机-201120337136.3
  • 靳北彪 - 靳北彪
  • 2011-09-08 - 2012-04-25 - F02K7/1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射喷气发动机,包括射流泵、燃烧室和高压泵,所述射流泵的出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所述燃烧室的气体工质出口与喷射通道连通,所述高压泵的流体出口与所述射流泵的动力流体喷嘴连通。本实用新型大幅度提高了现有发动机的效率。
  • 引射喷气发动机-201110266268.6
  • 靳北彪 - 靳北彪
  • 2011-09-08 - 2012-03-14 - F02K7/1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射喷气发动机,包括射流泵、燃烧室和高压泵,所述射流泵的出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所述燃烧室的气体工质出口与喷射通道连通,所述高压泵的流体出口与所述射流泵的动力流体喷嘴连通。本发明大幅度提高了现有发动机的效率。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