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尺寸微纳结构阵列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84967.9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5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贺海东;奚子杰;王春举;孙立宁;宁学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5/06 | 分类号: | B23H5/06;B23H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5 | 代理人: | 叶栋 |
地址: | 2151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尺寸微纳结构阵列的制备方法,包括:S1、提供浸入至电解液中的工件作为第一电极,提供削边线电极作为第二电极并设置在工件上方,提供干涉光束调节器并输出多光束激光干涉照射在工件表面;S2、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供电构成回路,驱动削边线电极相对工件往复运动,工件在削边线电极相应位置处发生电化学溶解或电化学沉积,并形成微纳结构阵列,无需掩模,且解决了现有超短脉冲电源输出功率小的问题,提高了微纳结构阵列的加工精度,无需电解液进行高速流动,提高系统安全性及降低成本,实现金属材料各向异性电化学溶解或电化学沉积,可有效提高沉积层的致密性及结合强度,从而提高具有大深宽比的微纳结构的刚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尺寸 结构 阵列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01128496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