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安全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88195.9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09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E21D11/3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盛洪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横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交通隧道建筑安全施工方法,隧道安全排水结构包括拱形结构以及底层的仰拱结构,所述拱形结构从里到外包括初期衬砌层、排水通道、防水层和二次衬砌结构,所述仰拱结构包括集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与所述集水通道连通。通过合理的测算隧道内壁的透水率,合理的安排排水通道的距离,实现了最佳的排水效果。此外,通过预制的可溶性金属管,实现了对排水通道的预成型,后续通过腐蚀性液体对其进行腐蚀,可以人为的快速的形成排水通道,并且不会出现堵塞,提高了排水通道的成型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安全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隧道安全排水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隧道安全排水结构包括拱形结构以及底层的仰拱结构,所述拱形结构从里到外包括初期衬砌层、排水通道、防水层和二次衬砌结构,所述仰拱结构包括集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与所述集水通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步骤如下:第一步:在挖掘好的隧道内壁上通过钻机钻一个压入水孔和一个监测渗水孔;第二步:向压入水孔中压入水,并通过相邻的监测渗水孔监测渗水,并记录相应数值;第三步:通过隧道内壁透水率计算公式,计算隧道内壁透水率,所述公式如下:
T为隧道内壁透水率,m/s;Q为压入隧道内壁水流量,m3/s;a为压入水孔和监测渗水孔间距,m;b为压入隧道内壁水孔的半径,m;c为注入水的扬程高度,m;d为监测渗水孔的液面高度,m;第四步:通过所述第三步计算的透水率,计算需要设置的相邻排水通道的距离,具体如下:当0<T<0.5时,相邻两条排水通道的间距为1m,当0.5<T<1时,相邻两条排水通道的间距为1.5m,当1<T<2时,相邻两条排水通道的间距为2m,当2<T时,相邻两条排水通道的间距为3m;第五步:在隧道内壁铺设初期衬砌层第六步:在初期衬砌层初步凝固后,根据第四步计算的排水管道的间距,将预制好的可溶性金属管通过U型卡箍固定在初期衬砌层上,所述可溶性金属管在其截面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贯通整个可溶性金属管,在所述可溶性金属管的轴向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进液口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伸出所述可溶性金属管外一定距离;第七步:在所述可溶性金属管之间的空隙内喷射混凝土,直至完全覆盖所述可溶性金属管,形成混凝土覆盖层;第八步:在所述混凝土覆盖层表面铺设一层防水层,并通过钉子固定在所述混凝土覆盖层结构表面;第九步:在所述混凝土覆盖层表面铺设二次衬砌结构,并确保所述软管一直露在外面;然后铺设仰拱结构,并设置集水通道,使所述排水通道与所述集水通道连通;第十步:在所有衬砌结构基本稳固后,通过所述软管向所述可溶性金属管的通孔内注入腐蚀溶液,将所述可溶性金属管溶化,溶化后的液体直接排入到集水通道内,通过集水通道排出隧道;第十一步:待所述可溶性金属管完全溶化后,其原先存在的位置形成排水通道;最后拆掉软管,用水泥将软管所在的位置封堵,确保排水通道的密封;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整个隧道排水通道布设完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8819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