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安全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88195.9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09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E21D11/3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盛洪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横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安全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交通隧道建筑安全施工方法,隧道安全排水结构包括拱形结构以及底层的仰拱结构,所述拱形结构从里到外包括初期衬砌层、排水通道、防水层和二次衬砌结构,所述仰拱结构包括集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与所述集水通道连通。通过合理的测算隧道内壁的透水率,合理的安排排水通道的距离,实现了最佳的排水效果。此外,通过预制的可溶性金属管,实现了对排水通道的预成型,后续通过腐蚀性液体对其进行腐蚀,可以人为的快速的形成排水通道,并且不会出现堵塞,提高了排水通道的成型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隧道安全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交通隧道工程的快速发展,隧道给人类的交通带来了许多方便,但隧道所处的地理环境,带来了不得不对其进行防水、排水的课题,目前在隧道初期支护层中会设置环向排水管,排水管上有孔隙,水经孔隙进入排水管。
一方面,由于现有技术中并没有根据隧道内壁的渗水情况合理的安排排水通道的距离,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排水的效果不佳,另一方面,由于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埋入式管道进行排水,即初期支护为刚开挖之后立即进行的支护形式,因隧道支护结构施工等因素,会导致排水管的挤压变形,使隧道环向排水不通畅,这已成为隧道排水的难点问题。
针对第二个方面的问题,即排水管道挤压变形,堵塞的问题,专利CN104879164A公开了一种在隧道内壁铺设易腐蚀的麻绳来取代排水管道,待麻绳慢慢腐烂后,排出管道形成天然的排水通道,但是,由于麻绳的腐烂时间会很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排水通道无法正常工作,隧道内会出现积水,严重影响了隧道的安全,另一方面,由于麻绳不会很好的分解,即在其慢慢分解的过程中,会一部分一部分的脱落,这样会出现堵塞在通道某一位置的情况,导致排水通道堵塞,很有可能无法正常的排水,而且麻绳比较松软,无法支撑隧道的应力,对后续排水通道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安全排水结构的施工方法,通过合理的测算隧道内壁的透水率,合理的安排排水通道的距离,实现了最佳的排水效果;另一方面,通过预制的可溶性金属管,实现了对排水通道的预成型,后续通过腐蚀性液体对其进行腐蚀,可以人为的快速的形成排水通道,并且不会出现堵塞,提高了排水通道的成型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解决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安全排水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隧道安全排水结构包括拱形结构以及底层的仰拱结构,所述拱形结构从里到外包括初期衬砌层、排水通道、防水层和二次衬砌结构,所述仰拱结构包括集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与所述集水通道连通,所述施工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挖掘好的隧道内壁上通过钻机钻一个压入水孔和一个监测渗水孔;
第二步:向压入水孔中压入水,并通过相邻的监测渗水孔监测渗水,并记录相应数值;
第三步:通过隧道内壁透水率计算公式,计算隧道内壁透水率,所述公式如下:
T为隧道内壁透水率,m/s;Q为压入隧道内壁水流量,m3/s;a为压入水孔和监测渗水孔间距,m;b为压入隧道内壁水孔的半径,m;c为注入水的扬程高度,m;d为监测渗水孔的液面高度,m;L为压入水孔的孔深;
第四步:通过所述第三步计算的透水率,计算需要设置的相邻排水通道的距离,具体如下:
当0T0.5时,相邻两条排水通道的间距为1m,当0.5T1时,相邻两条排水通道的间距为1.5m,当1T2时,相邻两条排水通道的间距为2m,当2T时,相邻两条排水通道的间距为3m;
第五步:在隧道内壁铺设初期衬砌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81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