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增强型气体扩散层微孔膜、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252017.9 申请日: 2019-03-29
公开(公告)号: CN109950551A 公开(公告)日: 2019-06-28
发明(设计)人: 朱少敏;徐洪峰;邓晗;王建海;徐冰;卢璐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H01M4/86 分类号: H01M4/86;H01M4/88
代理公司: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代理人: 周媛媛;李馨
地址: 116028 辽宁***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增强型气体扩散层微孔膜、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燃料电池领域。燃料电池增强型气体扩散层为自支撑微孔膜,微孔膜的制备采用聚四氟乙烯、碳粉混合浆料,通过滚压、拉伸成膜、经焙烧获得,自支撑微孔膜,厚度为30‑50微米,在微孔膜表面涂覆制备催化层,获得微孔膜支撑催化层。增强膜电极由阳极气体扩散层、阳极微孔膜支撑催化层、质子交换膜、阴极微孔膜支撑催化层、阴极气体扩散层构成。通过组合获得增强膜电极。本发明制备的增强型气体扩散层,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强度,高导气性和导水性,微孔分布均匀,微孔膜支撑催化层组装膜电极显著提高膜电极强度,加工工艺简单,膜电极性能更优,利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搜索关键词: 微孔膜 催化层 膜电极 制备 气体扩散层 增强型 燃料电池膜电极 支撑 增强膜 自支撑 电极 阳极气体扩散层 阴极气体扩散层 燃料电池领域 聚四氟乙烯 微孔膜表面 质子交换膜 导电性 焙烧 滚压 阴极 混合浆料 燃料电池 微孔分布 阳极 成膜 高导 拉伸 碳粉 涂覆 组装
【主权项】:
1.一种用于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增强型气体扩散层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将聚四氟乙烯乳液、碳粉按一定质量比在乙醇溶液分散,充分混合均匀后在水浴中加热聚凝,使其成为粘稠状的浆料;(2)将步骤(1)获得的粘稠状浆料与增塑剂混合,采用滚压技术,并湿法拉伸制备薄膜;(3)将步骤(2)获得的薄膜室温晾干后,在240‑260℃焙烧20‑40分钟,在340‑360℃焙烧20‑40分钟,获得增强型气体扩散层微孔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交通大学,未经大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5201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高导电性超疏水气体扩散层及其制备方法-201910644080.7
  • 莫肇华;李素丽;李俊义;徐延铭 - 珠海冠宇电池有限公司
  • 2019-07-17 - 2019-11-12 - H01M4/86
  •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导电性超疏水气体扩散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气体扩散层包含由疏水处理多孔导电基底材料和涂覆在多孔导电基底材料一侧的超疏水碳纳米管/碳材料复合微孔层或由其组成。超疏水碳纳米管具有远高于聚四氟乙烯的导电率,因此使用超疏水碳纳米管作为疏水剂将大大提高气体扩散层中微孔层的导电性。利用本发明不仅可以得到一种高导电性超疏水气体扩散层,而且其制备过程无需高温处理,具有低能耗、环保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 一种液流电池用梯度电极及其应用-201510621446.0
  • 刘涛;张华民;李先锋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2015-09-25 - 2019-11-12 - H01M4/86
  • 一种液流电池用梯度电极梯度电极由至少两层具有不同体密度的石墨纤维或碳纤维毡按体密度从低到高顺序层叠组成,并通过垂直于电极表面的纵向针刺制成一体。这种电极可有效降低电极本体电阻,并降低电解液的流动阻力和提供更多的反应场所,最终降低液流电池的欧姆极化、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本发明提高了液流电池的能量效率和电压效率,从而提高了其工作电流密度,使得相同输出功率的电池重量、体积以及成本均大大降低。
  • 一种二维碳化钛/碳纳米管负载铂颗粒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201710324833.7
  • 张建峰;曹惠杨;张欣;王红兵 - 河海大学
  • 2017-05-09 - 2019-11-12 - H01M4/8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碳化钛/碳纳米管负载铂颗粒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HF化学剥离Ti3AlC2中的铝原子层制备二维碳化钛;溶剂热法使得二维碳化钛与MWNTs相结合,同时负载上铂纳米颗粒,即得Ti3C2/MWNTs‑Pt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工艺可控、重复性好、成本低,利于进行大规模工业生产;而且制备得到的Ti3C2/MWNTs‑Pt纳米复合材料比表面积大,导电性良好,可以用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阳极催化剂,对甲醇氧化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
  • 一种燃料电池用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燃料电池电极-201910696552.3
  • 沈兴俊;顾培桥 - 南京汉尔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7-30 - 2019-11-01 - H01M4/8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用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燃料电池电极,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将六亚甲基四胺放置在反应器中,同时将NH4VO3溶液、LiH2PO4溶液、NiCO3溶液泵入到反应器中,再将草酸溶液泵入,得到凝胶状前驱体,干燥后,一次升温至450‑480℃并恒温3‑6h,再二次升温至800‑900℃并恒温1‑3h,将其研磨成粉末;将天门冬氨酸和氧化石墨烯加入到去离子水,转移至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反应10‑100min,将反应液取出后加入中间体粉末和偶联剂,回流反应,抽滤,300‑350℃煅烧2‑5h即可,本发明燃料电池电极拥有较高的可逆容量,可以极大的提高充放电效率,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适合大规模制作推广。
  • 一种高功率燃料电池膜电极、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1910754303.5
  • 吴长征;周天培;杨波;谢毅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9-08-15 - 2019-11-01 - H01M4/86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功率燃料电池膜电极、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膜电极依次包括相复合的导电层、防水透气膜层、催化层和保护层;所述防水透气膜层包括导电成分和疏水高分子;所述催化层包括氧还原催化剂,所述氧还原催化剂为疏水性的负载型过渡金属催化剂;所述保护层具有多孔的疏水透气结构。本发明该结构的膜电极具有较多的气固液三相界面暴露和水气输运通道,在保证最大量催化活性位点暴露的同时,能防止催化层的水淹与脱落问题。因此,所述的膜电极能够表现出极高的输出功率,同时在高电流条件下,其寿命也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延长,利于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 电池双极板-201810288159.6
  • 高丽珠;戴新国;梁超;童浩;杨小中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8-04-03 - 2019-10-18 - H01M4/86
  • 一种电池双极板,其包括双极体、粘接至所述双极体两侧的碳毡层、正极电解液以及负极电解液,所述碳毡层通过一种具有较高粘接性的成型材料粘接至所述双极体两侧,每一双极体两侧均粘接有与该双极体的尺寸接近的碳毡层,以此形成一个双极性基体,通过若干个双极性基体的堆叠可形成所述电池双极板,所述电池双极板两侧分别填充正极电解液以及负极电解液以形成电池双极板的正极及负极,所述电池双极板的正极与负极电性导通,由多个该双极基体堆叠组成内部并联的液流电池双极板,具有结构简单、阻抗减小,能效增加的优势。
  • 高温电碱盐联产直接甲酸盐燃料电池-201710138513.2
  • 李印实;冯颖;孙宪达 - 西安交通大学
  • 2017-03-09 - 2019-10-18 - H01M4/8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电碱盐联产直接甲酸盐燃料电池(Na‑DFFC),属于燃料电池领域,包括以聚四氟乙烯(PTFE)作为粘结剂的非铂阴、阳电极和钠离子形式的阳离子膜。相对于传统甲酸盐燃料电池,所发明的Na‑DFFC阳极无需加入额外电解质(如氢氧化钠),提高了系统的能量密度,降低了系统设计的复杂度和成本。另外,本发明采用钠离子形式的阳离子膜替代传统阴离子膜,克服了阴离子膜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差的缺点。同时,用聚四氟乙烯(PTFE)替代传统的离子交换树脂粘结剂,使得此燃料电池相对于传统的燃料电池更耐高温。除此之外,所发明的Na‑DFFC在对外输出电力的同时伴随着重要化工原料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生成,即形成所谓的电碱盐联产,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 一种以叶绿素为主要原料制备氧还原电催化剂的方法-201910491036.7
  • 林孟昌;汪强 - 山东科技大学
  • 2019-06-06 - 2019-10-11 - H01M4/86
  •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叶绿素为主要原料制备氧还原电催化剂的方法,该方法所采用的原料包括叶绿素溶液、金属源、氮源、炭黑、无机酸和过氧化物,制备步骤如下:将炭黑溶解在水中长时间超声分散;包裹聚合物;水洗;向干燥后的固体中加入水、叶绿素溶液和金属源,旋蒸,干燥,粗磨,得到粉末状固体,成分为富含叶绿素并掺杂金属的聚合物包裹的炭黑;再经初次热处理;酸洗;二次热处理后即得。本发明所制备的氧还原电催化剂完全不含有贵金属或仅含有超低含量的贵金属,而且采用廉价的含氮化合物(叶绿素为主,同时配合少量的苯二胺)取代卟啉、酞菁等价格昂贵的大环化合物,不仅所制备的氧还原电催化剂性能优良,而且成本低廉,容易量产。
  • 变孔隙电极结构及具有变孔隙多孔电极结构的液流电池-201910711136.6
  • 康嘉伦;陈威;树青;陈玮;钱希洪 - 上海海事大学
  • 2019-08-02 - 2019-10-11 - H01M4/8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孔隙电极结构,包括:位于离子交换膜两侧的正极和负极;所述正极由第一变孔隙电极组成,所述第一变孔隙电极的孔隙率从远离所述离子交换膜的第一端向靠近所述离子交换膜的第二端增大;所述负极由第二变孔隙电极组成,所述第二变孔隙电极的孔隙率从远离所述离子交换膜的第三端向靠近所述离子交换膜的第四端增大。以及基于该变孔隙电极结构所形成的具有变孔隙多孔电极结构的液流电池。应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新型变孔隙多孔电极结构,实现高水力渗透性和高比表面积效应的平衡。
  • 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超导电超耐蚀的功能涂层及制备方法-201710451190.2
  • 韩治昀;高华;魏科科 - 常州翊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2017-06-15 - 2019-10-11 - H01M4/86
  •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功能涂层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超导电超耐蚀的功能涂层及制备方法。一种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超导电超耐蚀的功能涂层,涂层包含自愈合层、超耐蚀层以及可选择性沉积的超导电层。这种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超导电超耐蚀的功能涂层以提升燃料电池金属极板使用寿命为前提。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超导电超耐蚀涂层材料拥有在使用过程中使得针孔自动填充的能力,因此无需设计规避针孔用反复循环的多层结构,同时涂层具有超耐蚀及超导电的成分设计,可以在无需添加贵金属的前提下达到比现有技术更低的接触电阻和腐蚀电流密度,极大降低了金属极板的处理成本。
  • 一种氮掺杂石墨烯/三氧化二铁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201710443908.3
  • 万晔;张海啸;刘晶;彭磊 - 沈阳建筑大学
  • 2017-06-13 - 2019-10-01 - H01M4/86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本发明涉及一种氮掺杂石墨烯/三氧化二铁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碳材料合成制备与新能源材料领域技术。本发明利用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作为碳源,尿素作为氮源,利用水热法制得氮掺杂石墨烯溶液。然后将溶液进行二次氧化,加入硫酸亚铁晶体,利用Fe2+与氧化石墨烯之间自发地氧化还原反应合成制备出氮掺杂石墨烯/三氧化二铁复合一体化电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氮掺杂石墨烯方法、二次还原方法与氮掺杂石墨烯/三氧化二铁复合水凝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具有工业化生产价值。制得的一体化电极具有良好的三维孔结构以及高的比表面积,在新能源电池领域具有较大的研究利用价值。
  • 一种燃料电池及电池堆-201920472554.X
  • 区定容;李致朋 - 深圳市致远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4-09 - 2019-10-01 - H01M4/86
  • 本申请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及电池堆,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一种燃料电池包括阴电极、阳电极和层状电解质,层状电解质设置于阴电极和阳电极之间,阴电极和阳电极中至少一个具有多个沟槽。多个沟槽用于释放阴电极或阳电极内部应力,从而减小由于应力产生的形变,防止阴电极或阳电极由于受热变形和层状电解质脱离导致电池损坏。同时引导阴电极或阳电极在受热冷却收缩时收缩裂纹沿着多个沟槽生成,减少或避免阴电极或阳电极产生裂纹,防止阴电极或阳电极由于产生较多裂纹导致性能下降。一种电池堆包括多个燃料电池,多个燃料电池串联,获得高的电压和功率。
  • 一种PEM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备方法-201910551682.8
  • 于力娜;张克金;崔新然;韩建;李军泽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2019-06-25 - 2019-09-27 - H01M4/86
  •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PEM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备方法。该直奔方法采用直接法与一次转印相结合的方式,将催化剂涂敷在质子交换膜的一侧,另一侧采用转印的方式经过一次热压将催化剂负载其上,并且转印介质采用聚烯烃树脂膜,相比于PTFE膜不但具有较好的耐热性、热收缩率,而且具有较低的表面粗糙度,能够保证催化剂转印完全,提高了催化剂利用率,解决了现有膜电极存在不足。
  • 一种燃料电池-201710078207.4
  • 不公告发明人 - 安徽正熹标王新能源有限公司
  • 2017-02-14 - 2019-09-27 - H01M4/86
  • 本申请提供一种燃料电池,沿其厚度方向,从内之外依次包括电池本体,涂刷于电池本体外面的碳基薄膜层、抗菌抗冻薄膜层和封装层;所述碳基薄膜的厚度为0.5~1mm;抗菌抗冻薄膜的厚度为0.025~0.5mm;封装层的厚度为0.3~1mm。本发明所述的燃料电池具有抗菌抗冻的优良性能,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潜能。
  • 制备用于空气电极的锰氧化物催化剂的装置-201821408968.8
  • 付超鹏;蒋敏;张佼;孙宝德 - 上海交通大学
  • 2018-03-15 - 2019-09-24 - H01M4/86
  • 一种制备用于空气电极的锰氧化物催化剂的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流量计、球阀、卸荷阀、过滤器、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减压阀和等离子源。空气电极为多层复合结构,每层包括依次排列的厚度为0.5‑1.5mm的催化层、集流体以及防水透气层,其中催化层包含锰氧化物催化剂。本实用新型能够显著提高金属空气电池的放电性能,所制备的铝空气电池正极具有催化活性高、制备工艺简单、能耗低、价格低廉。
  • 一种应用于氧还原的新型纳米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201910506102.3
  • 董立峰;隋静;封常乾;王杰;董红周;张乾 - 青岛科技大学
  • 2019-06-12 - 2019-09-20 - H01M4/8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氧还原的新型纳米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制备催化剂CoFe2O4@CNR的过程中,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制备尺寸可控且具有双金属配位中心的金属有机‑骨架前驱体材料(Fe2Co‑MOF)的方法,并探究了在Fe2Co‑MOF的合成过程中,配位调节剂醋酸钠的用量和混合溶剂中DMF与水的添加比例等因素对前驱体Fe2Co‑MOF形貌和尺寸的影响。具体步骤是:以对苯二甲酸为配体、乙酰丙酮钴和无水氯化铁为金属钴源和铁源,通过控制水在三水合乙酸钠和溶剂中的用量调节形貌,在110℃下,经过简单的水热反应即可制得Fe2Co‑MOF;以优选的方案,以Fe2Co‑MOF为模板,以2℃min‑1的升温速率升至600℃,在氮气氛下保温4h,然后在空气气氛下,300℃低温氧化3h,制备得到了应用于催化氧还原的新型纳米复合催化剂,该催化剂在能源转换和储存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一种金属双极板以及燃料电池-201822200084.X
  • 上官鹏鹏;王海峰;王利生 - 浙江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18-12-26 - 2019-09-17 - H01M4/86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金属双极板以及燃料电池,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金属双极板包括金属基板、耐腐蚀涂层及导电涂层。其中,金属基板包括经过氮化处理的第一面;耐腐蚀涂层沉积在金属基板的第一面上;导电涂层沉积在所述耐腐蚀涂层上。一种燃料电池包括上述的金属双极板。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提高金属双极板的耐腐蚀性、导电性、提高涂层与金属基板的结合力、延长金属双极板及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极结构-201920261730.5
  • 方新安 - 徐州华清京昆能源有限公司
  • 2019-03-01 - 2019-09-17 - H01M4/86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极结构,包括有电极本体,电极本体上分布有若干气道结构,气道结构的上方分布有反应气体接触结构,气道结构的一侧连接有收尾口。由此,在气道结构与电极本体相互结合后,能令电池片与阴极和阳极气体更好的接触。采用了网状的反应气体接触结构,可以将阴阳极气体布置的更加均匀。设有独立的收尾口,进一步提升气体分布的均匀效果。气道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避免硬接触使电池片受力不均,导致电池片碎裂,电堆损坏的取消。制造期间可采用增材加工方式,能提高加工效率。整体构造简单,易于制造实施。
  • 一种用于金属空气电池阴极的催化剂层以及金属空气电池-201710565212.8
  • 张利强;周奇栋;李永峰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2017-07-12 - 2019-09-13 - H01M4/86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金属空气电池阴极的催化剂层以及金属空气电池,其中,用于金属空气电池阴极的催化剂层由形状记忆聚合物基底和负载于基底上的催化剂薄膜组成;形状记忆聚合物基底处于具有1%‑40%的预设拉伸形变量或收缩形变量的状态;此时,所述催化剂薄膜处于被赋予1%‑8%的压应变或拉应变的状态。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利用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在特定条件的触发下产生预设的拉应变或压应变,从而带动催化剂薄膜材料中原子间距发生特定改变,进而方便地调节催化剂薄膜的活性。该方法采用的调控手段简单易行,能够适应大规模生产应用的要求,为空气电池性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 一种金属双极板以及燃料电池-201822200083.5
  • 上官鹏鹏;王海峰;王利生 - 浙江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18-12-26 - 2019-09-13 - H01M4/86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金属双极板以及燃料电池,涉及燃料电池领域。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金属双极板包括金属基板和交替涂层。交替涂层沉积在金属基板上;交替涂层包括至少两个依次沉积的单元涂层,且每个单元涂层包括过渡涂层和第一导电涂层。过渡涂层与金属基板的结合力大于第一导电涂层与金属基板的结合力。交替涂层中的一个单元涂层为第一单元涂层;第一单元涂层中的过渡涂层与金属基板接触。一种燃料电池包括上述的金属双极板。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提高金属双极板的耐腐蚀性、导电性、提高涂层与金属基板的结合力、延长金属双极板使用寿命。
  • 一种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上的高熵合金复合涂层和工艺-201611087311.1
  • 周滔;张如林;李荣斌 - 上海电机学院
  • 2016-12-01 - 2019-09-06 - H01M4/86
  •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上的高熵合金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即采用闭合场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在金属双极板表面上制备高熵合金复合涂层。金属双极板基底表面上的该复合涂层是由高熵合金层、多元合金‑碳过渡层和最外面的非晶碳层所组成。与现有其它技术相比,本发明充分利用了高熵合金的高熵效应、迟滞扩散效应、鸡尾酒效应及非晶碳膜的导电性、耐腐蚀特性,采用阶梯过渡的方法将其进行多元复合。本发明改性后的双极板,具有高的膜‑基结合力、耐腐蚀性能及导电性能,可以满足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的使用要求。
  • 一种用于全钒液流电池的高性能石墨毡电极及其制备方法-201910314029.X
  • 孙红;李强;白桉裕 - 沈阳建筑大学
  • 2019-04-18 - 2019-09-03 - H01M4/86
  • 一种用于全钒液流电池的高性能石墨毡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性能石墨毡电极包括聚丙烯腈石墨毡电极,其表面为通过电化学沉积法逐层沉积的聚多巴胺,具体制备方法如下:S1、将聚丙烯腈石墨毡电极洗净并干燥处理;S2、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在洗净并干燥的聚丙烯腈石墨毡电极上逐层沉积聚多巴胺;电化学沉积通过标准三电极电化学工作站进行,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铂片电极为对电极,石墨毡电极为工作电极,多巴胺浓度为4mM~6mM的完全除氧的缓冲液为电解液,连续循环伏安扫描的电压范围为‑0.4~1.2V,扫描圈数为100~150圈;S3、将表面沉积聚多巴胺的聚丙烯腈石墨毡电极洗净并干燥处理,即得。该高性能石墨毡电极可提升全钒液流电池的整体性能。
  • 一种锂空气电池非碳正极及其制备方法、锂空气电池-201710093529.6
  • 王芳;吴其兴;冯景华;孟诚诚;罗仲宽 - 深圳大学
  • 2017-02-21 - 2019-08-30 - H01M4/86
  • 本发明适用于电化学能源领域,提供了一种锂空气电池非碳正极及其制备方法、锂空气电池。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利用水热反应在泡沫镍上形成钴锰氢氧化物;进行空气中退火,将所述钴锰氢氧化物转化为MnCo2O4,获得Ni负载MnCo2O4;进行水热反应,使所述Ni负载MnCo2O4复合氢氧化镍;在空气中退火,使所述Ni负载MnCo2O4复合氢氧化镍中的氢氧化镍转化为NiO,获得所述锂空气电池非碳正极。本发明通过高温高压的水热合成过程以及其后的退火煅烧过程使MnCo2O4紧密结合到泡沫镍基底上,形成三维结构的以介孔为主的多孔非碳正极MnCo2O4@Ni,再通过进一步高温高压的水热合成过程以及其后的退火煅烧过程使NiO复合到MnCo2O4@Ni,最终形成NiO/MnCo2O4@Ni非碳复合正极。
  • 一种燃料电池单极板结构-201920063188.2
  • 郭永生;王朝云;张永兵;许晓溪;冯家伟;李世杭 - 安徽明天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9-01-15 - 2019-08-30 - H01M4/86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燃料电池单极板结构,包括板体、四个侧边凸起、两个端部凸起与电压信号采集端,两个端部凸起上分别开有空气进口与空气出口;四个侧边凸起上分别设置有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氢气进口与氢气出口,板体的一个侧边上设置有电压信号采集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单极板的气体进出口与水流进出口处设置一圈密封铁条,密封铁条上设置有若干呈U形分布的延出部,延出部上设置有突起,从而在组装时提升阴阳极板之间以及双极板与膜电极之间的压力,保证各进出口与外部的密封性,本实用新型还在电压信号采集端上设置至少两个插槽,在将阴阳极板焊接形成双极板后,阴阳极板上的插槽形成插孔,避免检测时需要焊接导线的状况,十分方便。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