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靶向诊疗动脉硬化的纳米载药复合物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8872.2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0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蓝咏;邓立;冯龙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贝奥吉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49/12 | 分类号: | A61K49/12;A61K49/14;A61K49/18;A61K9/51;A61K47/34;A61K47/10;A61K47/62;A61K47/69;A61K31/22;A61P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孙超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靶向诊疗动脉硬化的纳米载药复合物及制备方法,首先先制备出聚乳酸‑羟基乙酸/聚乙二醇共聚物(PLGA‑PEG‑COOH),再将超顺磁性铁氧体纳米颗粒(SPIO)通过疏水静电作用与PLGA‑PEG‑COOH组装复合在一起,内核再吸附降血脂药,最后VCAM‑1靶向肽修饰在胶束亲水表面。本发明提出了可以靶向动脉硬化病灶部位过表达血管细胞粘附分子的VCAM‑1靶向肽为靶标,构筑具有靶向动脉硬化的诊疗一体化试剂。 | ||
搜索关键词: | 动脉硬化 制备 靶向诊疗 靶向肽 复合物 靶向 载药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超顺磁性铁氧体 聚乙二醇共聚物 动脉硬化病灶 诊疗一体化 降血脂药 静电作用 纳米颗粒 亲水表面 羟基乙酸 聚乳酸 靶标 胶束 内核 疏水 吸附 修饰 组装 复合 构筑 | ||
【主权项】:
1.用于靶向诊疗动脉硬化的纳米载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超顺磁性铁氧体纳米颗粒、聚乳酸‑羟基乙酸/聚乙二醇共聚物和降血脂药溶解混匀、超声分散,真空旋转蒸发直至溶剂挥发完;冷却至室温后,进行超声分散、过滤,离心去除沉淀,对上层黑色透明的水溶液进行冷冻干燥即得粉状固体,所述粉状固体为核壳结构,内核层由疏水性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片段形成,外壳层由亲水性聚乙二醇羧酸片段形成,疏水的超顺磁性铁氧体纳米颗粒和降血脂药包裹于内核层中;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聚乙二醇共聚物是由端羧基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和氨基聚乙二醇羧基聚合而成;S2)将所述粉状固体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形成胶束溶液;向所述胶束溶液中加入1‑(3‑二甲氨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活化反应后加入N‑羟基琥珀酰亚胺,反应后再加入VCAM‑1靶向肽,反应过夜即得纳米载药复合物溶液,所述VCAM‑1靶向肽的氨基端与核壳结构中聚乙二醇羧酸进行酰胺化反应;所述VCAM‑1靶向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S3)对所述纳米载药复合物溶液进行透析,再冷冻干燥即得纳米载药复合物,所述纳米载药复合物的粒径为50~250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贝奥吉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贝奥吉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07887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