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子产品金属外壳的精密打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20986.5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73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赵长亮;周士升;蒋燕;詹淳崵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丰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41/00;B24B41/06;B24B49/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电子产品金属外壳的精密打磨机构,包括上料支座、打磨支座、若干机械臂、打磨头和运料夹具,所述打磨头和运料夹具分别与机械臂的末端节点安装连接,所述上料支座、打磨支座分别沿机械臂周向设置,所述上料支座包括支架和安装于支架上的上料台,所述上料台相背于机械臂的一侧具有一成像机构,此成像机构安装于一安装架上端,并位于上料台上方,所述芯体可转动的设置于内壳体内,所述旋转头与芯体安装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成像机构的设置,可以准确定位工件上待打磨区域的位置,打磨头只需要对已经标识出的待打磨区域进行精准打磨即可,无须对工件进行正面打磨,既节约了材料,又缩短了打磨的时间和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打磨 机械臂 上料 成像机构 打磨头 夹具 本实用新型 打磨机构 金属外壳 上料台 芯体 运料 支架 电子产品 精密 末端节点 生产效率 周向设置 准确定位 上端 安装架 可转动 旋转头 内壳 相背 体内 节约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电子产品金属外壳的精密打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支座(1a)、打磨支座(2a)、若干机械臂(3a)、打磨头(4a)和运料夹具(5a),所述打磨头(4a)和运料夹具(5a)分别与机械臂(3a)的末端节点安装连接,所述上料支座(1a)、打磨支座(2a)分别沿机械臂(3a)周向设置;所述上料支座(1a)包括支架(7a)和安装于支架(7a)上的上料台(8a),所述上料台(8a)相背于机械臂(3a)的一侧具有一成像机构(9a),此成像机构(9a)安装于一安装架(10a)上端,并位于上料台(8a)上方,所述打磨支座(2a)包括基座(12a)和若干连接于基座(12a)上表面的打磨台(13a);所述成像机构(9a)与连接有打磨头(4a)的机械臂(3a)的控制器无线连接,所述上料台(8a)上设置有若干组限位档条(15a),每组限位档条(15a)至少有两根,且相邻的限位档条(15a)垂直设置并与上料台(8a)安装固定;所述打磨头(4a)进一步包括外壳体(1)、内壳体(2)、芯体(3)和旋转头(4),所述内壳体(2)位于外壳体(1)内,所述芯体(3)可转动的设置于内壳体(2)内,所述旋转头(4)与芯体(3)安装连接;所述内壳体(2)的内壁和外壁均为圆柱面,所述内壳体(2)外壁圆柱面的中心轴线与内壳体(2)内壁圆柱面的中心轴线平行且不重合,从而使得内壳体(2)的壁厚在半圆周向上逐渐递增,所述内壳体(2)外壁上具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环形槽(5),从而在内壳体(2)外壁上形成平行的第一凸起部(601)、第二凸起部(602)和第三凸起部(603),所述内壳体(2)外壁与外壳体(1)内壁紧配连接,从而在外壳体(1)与内壳体(2)的两个环形槽(5)之间形成第一腔体(8)和第二腔体(9),所述第一腔体(8)内的环形槽(5)内壁上开有若干进风口(101),所述第二腔体(9)内的环形槽(5)内壁上开有若干出风口(102);所述芯体(3)的中心轴线与内壳体(2)外壁圆柱面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芯体(3)包括上轴部(11)、驱动部(12)和下轴部(13),此芯体(3)通过上轴承座(14)、下轴承座(15)可转动的安装于外壳体(1)内,所述上轴承座(14)下表面与内壳体(2)顶面接触连接,所述下轴承座(15)设置于外壳体(1)内并位于内壳体(2)下方,所述芯体(3)上沿周向等间隔设置有若干叶片槽(17),此叶片槽(17)内分别嵌入有驱动叶片(18),所述外壳体(1)上设置有进气口(19)和出气口(20),所述进气口(19)与第一腔体(8)贯通,所述出气口(20)与第二腔体(9)贯通;所述芯体(3)的下轴部(13)末端连接有一转动壳(22),此转动壳(22)内具有一安装座(23),此安装座(23)通过一轴承(24)可转动的安装于转动壳(22)内,所述旋转头(4)与安装座(23)连接,所述安装座(23)、轴承(24)和旋转头(4)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旋转头(4)的中心轴线与芯体(3)下轴部(13)的中心轴线不重合;所述转动壳(22)进一步包括连接部(31)和壳体部(32),所述连接部(31)上开有一供芯体(3)的下轴部(13)嵌入的通孔,所述下轴部(13)末端套装有一橡胶圈(33),此橡胶圈(33)嵌入通孔内壁的凹槽内,所述转动壳(22)的壳体部(32)内分别设置有所述的轴承(24),此轴承(24)下方具有一密封垫圈(34),所述密封垫圈(34)下方设置有一环形垫片(35),此垫片(35)通过一卡簧(40)安装于壳体部(32)内,所述卡簧(40)嵌入壳体部(32)内壁的凹槽内,所述安装座(23)包括柱体部(231)和端部(232),所述柱体部(231)依次穿过垫片(35)、密封垫圈(34)和轴承(24),并与轴承(24)的内圈紧配连接,所述安装座(23)的端部(232)与垫片(35)接触连接;所述芯体(3)的下轴部(13)上套装有一垫圈(27),此垫圈(27)嵌入下轴承座(15)上表面的通孔内,且垫圈(27)的上表面高于下轴承座(15)的上表面;还具有一安装于外壳体(1)上的气管安装座(37),此气管安装座(37)包括进气部(371)和出气部(372),所述出气部(372)靠近外壳体(1)的一侧具有一凸块(373),此凸块(373)上开有一与出气口(20)贯通的储气槽(374),所述进气部(371)上连接有一与进气口(19)贯通的进气管(38),所述出气口(20)大于进气口(19),所述出气部(372)上连接有至少两个与储气槽(374)贯通的出气管(3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丰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丰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202098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