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石墨烯/金属复合结构的电光调制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20024606.2 申请日: 2018-01-08
公开(公告)号: CN207895207U 公开(公告)日: 2018-09-21
发明(设计)人: 杨松;曹冰;王钦华;赵恩;刘伊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大学
主分类号: G02F1/17 分类号: G02F1/17;G02B5/00
代理公司: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3 代理人: 易朝晖
地址: 215006***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金属复合结构的电光调制器,包括金属结构层、石墨烯层、介质层、衬底反射层、金属电极和电压源,石墨烯层包括:至少一层石墨烯,石墨烯平铺于介质层,电压源与石墨烯连接,通过电压源对石墨烯施加不同的电压以调控入射光的反射率大小。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光调制器,通过将金属和石墨烯结合,形成石墨烯/金属的复合结构,来实现对入射光的调控功能。
搜索关键词: 石墨烯 电光调制器 电压源 金属复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 石墨烯层 介质层 入射光 金属 金属结构层 调控功能 复合结构 金属电极 反射层 反射率 衬底 平铺 施加 调控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石墨烯/金属复合结构的电光调制器,包括金属结构层、石墨烯层、介质层、衬底反射层、金属电极和电压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层包括:至少一层石墨烯,所述石墨烯平铺于所述介质层,所述电压源与所述石墨烯连接,通过所述电压源对所述石墨烯施加不同的电压以调控入射光的反射率大小;所述电光调制器自下而上依次为:所述衬底反射层、所述介质层、所述石墨烯层和所述金属结构层,所述金属电极分别与所述石墨烯层和所述衬底反射层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02460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透视调光面板-201580029819.3
  • D·J·阿尔顿;N·阿克曼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2015-06-03 - 2019-08-27 - G02F1/17
  • 透视调光面板(102)包括第一和第二透明基底层(104,106)以及它们之间的悬浮颗粒装置(SPD)层(112)。第一透明导体层(108)在第一透明基底层(104)和SPD层(112)之间,而第二透明导体层(110)在第二透明基底层(106)和SPD层(112)之间。第一电极(114)电耦合到第一透明导体层(108)。第二和第三电极(116,118)电耦合到第二透明导体层(110)的相对端。第一和第二电极(114,116)之间施加的电势差(V1‑V2)控制SPD层(112)的透光率水平。第二和第三电极(116,118)之间施加的电势差(V2‑V3)(其产生对第二透明导体层(110)加热的横向电场)增加在第一和第二电极(114,116)之间施加的电势差(V1‑V2)被减少时SPD层(112)的透光率水平减少的速度。
  •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全光纤偏振控制与强度调制多功能器件-201821103962.X
  • 余健辉;朱文国;陈哲;陈光磊;杨松青;唐洁媛;吴朋军 - 暨南大学
  • 2018-07-12 - 2019-01-04 - G02F1/17
  • 本专利涉及光纤通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全光纤偏振控制与强度调制多功能器件。该多功能器件结构包括:玻璃衬底、放置在玻璃衬底凹槽内的侧边抛磨光纤,所述侧边抛磨光纤抛磨区上覆盖有石墨烯薄膜,两个金属电极设置在石墨烯薄膜之上,所述金属电极为两个独立的金属叉指电极。通过改变施加在独立的金属叉指电极两端的驱动电压,调控石墨烯层对光纤中传输光强的吸收,从而控制光偏振态的改变与实现对光强的调制。本专利具有体积小、结构设计简单、插入损耗低、工作波长范围宽、消光比高、响应速度快、集成化、多功能化等优点。在未来光电子器件集成、多功能化发展趋势下,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全光纤偏振控制与强度调制多功能器件-201810764934.0
  • 余健辉;朱文国;陈哲;陈光磊;杨松青;唐洁媛;吴朋军 - 暨南大学
  • 2018-07-12 - 2018-11-06 - G02F1/17
  •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全光纤偏振控制与强度调制多功能器件。该多功能器件结构包括:玻璃衬底、放置在玻璃衬底凹槽内的侧边抛磨光纤,所述侧边抛磨光纤抛磨区上覆盖有石墨烯薄膜,两个金属电极设置在石墨烯薄膜之上,所述金属电极为两个独立的金属叉指电极。通过改变施加在独立的金属叉指电极两端的驱动电压,调控石墨烯层对光纤中传输光强的吸收,从而控制光偏振态的改变与实现对光强的调制。本发明具有体积小、结构设计简单、插入损耗低、工作波长范围宽、消光比高、响应速度快、集成化、多功能化等优点。在未来光电子器件集成、多功能化发展趋势下,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 基于石墨烯/金属复合结构的电光调制器-201820024606.2
  • 杨松;曹冰;王钦华;赵恩;刘伊 - 苏州大学
  • 2018-01-08 - 2018-09-21 - G02F1/17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金属复合结构的电光调制器,包括金属结构层、石墨烯层、介质层、衬底反射层、金属电极和电压源,石墨烯层包括:至少一层石墨烯,石墨烯平铺于介质层,电压源与石墨烯连接,通过电压源对石墨烯施加不同的电压以调控入射光的反射率大小。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光调制器,通过将金属和石墨烯结合,形成石墨烯/金属的复合结构,来实现对入射光的调控功能。
  •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表面等离子激元电吸收光调制器-201610236215.2
  • 杨青;鲁航文;庞陈雷;徐鹏飞;刘旭 - 浙江大学
  • 2016-04-15 - 2018-07-31 - G02F1/1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的表面等离子激元电吸收光调制器,包括:衬底,在衬底上叠放的第一微纳波导和第二微纳波导,位于第一微纳波导和第二微纳波导之间的介质层和第一单层石墨烯,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微纳波导和第二微纳波导连接并用以施加调制电压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的第一微纳波导和第二微纳波导中的至少一种为金属波导;所述的第一单层石墨烯位于其中一个金属波导和介质层之间;且其中一个电极通过所述的第一单层石墨烯与对应的金属波导连接。本发明采用波导垂直排布的结构设计,结合石墨烯和SPP的优势,使调制深度高于已有电吸收调制器,达到70%以上;且器件的结构电容较小,极大提高了器件的整体响应速度。
  • 显示元件、感光性组合物以及电润湿显示器-201580000424.0
  • 木下芳徳;新木利治;工藤和生 - JSR株式会社
  • 2015-01-08 - 2018-06-29 - G02F1/17
  •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元件、感光性组合物以及电润湿显示器,该显示元件包括:第1电极层堆、第2电极层堆、形成于所述第1电极层堆及所述第2电极层堆之间的收纳空间、以及划分所述收纳空间的隔离壁,并且在所述收纳空间中至少包含彼此为非混合性的极性液体及无极性液体,且存在于所述隔离壁中的Li、Na及K的量为100ppm以下。本发明的显示元件可根据所施加的电压的有无而使无极性液体的存在状态平稳且长期稳定地变化,此外耐光性、特别是耐紫外线性优异,且脱气量少。
  • 显示元件、感光性组合物以及电润湿显示器-201580000423.6
  • 新木利治;木下芳徳;工藤和生 - JSR株式会社
  • 2015-01-08 - 2018-05-29 - G02F1/17
  •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元件、感光性组合物以及电润湿显示器,该显示元件包括:第1电极层堆、第2电极层堆、形成于所述第1电极层堆及所述第2电极层堆之间的收纳空间、以及划分所述收纳空间的隔离壁,并且在所述收纳空间中至少包含彼此为非混合性的极性液体及无极性液体,至少所述第1电极层堆或第2电极层堆的与所述收纳空间接触的面为疏水性,且所述隔离壁表面的所述无极性液体的静态接触角在15°~85°的范围内。该显示元件可根据所施加的电压的有无而使无极性液体的存在状态平稳且长期稳定地变化。
  • 一种基于石墨烯和光栅复合结构的太赫兹调制器-201711102453.5
  • 杨振兴;郭旭光;朱亦鸣 - 上海理工大学
  • 2017-11-10 - 2018-04-06 - G02F1/17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石墨烯和光栅复合结构的太赫兹调制器,和电源连接,用于对太赫兹波进行调制,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下绝缘介质层、石墨烯薄膜层、上绝缘介质层以及光栅层,其中,光栅层为具有亚波长周期的光栅,石墨烯薄膜层为单层石墨烯,石墨烯薄膜层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电极,电极和亚波长光栅分别与电源导电连接;还包括反射层以及衬底层,其中,反射层以及衬底层自上至下依次设置在下绝缘介质层的底部。本发明中下绝缘介质层和上绝缘介质层组成F‑P谐振腔,F‑P效应在谐振频点上加强了光子模式局域电场与石墨烯的相互作用,实现在快速调制的同时也能达到较大的调制深度;反射层增强了反射率,使得调制器具有更好的调制效果。
  • 一种电子纸显示装置-201610481750.4
  • 姚又友;刘静 - 北京梦之墨科技有限公司
  • 2016-06-27 - 2018-01-05 - G02F1/17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纸显示装置。该装置包括控制电路以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表面封装层、网格框架、电极阵列层、下表面封装层;所述网格框架呈栅格结构,每个网格内均设置有液态金属和电解液,所述电解液包裹在液态金属周围;所述电极阵列层上设置有电极,以通过电极与各金属像素点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电极阵列层连接,用于控制电极的输出电压。本发明实施例基于液态金属能够在电控作用下表面物理化学性质进而改变表面积的特性,将液态金属作为像素点引入到电子纸显示装置中,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耗电少、反光小、结构简单可靠以及厚度薄的优点。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201380033452.3
  • 佐藤英次 - 夏普株式会社
  • 2013-06-14 - 2017-12-29 - G02F1/17
  • 防止形状各向异性部件的凝聚。本发明一个方式的显示面板(2)包括彼此相对配置的基板(10、20);和包含多个形状各向异性部件(32)的光调制层(30),形状各向异性部件(32)包括作为导体的芯部和包覆芯部的整个周围的作为电介质的包覆层。显示面板(2)使施加于光调制层(30)的电压变化,由此,使形状各向异性部件(32)在基板(10、20)上的投影面积变化。
  • 一种可调谐中红外窄带吸收体-201710693299.7
  • 廖艳林;赵艳 - 安徽大学
  • 2017-08-14 - 2017-12-15 - G02F1/1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谐中红外窄带吸收体,包括有基底,基底上设有金属膜镀层,金属膜镀层上再设有第一电介质镀层,在第一电介质镀层上放置有石墨烯,在石墨烯上再设有第二电介质镀层,在第二电介质镀层上设置第三电介质镀层,将第三电介质镀层刻蚀成光栅层。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新的吸收体结构,利用石墨烯的特性,通过改变静态偏置电压实现石墨烯费米能变化,从而实现了横电(TE)偏振光可调谐窄带吸收,满足了吸收峰位动态变化的需求。
  • 电湿润装置、显示装置、透镜-201380009891.0
  • 中山史子;浅川昭彦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2013-02-27 - 2017-03-22 - G02F1/17
  • 本发明提供具备拒水性、膜强度和耐久性优异的膜的电湿润装置、具备该电湿润装置的显示装置和透镜。一种电湿润装置,其具备收容流体的空间、在所述空间中形成了界面的两种流体、与所述空间接触的膜、在所述膜的与所述空间接触的一侧的相反侧配置的第一电极、和与所述两种流体中的一方接触的第二电极;所述膜是由层(M)构成的单层膜或多层膜,所述多层膜中的所述层(M)配置在与所述空间接触的一侧的最表层,所述层(M)由含氟聚合物(A)和含氟聚合物(B)的混合物构成,含氟聚合物(A)含有包含环结构内具有1个醚性氧原子的含氟脂肪族环结构的结构单元作为主成分,含氟聚合物(B)含有包含环结构内具有2个或3个醚性氧原子的含氟脂肪族环结构的结构单元作为主成分。
  • 电湿润装置、显示装置、透镜-201380009990.9
  • 中山史子;浅川昭彦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2013-02-27 - 2017-03-22 - G02F1/17
  • 本发明提供具备拒水性、膜强度和耐久性优异的膜的电湿润装置、具备该电湿润装置的显示装置和透镜。一种电湿润装置,其具备收容流体的空间、在所述空间中形成了界面的两种流体、与所述空间接触的膜、在所述膜的与所述空间接触的一侧的相反侧配置的第一电极、和与所述两种流体中的一方接触的第二电极;所述膜是包含层(A)和层(B)的多层膜,所述层(B)配置在与所述空间接触的一侧的最表层,所述层(A)由含氟聚合物(A)构成,且该含氟聚合物(A)含有包含环结构内具有1个醚性氧原子的含氟脂肪族环结构的结构单元作为主成分,所述层(B)由含氟聚合物(B)构成,且该含氟聚合物(B)含有包含环结构内具有2个或3个醚性氧原子的含氟脂肪族环结构的结构单元作为主成分。
  • 智能调光玻璃-201620562123.9
  • 吕峻藤 - 天津凯升科技有限公司
  • 2016-06-06 - 2016-12-07 - G02F1/17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调光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层、若干层金属透明膜、第二玻璃层,若干层金属透明膜上相间地设有吸光条,多干层金属透明膜上端与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上端固定夹持,下端为活动端。本实用新型利用透明金属膜吸热发生形变,若干层金属膜吸热不同发生形变量不同,从而吸光条移动出现错位而达到调节光线透过玻璃的目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 扭转球型电子纸-201080053118.0
  • 小川健一;小林弘典;泷泽容一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综研化学株式会社
  • 2010-11-18 - 2016-11-02 - G02F1/17
  •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进行良好的图像显示、并且配线的取出容易的扭转球型电子纸。另外,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再利用的扭转球型电子纸。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而提供一种扭转球型电子纸,其特征在于,具有:透明电极侧基材,其包括包含具有透明性的膜的第一基材、以及在上述第一基材的一方的表面形成的透明电极;对置电极侧基材,其包括包含具有绝缘性的膜的第二基材、以及在上述第二基材的一方的表面形成的对置电极;以及扭转球层,其包含扭转球及含有低极性溶剂的低极性溶剂层,上述扭转球层利用上述第一基材及上述第二基材来密封,上述对置电极侧基材以上述对置电极位于上述扭转球层的相反侧的方式配置。
  • 电湿润元件的制造方法、及电湿润显示器-201280038988.X
  • 野村茂树 -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2012-09-18 - 2016-10-19 - G02F1/17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湿润元件的制造方法,该电湿润元件在形成于相对配置的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间的单元内含有相互不混合的第一液体材料及表面能比该第一液体材料的表面能低的第二液体材料,所述第一液体材料及所述第二液体材料的至少一方经过了凝胶化或高粘度化,通过对所述单元内施加电压使所述第一液体材料及所述第二液体材料的界面形状发生变化,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工序:通过对经过了凝胶化或高粘度化的所述第一液体材料及所述第二液体材料的至少一方赋予刺激而使其低粘度化。根据本发明,可容易地制造电湿润元件,通过本发明制造的电湿润元件不存在施加电压的上升、及动作的迟滞等。
  • 显示元件、感光性组合物以及电润湿显示器-201580000404.3
  • 木下芳徳;新木利治;工藤和生 - JSR株式会社
  • 2015-01-08 - 2016-04-06 - G02F1/17
  •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元件、感光性组合物以及电润湿显示器,该显示元件包括:第1电极层堆、第2电极层堆、形成于所述第1电极层堆及所述第2电极层堆之间的收纳空间、以及划分所述收纳空间的隔离壁,并且在所述收纳空间中至少包含彼此为非混合性的极性液体及无极性液体,在所述第1电极层堆与第2电极层堆的至少一个的与所述收纳空间接触的面上存在与所述隔离壁接触的表面层,所述隔离壁与表面层的线膨胀系数的差的绝对值为150ppm/K以下。
  • 电湿润元件及电湿润显示器-201480024747.9
  • 野村茂树;胁屋武司 -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2014-07-18 - 2015-12-16 - G02F1/17
  • 电湿润元件1具备:元件主体10、电介体层14、电极和非极性液体17及极性液体16。元件主体10具有单元C。电介体层14配置于单元C内。电介体层14具有疏水性表面。电极使电介体层14极化。非极性液体17在单元C内配置于疏水性表面上。极性液体16与非极性液体17不混合。极性液体16在单元C内配置于疏水性表面上。非极性液体17含有着色物质。极性液体16含有非离子性分子。非离子性分子具有极性部和非极性部。
  • 气致变色调光部件-201380069803.6
  • 吉村和记;山田保诚;田岛一树 -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 2013-12-16 - 2015-10-21 - G02F1/17
  • 一种气致变色调光部件,其具备:第1透明部件,其具有第1面;第2透明部件,其具有第2面,并被配置为该第2面与所述第1透明部件的第1面相对;调光部,其形成在所述第1面上,通过氢化、脱氢化,其光学特性可逆地进行变化;氢气供给单元,其将含氢气体导入所述第1和第2透明基材之间;及脱氢化单元,其将氢气从所述第1和第2透明基材之间除去。其中,所述第1和第2透明基材介由所述调光部被积层,所述第2面和与所述第2面相对的所述调光部的面之间部分接触。
  • 微机电显示单元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201410749513.2
  • 李田生;谢振宇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2014-12-09 - 2015-03-25 - G02F1/17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机电显示单元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该微机电显示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可发生形变的第二电极以及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二电极相接触的顶面、与第一电极相接触的底面以及与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均相交的侧面,其中,所述顶面在所述底面的投影位于所述底面内,且所述侧面为斜坡状。本发明通过将两电极之间的支撑结构的侧面制作为斜坡状,在微机电显示单元呈暗态时,第二电极也可与支撑结构相紧贴,从而减小两电极之间的间隙,进而改善由于“关”态时两电极之间的间隙造成的漏光现象。
  • 双色颗粒-201310329551.8
  • 粟津康博;秋田宽哉 - 综研化学株式会社
  • 2013-07-31 - 2014-02-12 - G02F1/17
  • 本发明提供能够同时解决旋转性降低和色调降低的问题并得到高对比度的电子纸的双色颗粒。一种双色颗粒,其以大致半球被着色成不同的颜色,至少一个半球是配混一次粒径为10~50nm的透明导电性颗粒而成的,上述透明导电性颗粒的粉末电阻率为100Ω·cm以下,将以上述透明导电性颗粒为10质量%、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重均分子量10万)为10质量%、醋酸乙酯为80质量%的比例混合而成的分散液以干燥后膜厚为5μm的方式进行涂布而形成的涂膜的雾度为40%以下。
  • 电湿润显示器-201180056499.2
  • 中寿贺章;云梯隆夫;胁屋武司;野村茂树 -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2011-09-22 - 2013-07-31 - G02F1/17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进行对比度高的彩色显示的电湿润器件。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可进行不存在不均的高品质显示的电湿润器件。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湿润显示器,其在构成一个单元的一对基板上分别具有驱动部,其中,该电湿润显示器由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隔着亲水性材料贴合而成,所述第一基板在由第一像素壁包围的区域收容有第一疏水性液体材料,所述第二基板在由第二像素壁包围的区域收容有第二疏水性液体材料。
  • 用于三态电光显示器的系统和方法-201080069508.7
  • 全裕灿;R.H.亨策;余宗锡;G.吉布森;J.T.马贝克;P.科尔尼洛维奇;G.A.坎布斯;周樟林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2010-08-09 - 2013-06-05 - G02F1/17
  • 提供了一种包括许多显示单元(400)的显示器。显示单元(400)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电极(414),其是透明的并布置在显示单元(400)的前表面上。第二电极(418)被与第一电极(414)相对地布置。电介质层(404)被布置在第一电极(414)与第二电极(418)之间,并且被图案化以产生多个凹陷体积(408)。流体被布置在由第一电极(414)、电介质层(404)以及凹陷体积(408)限定的体积中。流体(410)包括来自相邻显示单元(400)的不同色彩的染料。带电粒子(412)被布置在流体(410)内。该显示器还包括显示器驱动器,其被配置成针对显示单元的前面封装带电粒子(412)以产生第一光学状态,针对显示单元(400)的背面封装带电粒子(412)以产生第二光学状态,或者将所述粒子封装到凹陷区域(408)中以产生第三光学状态。
  • 显示元件和使用该显示元件的电气设备-201180041563.X
  • 松冈俊树;寺西知子;植木俊;友利拓马 - 夏普株式会社
  • 2011-05-10 - 2013-05-01 - G02F1/17
  • 在具备上部基板(第一基板)(2)、下部基板(第二基板)(3)、和以能够移动到有效显示区域(P1)一侧或者非有效显示区域(P2)一侧的方式被封入显示用空间(S)的内部的极性液体(16)的显示元件(10)中,具备:以根据多个的各像素区域(P)气密地划分显示用空间(S)的内部的方式设置于下部基板(3)的肋(14);和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按每个像素区域(P)被封入显示用空间(S)的内部并且不与极性液体(16)混合的油(绝缘性流体)(17)。另外,在下部基板(3)一侧设置信号电极(4),使得在显示用空间(S)的内部,按每个像素区域(P)使极性液体(16)移动的情况下,在该显示用空间(S)的内部的油(17)的流路变大。
  • 光调制层-201080067840.X
  • J.C.鲁丁;S.基特森;A.盖索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2010-04-29 - 2013-02-27 - G02F1/17
  • 一种全色反射式显示器(112)的光调制层,所述光调制层包括:寻址层(404);位于所述寻址层(404)上面的反射镜(406),所述反射镜(406)被配置为反射预定波长带的光;以及位于所述反射镜(406)上面的电光层(416),所述电光层(416)被配置为响应于从所述寻址层(404)的切换器件(204)接收的信号来吸收预定波长带的光。
  • 显示元件和使用其的电气设备-201080064299.7
  • 植木俊;松冈俊树;友利拓马;中村浩三 - 夏普株式会社
  • 2010-11-02 - 2012-11-07 - G02F1/17
  • 一种显示元件(2),其包括:上部基板(第一基板)(6);下部基板(第二基板)(7);对在上部基板(6)与下部基板(7)之间形成的显示用空间(K)设定的有效显示区域(P1)和非有效显示区域(P2);和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被封入显示用空间(K)的内部的极性液体(12),在该显示元件(2)设置有共用电极(第一电极)(9)和像素电极(第二电极)(8)。并且,在显示用空间(K),以使得极性液体(12)沿天地方向移动的方式设定有效显示区域(P1)和非有效显示区域(P2)。
  • 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的可调谐超材料吸收器-201210238032.6
  • 曹暾 - 大连理工大学
  • 2012-07-10 - 2012-10-03 - G02F1/17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的可调谐超材料吸收器。通过在基于多层结构的超材料中引入相变材料,使其吸收光谱的工作频带具有可调谐性,从而解决吸收器吸收光谱过窄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利用相变材料介电系数随外加电场或温度改变而变化的特性,实现吸收器吸收光谱的可调谐,最大调节幅度可达900nm。
  • 显示元件和使用其的电气设备-201080059797.2
  • 松冈俊树;中村浩三;植木俊;友利拓马 - 夏普株式会社
  • 2010-09-24 - 2012-09-26 - G02F1/17
  • 一种显示元件(10),其包括:上部基板(第一基板)(2);下部基板(第二基板)(3);和以能够向有效显示区域(P1)一侧或非有效显示区域(P2)一侧移动的方式被封入在上部基板(2)与下部基板(3)之间形成的显示用空间(S)的内部的导电性液体(16),该显示元件(10)还包括以信号电极(4)与扫描电极(6)的交叉部为单位设置的多个像素区域(P),在下部基板(3)一侧以包围多个像素区域(P)中的各个像素区域(P)的方式设置有低介电膜(15a、15b),该低介电膜(15a、15b)与将参照电极(5)和扫描电极(6)电绝缘的电介质层(绝缘部分)(13)相比,具有低的介电常数。
  • 显示元件和使用该显示元件的电气设备-201080057050.3
  • 友利拓马;中村浩三;植木俊;松冈俊树 - 夏普株式会社
  • 2010-09-24 - 2012-09-19 - G02F1/17
  • 本发明的显示元件(10),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基板(第一基板)(2);下部基板(第二基板)(3);在形成于上部基板(2)与下部基板(3)之间的显示用空间(S)的内部能够移动到有效显示区域(P1)侧或非有效显示区域(P2)侧地被封入的导电性液体(16);和油(17),使用着色为黑色的导电性液体(16),并且由设置在上部基板(2)侧的黑矩阵部(遮光膜)(11s)设定非有效显示区域(P2),并由形成于黑矩阵部(11s)的彩色滤光片部(开口部)(11r)设定有效显示区域(P1),并且在黑矩阵部(11s),其尺寸根据肋部(14a、14b)的尺寸和上部基板(2)与下部基板(3)之间的间隙尺寸(H)决定。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