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温室提高黄淮海麦区小麦人工杂交效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1612.3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6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袁园园;郭凯;徐洪明;黄昌见;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G22/2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董洁 |
地址: | 25031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公开涉及一种利用温室提高黄淮海麦区小麦人工杂交效率的方法,同年在大田和温室条件下种植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小麦育种亲本,利用两种不同条件下小麦播种时间不同,人为调节小麦抽穗和杨花时期,从而达到延长冬小麦人工杂交时间,改善杂交穗结实质量,增加每年获得的杂交组合数量,提高人工杂交效率的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温室 提高 淮海 小麦 人工 杂交 效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温室提高黄淮海麦区小麦人工杂交效率的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大田条件下的培育:播种时间为10月1日‑15日;4月中下旬陆续进入抽穗期和扬花期,在此期间进行人工杂交,直到五月初扬花期结束,六月上旬正常成熟收获;温室条件下的培育:种子预处理:在温室条件下播种前,将小麦种子进行间歇高湿低温冷藏2~3次,具体为:首先在相对湿度为70~90%下低温冷藏18~24h,然后在相对湿度为20~40%、温度为30~35℃下放置18~24h;如此进行2~3次后,备用;播种时间为大田播种同年的11月15日‑30日;11月上旬到第二年1月上旬,控制温室内温度0‑6℃,每日光照时间为9~10h,持续30~35天;第二年1月上旬之后,控制温室内温度8‑30℃,每日光照时间为11~13h,持续35‑40天;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温室内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期和扬花期,在此期间进行人工去雄,然后在去雄后4天内,进行人工授粉;5月中旬正常收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3161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