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合表面肌电肌音与近红外光谱的肌肉疲劳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95364.7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26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盛鑫军;郭伟超;丁雪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389 | 分类号: | A61B5/389;A61B5/397;A61B5/1455;A61B5/22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合表面肌电肌音与近红外光谱的肌肉疲劳检测方法,涉及人体运动功能检测与评定领域,采用等长静力收缩,制造肌肉疲劳;同步记录肌肉活动时的表面肌电、肌音和近红外光谱信号;从肌纤维动作电位募集特性、动作电位传导特性、肌纤维低频振动特性、血液动力学特性及血氧代谢五个方面量化建立相应的疲劳参数,分析评定肌肉疲劳机理。本发明通过无创的方式检测和分析肌肉疲劳;通过肌电肌音及近红外信号同时测量,获取更多可靠的肌肉疲劳的信息;可从肌纤维动作电位募集特性、动作电位传导特性、肌纤维低频振动、血液动力学及血氧代谢五个方面综合检测肌肉疲劳,加深对疲劳机理的认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合 表面 肌电肌音 红外 光谱 肌肉 疲劳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联合表面肌电肌音与近红外光谱的肌肉疲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用等长静力收缩,制造肌肉疲劳;步骤2、记录肌肉活动时的表面肌电、肌音和近红外光谱信号;步骤3、从肌纤维动作电位募集特性、动作电位传导特性、肌纤维低频振动特性、血液动力学特性及血氧代谢五个方面量化建立相应的疲劳参数,分析评定肌肉疲劳机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9536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