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不锈钢衬底上制备出择优取向锆钛酸铅基反铁电薄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4025.6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7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程晋荣;李红芳;王苏苏;陈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41/187 | 分类号: | H01L41/187;H01L41/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不锈钢衬底上制备出(110)择优取向锆钛酸铅基反铁电薄膜的方法。本发明采用溶胶凝胶法,选用贱金属不锈钢为衬底,在马弗炉中热处理PLZT薄膜样品。直接沉积在不锈钢衬底上的PLZT薄膜为随机取向,而当LNO缓冲层引入后,PLZT薄膜是(110)择优取向,(110)取向度达79%,具有典型的“倾斜型”双电滞回线,电学性能得到了提高。在1KHz下,介电常数从183提升到396,极化强度从14.5µC/cm2提升到27µC/cm2,在300 kV/cm的外加电场下,(110)择优取向的薄膜样品的漏电流密度为2×10‑8 A/cm2。 | ||
搜索关键词: | 择优取向 不锈钢衬 反铁电薄膜 薄膜样品 锆钛酸铅 制备 薄膜 溶胶凝胶法 热处理 电学性能 电滞回线 介电常数 随机取向 外加电场 直接沉积 极化 缓冲层 贱金属 马弗炉 倾斜型 取向度 衬底 不锈钢 引入 | ||
【主权项】:
1.一种在不锈钢衬底上制备出择优取向锆钛酸铅基反铁电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的过程和步骤:A.LaNiO3(LNO)及Pb0.85La0.1(Zr0.85Ti0.15)O3(PLZT)前驱体的制备a.LNO前驱体的制备:首先以分析纯的硝酸镧La(NO3)3和硝酸镍Ni(NO3)3为原料,按0.1mol/L LaNiO3所需化学计量比称取上述原料倒入圆底烧瓶中,以去离子水为溶剂,90 oC油浴下回流搅拌反应2 h,回流搅拌结束后,在室温下向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冰醋酸;去离子水和冰醋酸的比例为1:2;再将混合溶液在65 oC油浴回流搅拌12 h,制备出0.1mol/L的LaNiO3前驱体溶胶;b.PLZT前驱体的制备:以分析纯的三水合乙酸铅(Pb(CH3COO)2•3H2O)、硝酸镧(La(NO3)3)、钛酸四正丁酯(Ti(OC4H9)4)和正丙醇锆(Zr(OC3H7)4)为初始原料,按0.4mol/L Pb0.85La0.1(Zr0.85Ti0.15)O3所需化学计量比称取三水合乙酸铅和硝酸镧原料倒入圆底烧瓶中,以乙二醇甲醚及冰醋酸为溶剂,在65 oC下油浴搅拌1 h至完全溶解,再在室温下加入锆盐和钛酸四正丁酯,随后将混合溶液在油浴中90 oC回流反应2 h,反应结束后待混合溶液冷却至室温,再逐滴滴加少量去离子水以调节溶液水解程度和粘度,再将混合溶液在室温下搅拌14‑16 h;B.清洗和热处理不锈钢衬底:依次用洗洁精、去离子水、无水乙醇、丙酮各超声清洗10分钟,清洗步骤结束后,将不锈钢衬底吹干,在300 oC下热处理30分钟,进一步清除基片表面的杂质及油脂等;C.LNO缓冲层的制备:将LNO溶胶旋涂在热处理后的不锈钢衬底上,在大气气氛中,以3000 r/min的转速匀胶30秒,形成的湿膜在200 oC的烘胶台上烘1‑2 min,每旋涂两层,将样品放入马弗炉中550 oC热处理5分钟,重复旋涂和热处理过程,获得目标层数为8层的LNO薄膜,8层LNO厚度约为130 nm,最后在700 oC下热处理,保温10分钟,得到LNO缓冲层薄膜;D.PLZT薄膜的制备:将PLZT溶胶分别旋涂在上述C步骤所得的基片上和不锈钢衬底上,在大气气氛中,以3000 r/min的转速匀胶30秒,形成湿膜在300 oC的烘胶台上烘2 min,将烘干后的样品放入马弗炉中600 oC热处理5分钟,重复旋涂至目标层数12层,最后在700 oC下热处理20分钟,得到PLZT薄膜样品,厚度约为960 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4402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