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氏体耐热钢及使用其进行无缝钢管薄壁弯头制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98210.9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8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夏志新;陈磊;石拓;张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8/22 | 分类号: | C22C38/22;C22C38/24;C22C38/26;C22C38/02;C22C38/04;C22C38/32;C22C33/04;B22F3/105;B22F5/12;B33Y70/00 |
代理公司: | 32103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陈婷婷<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2151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马氏体耐热钢及使用其进行无缝钢管薄壁弯头制造的方法,新型马氏体耐热钢成分以重量百分数计,包括:碳0.05~0.15%、硅0.1~0.4%、锰0.3~0.6%、铬8.0~12.0%、钨1.5~1.9%、钼0.1~0.8%、钒0.1~0.3%、钽0.1~0.3%和六硼化镧0.05~0.3%;余量为铁,将上述新型马氏体耐热钢采用激光‑CMT复合增材制造制得的无缝钢管薄壁弯头结构致密,合金组织为板条状马氏体+弥散碳化物,晶粒细小均匀,无柱状晶组织形态;由于本发明的新型马氏体耐热钢中添加有LaB6,LaB6与O发生作用形成LaBO3,然后分解成La2O3和B2O3,从而可在增材制造成形过程中用于微熔池脱氧和造渣,改善成形性和工艺性,改善成形组织,提高成形件力学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马氏体 耐热钢 无缝钢管 制造 薄壁 弯头 板条状马氏体 薄壁弯头结构 致密 弥散碳化物 晶粒 成形过程 成形组织 合金组织 力学性能 六硼化镧 组织形态 成形件 成形性 工艺性 脱氧 微熔 无柱 造渣 激光 复合 分解 | ||
【主权项】:
1.一种马氏体耐热钢,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数计,所述马氏体耐热钢的组成为:/n碳0.05~0.15%;/n硅0.1~0.4%;/n锰0.3~0.6%;/n铬8.0~12.0%;/n钨1.5~1.9%;/n钼0.1~0.8%;/n钒0.1~0.3%;/n钽0.1~0.3%;/n六硼化镧0.05~0.3%;/n余量为铁。/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9821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