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降乘员仿生气囊护颈装置的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4589.1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51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刘鑫;王昕宇;吴钢;董建业;吴迪;张远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D25/02 | 分类号: | B64D25/02;B64D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76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降乘员仿生气囊护颈装置的工作方法,所述仿生气囊护颈装置包括上颈托气室、中部气室和下肩撑气室;上颈托气室可通过上颈托气室排气阀向外界排气泄压,还可以通过联合排气阀一向中部气室排气,中部气室膨胀,实现一级缓冲;中部气室可通过中部气室排气阀向外排气泄压,还可以通过联合排气阀二向下肩撑气室排气,下肩撑气室膨胀,实现二级缓冲;下肩撑气室可通过下肩撑气室排气阀向外界排气泄压,实现三级缓冲;通过仿生气囊护颈装置的多级缓冲方法不但能防止人体头部和颈部与战车内饰发生二次碰撞,还能实现气室内部压力的多级释放,防止气囊护颈爆破,从而有效确保空降乘员的安全着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降 乘员 仿生 气囊 装置 工作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空降乘员仿生气囊护颈装置的工作方法,所述仿生气囊护颈装置包括上颈托气室(1)、中部气室(2)和下肩撑气室(3);所述上颈托气室(1)、中部气室(2)和下肩撑气室(3)采用从上而下叠加的方式进行布置;上颈托气室(1)前端设置一个可与人体头部下颚紧密贴合的上颈托凸台(4),上颈托气室(1)后端设置一个可与人体头部后脑勺紧密贴合的上颈托凹台(5);上颈托气室(1)表面设置上颈托气室充气阀(6),上颈托气室(1)表面设置上颈托气室排气阀(7),上颈托气室(1)与中部气室(2)之间设置一层气室隔膜一(8),所述气室隔膜一(8)上设置联合排气阀一(9);所述中部气室(2)表面设置中部气室充气阀(10),中部气室(2)表面设置中部气室排气阀(11),中部气室(2)与下肩撑气室(3)之间设置一层气室隔膜二(12),所述气室隔膜二(12)上设置联合排气阀二(13);所述下肩撑气室(3)底部设置一个可与人体双肩紧密贴合的下肩撑凹台;所述下肩撑气室(3)设置下肩撑气室充气阀(14),下肩撑气室(3)表面设置下肩撑气室排气阀(15);其特征在于:工作步骤如下:第一步骤、在实施载人空降之前,分别对空降乘员仿生气囊护颈的上颈托气室(1)、中部气室(2)和下肩撑气室(3)进行充气,其中,所述上颈托气室(1)通过上颈托气室充气阀(6)实现充气膨胀;所述中部气室(2)通过中部气室充气阀(10)实现充气膨胀;所述下肩撑气室(3)通过下肩撑气室充气阀(14)实现充气膨胀;空降乘员仿生气囊护颈在充气状态下,所述上颈托凸台(4)和上颈托凹台(5)能对人体头部在冲击载荷下的运动起到阻挡约束作用,所述下肩撑凹台能对气囊护颈起到支撑约束作用;第二步骤、载人空降着陆过程中,所述上颈托气室(1)的内部气压高于上颈托气室排气阀(7)压力的设置阀值时,所述上颈托气室排气阀(7)的阀门打开,上颈托气室(1)向外界排气泄压,所述上颈托气室(1)的内部气压高于联合排气阀一(9)压力的设置阀值时,所述联合排气阀一(9)的阀门打开,上颈托气室(1)向中部气室(2)排气,中部气室(2)膨胀,实现一级缓冲;第三步骤、载人空降着陆过程中,所述中部气室(2)的内部气压高于中部气室排气阀(11)压力的设置阀值时,所述中部气室排气阀(11)的阀门打开,中部气室(2)向外界排气泄压,所述中部气室(2)的内部气压高于联合排气阀二(13)压力的设置阀值时,所述联合排气阀二(13)的阀门打开,中部气室(2)向下肩撑气室(3)排气,下肩撑气室(3)膨胀,实现二级缓冲;第四步骤、载人空降着陆过程中,所述下肩撑气室(3)的内部气压高于下肩撑气室排气阀(15)压力的设置阀值时,所述下肩撑气室排气阀(15)的阀门打开,下肩撑气室(3)向外界排气泄压,实现三级缓冲;第五步骤、空降乘员安全着陆后,分别对上颈托气室(1)、中部气室(2)和下肩撑气室(3)多余的气体进行泄气,然后对空降乘员仿生气囊护颈进行收纳存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6458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