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茶树坏死环斑病毒的全基因序列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84968.5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5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郝心愿;张伟富;王新超;杨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C12N15/40;C12N15/11;C07K14/08;C12Q1/70;C12Q1/686;C12Q1/6851;C12R1/9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0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树坏死环斑病毒及其全基因序列,以及茶树坏死环斑病毒的检测方法,所述的茶树坏死环斑病毒基因组组序列及编码蛋白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根据病毒的全基因序列设计出4对引物,并建立了病毒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本发明设计的引物具有特异性强、结果可靠,在普通PCR检测和荧光定量PCR检测中都有稳定可靠的表现,本发明所提供的引物信息及检测方法,可以为生产中快速鉴定存在叶色变异的茶树品种是否感染了茶树坏死环斑病毒提供快速可靠的检测方法,也为科学研究中对病毒含量的准确检测提供了依据。 | ||
搜索关键词: | 茶树 坏死 环斑 病毒 基因 序列 及其 检测 方法 | ||
。
A:提取病毒感染的茶树叶片总RNA;
B:利用反转录试剂盒以兼并引物N25为合成引物,按照试剂盒要求合成cDNA模板;
C:将终产物稀释到800 µl 后用于普通定性PCR检测和荧光定量PCR检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茶树坏死环斑病毒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定性PCR检测反应体系如下:反应程序为:95℃ 3 min;95℃ 15 s, 52℃ 15 s, 72℃ 30 s,共35个循环;72℃ 2 min 后结束程序;
检测方法为:向上述10 µl PCR反应产物中加入2 μL 6xloading buffer,混匀后用1%凝胶电泳检测产物条带,用100‑1000 bp范围的ladder作为片段大小对照标准。
8.如权利要求6所述茶树坏死环斑病毒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如下:反应程序为: 95℃ 10 min;95℃ 20 s ,52℃ 10 s,70℃ 35 s,35个循环;溶解曲线检测温度65℃ ‑95℃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8496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